戢鮮安
腹股溝疝是外科臨床上的一種疾病,目前主要采用手術修補的方法進行治療[1]。為了解腹股溝疝的不同手術治療效果、充分利用醫療資源,江西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采用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和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對患者進行治療,發現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具有更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65例腹股溝疝患者包括:男性48例,女性17例,年齡3~55歲,平均年齡(24.7±3.3)歲;斜疝38例,直疝15例,股疝7例,其中雙側疝3例,復發性疝2例。手術入選標準:①無其他急慢性疾病;②健康狀況良好且近期內無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癥狀;③凝血功能正常。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
1.2.1 手術設備 本院的手術設備為美國巴德公司(Bader company)提供的6 cm×11 cm平面補片[2]。
1.2.2 手術方法 醫師對所有的患者均采用靜吸復合全身麻醉,然后進行腹股溝橫紋小切口經外環口行疝囊高位結扎術。具體操作為:將腹股溝橫紋皮膚切開1.5 cm,分離皮下組織,血管鉗鈍性分離至外環口,分離提睪肌后于精索前內側找到疝囊,橫斷疝囊或整個剝離疝囊后,游離至高位(術中以見到腹膜外脂肪為標志),結扎加貫穿縫扎疝囊。檢查疝囊結扎完整,創面無出血后,回復睪丸至陰囊內,縫合皮下一針,最后用膠帶粘合[3]。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6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療手術時間最短為37 min,最長為92 min,平均手術時間(38.5±4.5)min;所有的患者在術后7~11 h能下床活動;術后出現腹股溝部異物感5例,尿潴留3例,并發陰囊積液1例,無切口感染,相關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腹股溝疝(inguinal hernia)是指人體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出現缺損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的疝。腹股溝疝可以分為斜疝和直疝,斜疝多發于兒童,直疝多發于老年男性[1]。病情嚴重時患者的陰囊會出現較大的腫塊,常伴有脹悶不適,偶有疼痛。腫塊常在患者站立時出現,容易引起患者活動不便,當患者出現咳嗽以及體力勞動時病情加重,若不及時治療,患者容易出現腸袢壞死、穿孔以及感染等癥狀。本次研究本院在治療腹股溝疝氣時采用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結果表明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治療效果明顯。醫院在手術操作時安排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手術,可以確保手術的安全性,解除患者家屬的顧慮。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深受家屬的歡迎,同時為醫院帶來較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這種治療方法雖然安全系數較高,但仍然存在不同的并發癥。在本組資料中,發生異物感5例,尿潴留3例,陰囊積液1例,占所有患者的13.84%。相關文獻報道醫源性腹股溝疝高扎術后隱睪的發生率為0.2% ~1.7%,本組33例男性腹股溝斜疝患者,無一例發生隱睪。因此,在處理疝囊后縫合組織前應常規牽引睪丸回陰囊內,是預防醫源性隱睪不可缺少的步驟。
綜上所述,采用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氣效果明顯,不僅有利于降低院內發生感染的概率,而且可以減少了治療費用,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陳波.胡先枚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與傳統修補術的對比分析.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08,2(1):132-133.
[2] 田自新,丁學忠.李玉英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中老年腹股溝疝52例體會-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8,15(12):256-257.
[3] 賀小迪,郭清龍,馬國華.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32例腹股溝疝氣效果探析.內蒙古中醫藥,2010,29(2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