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駐海南記者:冷張玲
海南瓊海市地處海南島東部,全市土地總面積1702km2,總人口5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3.7萬人。全市轄有12個鎮、205個村(居)委會,以及3個國營農場。近年來,瓊海市先后獲得“全國第二批商品糧基地市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全國第一批無公害瓜菜生產試點示范基地”、“全國青皮冬瓜標準化示范區”、“全國胡椒標準化示范區”等多項殊榮。
瓊海市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全市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區,全年無霜無凍,是天然的大溫室。其中,全年平均溫度25℃,年太陽日照時數2155h,年平均降雨量2200mm。境內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主要有萬泉河、九曲江、雙發嶺溪等3大水系,全市各種水庫蓄水量達到1.9億立方米。同時土地資源豐富,全市耕地總面積39600hm2,其中水旱田16600hm2,土壤疏松肥沃,有利于各種農作物的生長。此外,瓊海市還擁有龍灣、潭門等兩大深水港口,以及43km的海岸線。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發展熱帶特色現代農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近年來,瓊海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瓊海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主題,不斷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特別是著力發展具有區域特色和區域優勢的蓮霧等農產品生產,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持續提高。據統計,2012年,瓊海全市農業增加值達到60.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62元,同比分別增長7.1%、13%。
蓮霧作為熱帶水果,適宜于熱帶地區種植,其主要特點有:一是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生產過程極少使用農藥,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高,符合農產品出口的質量要求;二是多年生長、一年多次開花、多年結果,管理好的蓮霧園可保持開花結果30年以上;三是市場容量大、銷路好、經濟價值高,目前每噸產地價達到3萬元以上,每667m2產值近5萬元。
蓮霧種植既是瓊海市的一項傳統產業,也是最具特色、最具發展潛力以及經濟效益最好的現代農業項目之一。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全市已建立起優新蓮霧品種種植基地435.3hm2,年總產量7425噸,兩項均占海南省的65%以上。蓮霧產業已成為瓊海市發展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的一大亮點,也是農民增收的一個亮點。
為了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做大做強蓮霧產業規模,促進農民收入的進一步增長,近年來,瓊海市委市政府將蓮霧生產當做發展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的一項重點來抓。一是從實際出發,認真組織制訂產業發展規劃,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市蓮霧種植面積達到1000hm2以上。二是成立蓮霧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農業的副市長具體負責,抽調有關部門領導共同抓,突出將蓮霧標準園創建工作抓緊抓細抓實,充分依靠科技進步,促進蓮霧單產水平和質量、效益的進一步提高。三是抓點帶面、加強示范引導,做到市有示范基地、鎮有示范片地、村有示范點,層層有典型。四是強化科技服務,整合力量,率先于全省建立起農業科技“服務110”體系,不斷創新農業科技服務手段,切實提高科技服務的時效性和實效性,并做到科技人員進村入戶、技術要領直接到人、技術措施直接到田(蓮霧種植園)。五是抓好品牌培育,不斷拓寬銷售渠道,目前已培育起以“豐華綠莊”牌蓮霧為重點的蓮霧產品品牌3個,并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方式,積極舉辦和參加中國(海南)冬季農產品交易會等農業會展活動,不斷擴大瓊海蓮霧的宣傳影響。六是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目前已成立瓊海多果蓮霧種植農民合作社等5家產業化組織,實行“龍頭企業或合作社或協會+農戶+基地”形式,進行蓮霧產業化經營,推行蓮霧標準化生產。七是實行重點持續政策,將蓮霧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列入市財政重點扶持項目,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有力地推動瓊海市蓮霧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
此外,瓊海市是海南省的一個農業大市,農業發展成果素來受到普遍贊譽。近年來的一個亮點是,油茶生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目前瓊海全市油茶種植面積已達到370hm2,年總產量96540kg,兩項數據均占全省的50%以上,成為海南省最具盛名的油茶油(海南本地稱為山柚油)生產基地。
由于原來經濟落后、生產不發達,油茶油產量較少,海南人將其視為珍品,價格高昂,即使是高端消費者,也一般在年節期間或遇貴客臨門時才食用。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茶油已漸成人們日常生活的用品之一,目前市場消費量越來越大,也帶動了油茶生產的發展,生產效益十分顯著。海南品種油茶一般在種后第3年便進入初產期,而第5年就進入盛產期,目前瓊海市盛產期的油茶樹每667m2每年可產油30kg,每667m2產值達1.8萬元,純收入1.2萬元以上,是農民收入的“搖錢樹”。
近年來,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油茶生產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油茶產業的加快發展。一是突出將其列入重要議程。2012年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末,全市力爭油茶種植面積達到1000hm2以上,著力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油茶產業帶,促進農民收入取得新提高。二是加大扶持力度。2011年和2012年,市政府安排農業新品種和先進技術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專項資金1000萬元和500萬元,將油茶生產列入其中的重點扶持項目,實行政府扶持集中育苗、免費發放給農民種植,對創辦標準化示范基地的企業、農民合作社以及典型戶給予資金扶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三是著力抓點帶面、強化示范服務。2012年,市委市政府在陽江鎮、中原鎮分別創辦兩個200畝連片的油茶標準化示范基地,并于5月中旬召開了全市油茶生產現場會,組織全市廣大干部群眾進行參觀學習,全面掀起油茶生產高潮。四是引導建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進行推動。目前已在全市各鎮引導成立油茶農民合作社。五是抓好品牌培育。其中瓊海康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量子牌油茶油是較為響亮的一個品牌,多次榮獲省和國家級金獎產品榮譽稱號,產品暢銷全省各市縣和國內上海、北京等多個城市,還出口新加坡、日本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