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靜
胃癌在我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較為常見, 手術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措施。在手術治療胃癌時, 特別是進展期的胃癌需要行胃癌聯合臟器切除術, 此手術創傷大, 手術風險高, 所以必要的護理干預是需要的[1]。本文選擇河南省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胃癌手術的圍手術期患者, 觀察舒適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所選60例胃癌圍手術期患者均為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間收治的患者, 上述患者均經病理組織學檢查證實, 同時排除有手術禁忌患者、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患者、一般情況差不能耐受手術患者。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30例, 男19例,女11例, 年齡平均為(55.3±6.3)歲;文化程度分布: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9例, 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患者14例, 大學及大專文化程度患者共7例。對照組患者30例, 男20例, 女10例, 年齡平均為(56.7±5.4)歲;文化程度分布: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10例, 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患者15例, 大學及大專文化程度患者共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胃癌圍手術期常規護理干預,做好術前準備, 健康宣教等。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干預:①心理舒適護理:了解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的具體原因, 了解患者疾病狀況, 了解患者對疾病本身和麻醉情況的了解程度, 針對患者心理的焦慮恐懼, 實施心理舒適護理干預, 緩解患者不良情緒, 提高患者治療信心。②爭取家屬或社會支持, 實現社會舒適:充分了解家屬心理狀況, 護理人員要協調好患者、家屬和社會之間的和諧統一,為患者帶來舒適感覺。③病房環境和舒適體位護理:病房環境要保持安靜、整潔, 定期進行消毒, 布置病房, 讓患者感覺到在家一樣溫馨, 術前教會患者深呼吸技巧。患者術后麻醉清醒后采取半坐臥位, 利于呼吸同時, 利于血液循環流動。④做好疼痛護理:術后觀察患者疼痛情況, 通過分散注意力、調整患者體位直到舒適。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可給予鎮痛泵鎮痛。
1. 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在護理干預后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焦慮狀態進行評定, 根據所評分劃分焦慮嚴重程度, 包括輕度焦慮、中度焦慮和重度焦慮, 記錄兩組患者焦慮嚴重程度相關人數。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根據評分情況, 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4.0進行統計學分析, 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焦慮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輕度、中度和重度焦慮患者分別為21例、7例和2例;對照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輕度、中度和重度焦慮患者分別為12例、9例和9例;觀察組患者嚴重焦慮所占比例為6.7%,對照組嚴重焦慮所占比例為30.0%, 觀察組嚴重焦慮患者所占比例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比較:觀察組患者滿意例數為24例, 基本滿意為4例, 不滿意為2例。觀察組滿意和基本滿意所占比例為93.3%;對照組患者滿意例數為13例, 基本滿意為8例, 不滿意為9例。對照組滿意和基本滿意所占比例為70.0%;觀察組患者滿意和基本滿意所占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胃癌圍手術期患者可能會因為疾病本身以及手術、麻醉等因素而引起心理上出現焦慮、恐懼等, 影響術前準備和手術進行。護理干預中, 舒適護理干預充分考慮患者疾病、心理、社會及外界等因素, 盡量減少患者在治療期間的不愉快,提高患者住院的舒適程度[2,3]。本文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舒適護理干預后, 嚴重焦慮情況得到顯著改善, 優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程度要高于對照組, 說明舒適護理干預能夠改善胃癌手術的圍手術期患者焦慮不良情緒, 提高患者對護理滿意度, 值得借鑒。
[1] 文桂珍, 楊麗華, 張佩文.舒適護理在自發性氣胸患者胸腔閉式引流中的應用.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08, 14(7):113-114.
[2] 顧大玫.舒適護理在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中的應用.中國婦幼保健, 2005, 20(3):379-380.
[3] 戴春梅.88例胃癌術后的舒適護理及體會.醫學信息, 2010,23(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