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1 月17 日,在北京召開了“國家環境信息化顧問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會議由環境保護部信息中心程春明主任主持,環境保護部周建副部長到會致辭,并向委員會主任委員孫九林院士等近二十位與會顧問專家頒發聘任證書及合影留念。
顧問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孫九林院士主持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副主任委員陸新元、寧家駿分別作為代表發言;與會委員討論通過了委員會章程和2013 年委員會工作計劃,并為國家環境信息化建設和信息中心的發展建言獻策;信息中心徐富春副主任做會議總結。
周建副部長:祝賀國家環境信息化顧問專家委員會成立,并指出國家環境信息化建設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有了一定基礎,但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信息化發展相應的法規、標準不完善,建設不規范;環境信息化建設缺少頂層設計與業務協同,與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融合不夠;系統內重復建設、信息孤島現象嚴重,信息不共享;信息化隊伍人員少,能力弱;新技術,如:云計算、物聯網、智慧環保等在環境管理中的應用薄弱。
十八大對環境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部里準備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他希望環境信息化建設能更好的為社會服務,為管理服務,并希望各位委員在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頂層設計、重大專項謀劃、信息技術咨詢、人才隊伍建設等多方面發揮智囊作用。
各位委員針對環境信息化發展和信息中心建設提出如下建議:
陸新元委員:希望監察部門與信息中心加強橫向溝通協作,以環境監察業務為切入點,研究建立資源共享,業務協同的創新模式,提升環境監察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并為其他環境管理業務工作的信息化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寧家駿委員:認為應該從生態文明的高度看待環境保護,并希望能抓住“十二五”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項目建設規劃中“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工程”項目契機,推動環境信息化發展。
張坤委員:認為委員會章程、工作計劃應在實踐中豐富完善,希望環境保護部信息中心安排專人負責委員會事務,多組織活動、多安排任務,充分發揮委員們的作用;并希望信息中心在體制機制上要加快改革步伐。
顧炳中委員:認為我國信息化發展東西部差距較大,但西部更具信息化集中統一建設的后發優勢;部委信息化建設經費應由信息中心或信息辦統一規劃、統一支配;信息化建設需要一把手重視,希望環保信息化能充分應用行政力量。
王橋委員:表示衛星中心在空間基礎設施、遙感數據、系統建設等方面全力支持信息中心。
馬利委員:強調了體制、機制、人才隊伍的重要性,認為部委信息化主管應該處于領導層,信息化發展需要扁平化的體制、機制作為保障。
蔡陽委員:結合水利部國家水資源管理系統建設項目中的方案統一設計、軟件統一開發、經費統一調度,強調了頂層設計和體制、機制在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程承旗委員:認為環境信息化頂層設計應該從為機關決策服務、為百姓服務兩個立足點出發,充分借鑒兄弟部委的成功經驗,圍繞著黨和國家對環保工作的重視以及公眾的關注,努力創造信息化發展新的格局和戰略體系。
程子峰委員:針對2013 年度工作計劃中的5 項任務提出了具體思路和建議,希望信息中心把委員會工作計劃好,做扎實。
尹改委員:希望信息中心能組織好委員會的工作,充分發揮委員們作用。
樊元生委員:希望信息中心機構建設方面多參照其他部委模式。
委員們還提出了建立通訊錄、設置委員會專用公章、組織地方信息化工作調研等建議。
孫九林院士:對代表們的發言進行了總結,并建議:深入推進環境信息共享工作;環境信息化工程項目由具有環境背景的信息化復合人才牽頭。他還希望信息中心多為委員會提供相關背景資料,充分發揮委員會作用;建議委員會就加強信息中心體制、機制建設問題組織編寫相關材料,并提交管理部門。
徐富春副主任:對委員們的建議表示感謝,并對委員會秘書處提出4 點工作要求:梳理信息中心相關工作,為委員們提供書面材料(如有必要,可進行當面匯報);組織委員們開展地方信息化工作調研;結合委員們的建議,修改、完善委員會2013 年度工作計劃;針對信息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以委員會名義起草文件,為部領導和相關管理部門提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