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榮慶
要點提示
新時期供銷合作社的核心價值觀,即勇于實踐、艱苦奮斗、互助合作、誠實守信、改革創新,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也必將對新時期供銷合作社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發揮核心引領作用。加快構建供銷合作社核心價值觀,是加強新時期供銷合作社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從而為供銷合作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思想保障、強大精神動力、有力輿論支持和良好文化條件。
供銷合作社作為我國最大的合作經濟組織,在大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孕育了具有自身特色和時代特征的文化。革命戰爭年代,根據地和解放區的供銷合作社組織生產、服務生活、支援前線,鑄就了獻身革命、不畏艱難、勇于奉獻的“南區精神”;新中國成立后,供銷合作社以發展生產、保障供給為己任,創造了艱苦奮斗、勤儉辦社、心系群眾、誠實守信的“扁擔精神”、“背簍精神”;改革開放以來,供銷合作社堅持為農服務宗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改革創新、扎根基層,弘揚了心系“三農”、愛農為民的奉獻精神,堅韌克難、勤儉勤勉的創業精神,不斷創新、永不言止的進取精神和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合作精神。這些獨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歸結起來,就是新時期供銷合作社的核心價值觀,即勇于實踐、艱苦奮斗、互助合作、誠實守信、改革創新,它閃耀著供銷合作社人的智慧光芒,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也必將對新時期供銷合作社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發揮核心引領作用。
一、堅持勇于實踐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供銷合作社作為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其生命力在于實踐,一切思路方法來源于實踐。推進新時期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進工作。這就要求供銷合作社要科學地分析世情、國情和社情,特別是要緊密結合“三農”實際和供銷合作社基層實際,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和基層的首創精神,廣泛向基層干部學習,向農民群眾問計問策,自覺地融入實踐、勇于實踐,堅持從實踐中汲取思想營養,找到破解難題的“靈丹妙藥”,獲得科學發展的力量源泉,堅定不移地探索中國特色供銷合作事業發展之路。
二、傳承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
供銷合作社的歷史凝聚著一輩又一輩供銷合作社人以社為家、勤儉創業的優良傳統。1936年12月,黨中央在延安創立南區合作社,作為人民革命與經濟發展的堅強后盾,南區合作社在革命戰爭時期立下赫赫功勛,“南區精神”對我國供銷合作事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1946年,河南林州石板巖供銷合作社以一根扁擔、兩個背簍起家,后來逐漸形成了艱苦創業、勤儉辦社、一心為民、開拓創新的“扁擔精神”;建國后,北京房山縣周口店供銷合作社的一個分銷店,6名職工常年背簍上山又收購又賣貨,“背簍精神”由此風靡全國。“南區精神”和“扁擔精神”、“背簍精神”,都是供銷合作社始終堅持為農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也是供銷合作社人的精神財富。目前,供銷合作社還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各地發展極不平衡,推進新時期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必須充分挖掘供銷合作社人艱苦奮斗、樂于奉獻的精神內涵,學習先進人物開拓創新干事業的優良品質,倡導新時期的“南區精神”、“扁擔精神”、“背簍精神”和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敬業精神。
三、遵循互助合作的價值理念。
合作社之所以在其產生以來的160多年長盛不衰,呈現強大的生命力,關鍵在于蘊涵其中的合作社理念和價值觀,并由此形成的獨特的文化內涵。從傅立葉、歐文的人文道德理想,到馬克思、列寧科學社會主義的合作制理論,到我國不同時期合作社的曲折發展歷程,都是合作社價值理念的不同體現。我國供銷合作社盡管在發展中遭受了重重挫折,但為農服務的辦社宗旨始終沒有改變,特別是近年來供銷合作社在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良好形象正在逐步確立,社會公眾特別是廣大農民群眾對供銷合作社的形象認知正在逐步恢復和提升。加快新時期供銷合作社的改革發展,必須傳承合作社互助、合作、民主、平等的理念,秉持合作社誠實友善、社會責任、關愛他人的價值觀,樹立合法經營、熱忱服務、和諧奮進的行業之風,打造具有時代特征的新時期供銷合作社特色文化,推行廣泛的、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促進供銷合作社與“三農”共同發展。
四、堅守誠實守信的行為準則。
誠實守信是供銷合作社的立業之基,是確保供銷合作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目前,供銷合作社的各級聯合社是事業單位進行參公管理、經濟組織、市場運作,而各級社有企業和基層供銷合作社則均是企業性質,但無論是各級聯合社機關還是社有企業和基層供銷合作社,其一言一行都代表黨和政府的形象。這就要求供銷合作社在市場運作過程中必須堅守誠實守信的道德底線,將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體現在發展戰略之中,落實到日常經營活動各環節,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商業道德,為城鄉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物美價廉的產品和服務,自覺接受黨委政府和社會公眾特別是廣大農民群眾的監督,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否則,就必然會損害供銷合作社長期在農民群眾心目中樹立的良好形象,造成信任缺失。誠實守信必須以制度作保障,要依據供銷合作社章程,制定實施質量規范、服務標準和職業道德準則等行規行約,強化產品和服務自律,逐步建立誠信檔案,大力推進供銷合作社誠信建設,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誠實守信還必須加強對供銷合作社標識的統一使用,讓老百姓見到這個標識就放心進來消費,就能夠享受到應有的服務,進一步叫響供銷合作社品牌,擴大供銷合作社社會影響。
五、弘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個行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供銷合作社的改革發展沒有現成的模式,必須不斷改革創新,在創新中求生存謀發展。近年來,山東省供銷合作社從統籌城鄉發展的全局出發,堅持一切從“三農”實際出發,在建設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網絡的基礎上,探索建設集各類物質文化生活服務于一體的社區服務中心;在為農民提供生活服務的同時,積極參與到農民生產之中,大力領辦發展農民合作社,率先推進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加快構建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以土地托管為切入點推進現代農業服務規模化;以供銷合作社、村兩委、專業合作社三位一體為核心,加快推進黨建帶社建、社村共建工作,促進了供銷合作社組織體系向村級延伸、經營服務向田間地頭延伸,在解決“三農”問題最關鍵、最被關注、又最為艱難的部位和環節不斷實現新突破。這一實踐表明,推進新時期供銷合作社的改革發展,必須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不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圍繞轉方式調結構加快經營創新,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服務創新,圍繞轉變職能定位加快組織創新,圍繞塑造新時期供銷合作社精神加快文化創新,堅持企業改革、為農服務、組織建設、參與城鎮化建設“四線并進”,實現自身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引導干部職工始終保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