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招標投標辦公室
在全球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今天,資源短缺、污染嚴重、生態惡化等問題日益突出,已然威脅到人類未來的生存和發展,為此,世界各國都在著力推進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方面的工作,宣傳綠色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綠色,作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手段,已然成為了各國發展的新標桿,綠色能源、綠色經濟、綠色食品等概念層出不窮,在政府采購領域早已掀起了對綠色采購的研究和應用風潮,可見在招標投標領域開展綠色招標研究已是必然之勢。著眼于當前的招投標市場形勢,立足于我國招投標的實際,可從以下幾方面建設綠色招標。
第一,加強理論研究。綠色招標作為招投標領域的先進理念,目前在研究和應用上甚少。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能夠積極推動實踐的發展,錯誤的認識則能夠阻礙實踐的發展。因此,要加強對綠色招標的理論研究,逐步形成一個包含完備的法律基礎、合理的綠色認證標準、健全的考核監督機制等內容的嚴謹的綠色招標理論體系,這是綠色招標得以前進發展的必要條件。
第二,注重宣傳和引導。一是積極推動綠色招標宣傳工作。宣傳作為一種傳播觀念的途徑,具有影響人們的思想、引導人們的行為的社會功效。因此,在倡行綠色招標之初,要讓人們從無到有的接受綠色招標概念,有賴于宣傳。宣傳的手段多種多樣,宣傳冊、電子傳媒、研討會等方式都能很好的達到宣傳的目的,從而讓招投標領域的相關人員及普通公眾對綠色招標產生初步的認知。二是重點建設項目率先垂范。政府部門不僅要積極宣傳,而且在行動上也要率先垂范,在政府重點建設項目中推行綠色招標會為整個招投標市場起到帶頭引領作用。正所謂上行而下效,這是對綠色招標事業發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動。
第三,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通過立法進行鼓勵或者強制推行某種制度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我國目前有關綠色招標的立法尚屬空白,因此,進一步完善的法律法規是建設綠色招標的當務之急。可以分兩步走:一是全面清理招投標法律。在法律清理中要秉持法制統一的原則,切實解決招投標規范性文件中存在的明顯不適應、不一致、不協調的突出問題,特別是與上位法不一致的問題,從體系和內容上進行審查、分析和整理,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繼續適用、修改、補充或廢止的決定,從而形成分工合理、體系科學、結構嚴謹、內部和諧統一招投標法律體系,提高立法質量,充分發揮法律對招投標領域的規范和指引功能,為綠色招標的發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礎。二是制定有關綠色招標的法律規章。法律上的空白制約著綠色招標的發展,所以建立專門的綠色招標法律規章制度迫在眉睫。這部法律既可以是一部專門的綠色招標法,也可以在高層次的法律法規中設置專門的章節。無論何種法律形式,最重要是要對綠色招標的重大問題做出原則性規定,內容包括指導原則、涵蓋范圍、主管機構等等,使之在綠色招標中起統領作用。但要注意的是,任何一個規章制度的產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制定時應循序漸進、先易后難,在條件成熟時頒布施行。
第四,加快推行電子招投標建設進程。電子招投標是以招投標法律法規為準繩,以業務流程為基礎,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支撐,實現招投標各參與主體在線進行項目操作和管理的專業化、可視化作業方式和特殊經濟行為,其本質是網絡協同作業。電子招投標因其特有的信息技術,而在提高招投標透明度、節約資源和交易成本、解決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方面擁有獨特的優勢。因此電子招投標是推行綠色招投標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目前最為先進和最具操作性的方法。
第五,借鑒政府采購,鼓勵在評標辦法中加入綠色標準。國內外對綠色采購的研究和應用都比較多,且政府采購和招投標是兩個相近的領域,因此可以借鑒其比較成熟和行之有效的方法。綠色采購的方式常見有八種:標準法、權值法、清單法、優惠法、必要功能法、綠色成本法、壽命周期成本法和綠色資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