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秋 張士杰 蘇 暉
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的手術室整體護理干預探討
楊艷秋 張士杰 蘇 暉
目的探討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手術室整體護理干預的經驗。方法選取醫院符合高血壓腦出血診斷標準的72例高血壓患者,對患者護理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將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6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法進行護理,治療組患者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舒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在接受不同護理后,在病情變化、心理及生活能力的情況。結果通過對比結果顯示,在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后,患者在病情好轉、心理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況較對照組患者具有明顯改善,并且術后并發癥較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血腫清除術時,及時有效的采取手術室護理,不但可以提高手術成功的幾率,而且對術后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同時也是減少術后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整體護理
高血壓是指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征,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目前,高血壓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我國1/3的成年人血脂偏高,現有高血壓患者1.3億,其中有近一半的人們并不知曉自己患有高血壓,高血壓的治療率和控制率更低[1]。同時,高血壓帶來的并發癥和合并癥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減少并發癥及合并癥,醫護共管,減少后遺癥,降低病死率,使患者走向康復之路是醫護人員的目的。本文選取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的72例高血壓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2月~2011年7月醫院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的72例高血壓患者,男45例,女27例,年齡42~72歲,平均年齡為54.8歲。選取患者時均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詢問患者有無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冠心病、腦卒中或腎臟病的家族史;病程:患高血壓的時間,血壓最高水平,是否接受過降壓治療及其療效與副作用;癥狀及既往史:目前及既往有無冠心病、心力衰竭、腦血管病、糖尿病、痛風和腎臟疾病等癥狀及治療情況[3]。將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6例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手術方法通過CT掃描標記出血腫最大層及其中心垂直對應的頭皮,并作為標記點,然后局部麻醉并以穿刺針在標記點上經過顱骨鉆孔(鉆孔時在腦皮質表遇見大血管則繞開,主要為電灼小血管),通過50mm的硅膠管結合克氏針心制作的針管打入患者腦內抽取血液。根據需要可抽取70%~80%不等,但不宜超出標準。日常護理中將尿激酶和生理鹽水以一定量的比率融合注入患者的血腫腔內,每日1~2次為妥。拔管時機當根據引流量和CT的復查結果為準,確保拔管時能夠保證引流基本干凈[2]。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方法進行護理,治療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舒適的整體護理。
1.3 護理措施
1.3.1 術前護理由于患者對此病不了解,常常會出現焦慮等負面情緒,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前,應先針對患者的心理活動,通過向其講解治療方法、效果及目的等,根據患者的病情和疾病不同階段有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向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教導,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如何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了解治療過程,減輕其緊張、恐懼等心理,樹立信心,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經常看望關心患者,對部分患者提出的問題要認真解答,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以便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1.3.2 術中及術后護理手術需按照無菌操作要求進行,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理想切口,使用有效縫合材料及時進行止血,然后再逐層進行確切縫合,防止切口出現感染。①體位護理:術后可根據麻醉及手術形式選擇合適的體位,對于硬膜外麻醉患者應平臥6~8h,避免顱內壓減少而造成頭部血管擴張;對于全麻患者則保持平臥頭往一側,同時進行口腔分泌物引流,防止因吸入嘔吐物及分泌物而造成窒息。②疼痛護理:由于患者在麻醉時間過后會出現劇烈的疼痛,因此可采用針刺止痛,也可以采用止痛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在臨床上可使用諾福丁,其使用劑量為0.1g,每日口服1次。③褥瘡護理:有研究顯示,如果肛門直腸疾病患者在術后不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那么極易形成褥瘡,因此需保持患者床鋪的整潔,加強對患者皮膚的護理。
通過對比結果顯示,治療組在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舒適的整體護理后,患者在病情好轉、心理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況較對照組患者具有明顯改善,并且術后并發癥較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常規病、多發病之一,病情急、發展快、病死率高、致殘率高,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水平。一般認為外科治療優于內科治療,特別提倡超早期微創治療,可明顯提高治愈率。高血壓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先引起微小動脈瘤,在血壓升高時發生破裂出血,多發生在殼核區。目前手術治療的目的主要是以清除血腫,降低增高的顱內壓,解除腦疝的發生和發展,改善腦血循環,提高受壓腦組織的及早恢復。手術治療在治療高血壓腦出血過程中僅是一種環節,而術中及術后的護理干預對手術成功與否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院通過對72例患者進行整體護理發現,治療組患者在病情好轉、心理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況較對照組患者具有明顯改善,并且術后并發癥較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血腫清除術時,及時有效的采取手術室的整體護理,不但可以提高手術成功的幾率,而且對術后患者的預后及生活質量有明顯提高,同時也是減少術后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1] 劉艷,趙海艷.28例高血壓性腦出血術后死亡原因與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06,3(35):115-116.
[2] 王忠誠.腦出血性疾病的外科處理[J].神經外科學,1998,11 (1):618.
[3] 李少蘭,陳玉瓊.65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術后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08,7(8):43-46.
R473.6
A
1673-5846(2013)03-0410-02
牡丹江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