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急性闌尾炎50例術后護理體會
王 麗
目的探討急性闌尾炎的護理方法及體會。方法選取本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住院的5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給予精心術后護理,總結其護理經驗。結果患者均康復出院,對護理效果滿意。結論通過對闌尾炎術后患者的精心護理,可以使其早日康復,減少或杜絕并發癥的發生。
急性闌尾炎;護理;并發癥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多發病、病情較急,尤以20~30歲年齡組為發病高峰,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1]。研究表明闌尾炎的炎性滲出物和手術操作均易誘發其它疾病,采取預防性和治療性措施是必備的,筆者多年來臨床研究也證實輔以全方位護理是急性闌尾炎治療的關鍵。現將其治療與護理措施等經驗,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間住院的5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為15~29歲,平均27.5歲,發病到住院時間為1~15h,平均5h,體溫37.1~39.3℃。
1.2 臨床表現腹痛:急性闌尾炎的典型腹痛是轉移性右下腹痛,患者常由此引起胃腸道反應而出現惡心嘔吐的現象,檢查患者時,早期腹部無任何異常,在炎癥明顯時可出現肌緊張及壓痛,壓痛多在右下腹。
2.1 一般護理生命體征的觀察:術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時測量并記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尤其是要密切觀察血壓變化,記錄每小時尿量,以判斷休克糾正與否。手術當天禁食,術后第1~2天流質飲食,在正常情況下,第3~4天可進普食。
2.2 并發癥護理并發癥護理主要包括:腹脹:術后第1天可坐起在床上適量活動,促進腸蠕動的恢復。出現腹脹時必須立即平臥,靜脈輸液,若出現腹痛,排便次數增加應報告醫生,一旦證實腹脹之后應及時采取引流措施。切口感染:術后3~5d體溫持續升高,要密切觀察切口周圍皮膚是否有紅腫觸痛,若出現針眼紅腫、觸痛、化膿的現象時應立即處理。在臨床上,闌尾炎手術直接接觸易感部位,細菌直接侵入切口處而引起感染是不可忽視的[2]。術畢以過氧化氫溶液沖洗切口也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3],同時進行皮下置引流皮片;換藥次數增加1次/d,觀察切口情況。膿腫:常發生在術后5~7d,患者有里急后重感,進而出現中毒癥狀,應注意采取半臥位體位引流,據筆者臨床研究發現術后持續高熱,感覺腹痛、腹脹,進行加強抗生素治療非常必要。腸瘺:研究表明一些患者因闌尾殘端結扎線松脫導致,未見好轉者建議做引流手術。研究發現感染一般局限在盲腸周圍,應用抗生素治療后大多能自愈。筆者認為以下幾點至關重要:術前做好急癥手術準備;術后應嚴密觀察感染、膿腫等術后并發癥,此外,也可經引流、全身支持療法及瘺口周圍皮膚涂氧化鋅軟膏進行治療。
經過精心護理,本組50例患者均順利康復,隨訪0.5~6.0年,無嚴重并發癥發生。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多發病,其病因有多種,最主要的原因是闌尾發生阻塞[4]。研究證實給予術前術后精心護理,可降低并發癥,減少患者焦慮不安、疼痛不適、心理恐懼。筆者認為急性闌尾炎術后正確、完善的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就整個護理過程和環節而言,護理重點是加強監護,注意合并疾病的危險性,加強基礎護理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5]。此外,不容忽視的一點是加強營養支持,保證切口愈合。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間,護士要做到勤觀察,在醫生允許的前提下,協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動,這對減少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十分重要。
[1] 戴冽,湯美安,張亞哲,等.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個性特征[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7,6(4):272-274.
[2] 趙秀麗,金百紅.淺談急性闌尾炎的術后護理[J].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6,12(6):791.
[3] 解震河.老年人小切口闌尾炎切除術20例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77,17(02)106.
[4] 孔素娟.77例急性闌尾炎患兒圍手術期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8):49-50.
[5] 楊麗芬,林敏英.老年急性闌尾炎圍手術期護理方法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23):150-151.
R473.6
A
1673-5846(2013)01-0338-02
河南省信陽市息縣第二人民醫院外科,河南信陽 4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