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錦智 卓春梅 車延松 劉磊 肖艷 劉淑香
后腹腔鏡切除腎上腺瘤65例體會
朱錦智 卓春梅 車延松 劉磊 肖艷 劉淑香
目的探討后腹腔鏡手術切除腎上腺腫瘤的手術技巧和效果。方法隨機抽取從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腎上腺腫瘤患者65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全部經腹膜后腔路徑,在腹腔鏡監視下,用超聲刀游離切除腎上腺腫瘤,手術進行順利。2例原發腎上腺皮質癌由于術中周圍浸潤明顯且腫瘤體積超過6 cm中途改為開放手術。結果63例手術均獲成功,術中術后無并發癥發生。隨訪6個月至24個月,未發現腹腔種植性轉移及操作孔轉移情況。結論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術中出血少、住院時間短并發癥少,恢復快等優點,已成為現代腎上腺腫瘤手術治療的金標準[1]。
腎上腺腫瘤;后腹腔鏡手術;手術方法
近年來,微創外科得到迅速發展,腹腔鏡手術技術也在我院泌尿外科得到廣泛的應用[2],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腎上腺腫瘤患者65例,現將手術體會總結如下。
本組65例,男26例,女39例,年齡15~76歲,平均(45±0.6)歲。左側32例,右側33例,其中庫興綜合征9例,腎上腺神經節瘤6例,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11例,腎上腺皮質腺瘤8例,非功能腺瘤17例,噬鉻細胞瘤7例,腎上腺囊腫5例,原發性腎上腺皮質癌2例。CT提示:病變直徑1.5~6.2 cm,65例均經腹膜后腔路徑,在腹腔鏡監視下,用超聲刀游離切除腎上腺腫瘤,手術進行順利。2例原發腎上腺皮質癌由于術中周圍浸潤且腫瘤體積超過6 cm明顯中途改為開放手術。
全部手術在全麻氣管插管下進行。取健側90°臥位,墊高腰橋,常規消毒鋪巾,在掖后線第12肋緣下作10~15 mm小切口,用止血鉗鈍性分開各肌層及腰背筋膜,術者食指伸入腹膜后間隙[3],置入用乳膠手套自制的水囊擴張器,用50 ml注射器注入氣體或生理鹽水600~800 ml(氣體或鹽水量根據患者體重而定),以起到壓迫止血和擴張腹膜腔的作用。5 min后將水囊取出,在食指引導下,分別在在掖中線髂嵴上方1 cm及掖前線肋緣下切口,分別置入12.5 mmTrocar,掖后線切口置入12 mmTrocar[4],第一操作孔稍大為1.5 cm,第2操作孔1.0 cm,為防止漏氣,需備縫針絲線縫合管周皮膚。充氣壓力為1.60~2.0千帕,在腎臟背側沿腎周筋膜與腰大肌之間間隙游離,找到金黃色的腎上腺,游離并切除腫瘤,止血,將切除腫瘤裝入自制標本袋中,查看其完整性。放置引流管后縫合切口。
除2例原發性皮質腺癌中途改為開腹手術外,其余63例手術均獲成功,手術時間35~95 min,平均55 min。術中出血45~210 ml,平均110 ml。術后住院時間8~12 d。術區引流管拔除時間1~3 d,術中術后均未出現大出血、氣胸等并發癥。隨訪6~24個月,未發現腹腔種植性轉移及操作孔轉移情況。
自Gagner等于1992年首次報道應用腹腔鏡手術切除腎上腺腫瘤后,該手術在國內外得到了廣泛的開展和運用[3],成為腎上腺腫瘤切除的金標準[5]。傳統的開放手術雖然解剖標志清楚,手術操作空間較大,但由于腎上腺鄰近血管主干和閣肌,導致手術風險高、難度大,手術切口不能良好地暴露手術區域,可能會使腹腔內臟器受到損傷,術后恢復將受到很大影響,還可能導致胸膜損傷、腰肋部神經損傷等嚴重并發癥。在手術過程中,要保護好膈下動脈和腎上腺中央靜脈,要特別謹慎處理腎上腺中央靜脈的損傷,以免引起大出血。大量的腹腔鏡手術的臨床結果足以證明了該手術的卓越療效,腹腔鏡技術已得到普遍認可,已成為腎上腺疾病的首選手術方式。
[1] 袁建林,王禾,張運濤,等.后腹腔鏡與開放手術行腎上腺腫瘤切除術的效果比較.中國內鏡雜志,2006,5:30.
[2] 王愛華,李光群,杜麗.腹腔鏡下腎上腺腫瘤切除術配合.安徽醫學,2009,11,20:1331-1332.
[3] 張新軍.腹腔鏡及后腹腔鏡手術治療腎上腺疾病56例臨床分析.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3:25.
[4] 郭志全,高慧林,楊志平.后腹腔鏡切除腎上腺腫物42例臨床體會.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11,9,13(5):664-665.
[5] 梅驊,陳凌武,高新,等.泌尿外科手術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62-874.
163316 大慶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