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振宇
常規而言,腦出血患者在度過危險期,神智清楚,血壓穩定后,就進入了正式的恢復期。
在此期間,良好的家庭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提高生命質量,對保證和增進身體健康有重要作用。患者患后極易復發,隨著復發次數增多,死亡率和致殘率亦日趨增高,因而要重視各項預防疾病復發的重要措施[1]。現特提出以下原則。
患者在恢復期往往留有不同程度的言語和肢體功能障礙,應按照醫囑指導患者,并教會患者家屬按時服用改善微循環、降脂、降壓藥物,并要定期檢查身體,重點檢查血壓、心臟功能,化驗血脂和血糖情況。
偏癱是中風患者的主要癥狀,如果護理不當,常并發褥瘡和吸入性肺炎,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給患者墊氣圈、腳墊,骨突部位勤按摩,2 h翻身一次,絕對避免床單皺折和異物刺激皮膚,保持皮膚干燥、清潔、不潮濕,及時更換,必要時給抗菌藥物,以防感染。如出現褥瘡,指導家屬及時換藥處理。
護理人員用按摩、揉捏等辦法幫助患者活動患肢,按摩時要讓肩、肘、腕、髓、膝、跺等大關節和指、趾等小關節都得到活動。3~4次/d,3~5 min/次[2]。鼓勵患者活動癱肢。讓患者用健側手拽住患側手做上舉、屈肘、握裹等動作活動相應關節。在此基礎上,可以 雙腿屈曲,不斷抬起臀部,鍛煉腰部力量。
在關節鍛煉有成效后,可以嘗試坐起,鍛煉軀干肌肉。開始可先在背部墊上被褥。由別人扶著坐起。以后慢慢扶著床檔坐起或獨立坐起。坐穩以后,可讓患者坐在床沿上。雙下肢下垂練習活動。練習站立和步行。開始站立時,可由別人扶著,待自己能扶著床沿或墻壁獨自立起并能保持體位平衡后,便可開始做跨步動作。特別強調,一開始不要急于讓患者行走,首先要讓患者體會邁步的感覺及保持平衡。
護理人員適當地幫助患者練習發音,先從唇音、齒音開始練習,然后數數字,從單字、詞句到簡單的對話,逐漸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當癱瘓肢體和失語恢復到一定程度時,恢復速度會變慢或停止,患者容易產生悲觀、失望、急躁等不良情緒[3]。此刻,護理人員要配合家庭成員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針對性的引導,說服患者正確對待疾病,樹立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這對中風后遺癥的恢復與預防中風病復發至關重要。
隨著護理科學及社會的綜合發展,腦出血患者的恢復期護理已經成為治愈后期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維護患者身心健康、取得最佳療效的必要條件。深入細致地了解患者的身體及心理狀況,運用各項最新的思路及方案,通過身體和精神的雙重護理,循序漸進鍛煉身體技能,改變患者不良心理狀態和行為,使得患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狀態,積極地配合治療,取得恢復期的最佳療效。
[1]任秀蘭.高血壓病護理進展.山西大同大學學報,2008,6.
[2]李學芝,邱廷山.淺談醫院護理管理.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19(10):988-999.
[3]蘆永紅.護理干預對中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職業與健康,2011,27(21):2517-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