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朝華
患者被轉入重癥監護室,一般都說明患者病情比較嚴重,治療醫師會根據患者情況為他們安排侵入性置管。而患者中的絕大多數都處于昏迷狀態,尤其是在夜晚,身旁沒有家屬陪伴,再加上值班護士人數減少,所以意外拔管的現象時有發生。意外拔管(UE)是指導管自行脫落,或者患者有意將導管拔出,或者是由于醫護人員操作不當導致導管滑落的現象[1]。意外拔管將會給治療帶來麻煩,甚至會給患者生命帶來威脅,所以,臨床上需給予高度重視,找出意外拔管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從而有效降低意外拔管率[2]。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我科共收治患者320例,其中男260例,女60例,年齡2~92歲,平均年齡為45.34歲。所有患者置管總計960例次,其中使用氣管20例次,使用胃管300例次,使用深靜脈置管180例次,使用導尿管320例次,對其他導管的使用為140例次。總計960例次置管共發生意外拔管現象20例次,其中氣管插管3例次,胃管10例次,深靜脈置管3例次,其他導管4例次。20例次意外拔管中,因醫護人員操作失誤而導致拔管的為1例,其他原因為19例次。
2.1 時間角度 白天值班護士較多,意外拔管發生概率相對要低;但到了夜晚,尤其是在晚上九點以后,值班護士較少,且患者家屬不在身旁陪伴,意外拔管率明顯趨升;且在早上五六點,也經常有意外拔管的現象發生。
2.2 患者角度 首先從患者的精神狀態方面來考慮,患者病情危急,內心焦慮,顯得煩躁、悸動,尤其是到了夜晚,更顯得焦灼不安,長時間昏睡,導致他們意識模糊,他們會在病床上做不同程度的掙扎,在掙扎的過程中導致導管滑落。其次是患者的身體狀態,重癥病房的患者必定病情相當嚴重,他們身體上的不適是在所難免的,有些患者需要通過翻身或者摩擦床沿以緩解疼痛感,而這些動作必定會導致導管不能正常連接,從而意外脫落。再者,是患者的年齡問題,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覺得導管置管導致他們身體上的強烈不適,他們便會想辦法故意將導管拔出。最后需要提出的是,有些患者性格強硬,不愿意接受醫護人員的幫助,他們中有的人甚至存在排斥心理,故意跟醫護人員作對,不配合置管,醫護人員離開時故意將導管拔出。
2.3 醫護人員角度 首先是對于那些煩躁不安或者意識模糊的患者,護士人員沒有及時的給予鎮定措施,而任其發展,如果護士發現患者情緒激動,不能聽之任之,要及時報告主治醫師,或自行安排解決措施,緩解患者壓力。其次,是因為護士沒有對所有人員進行肢體約束,有些患者較清醒,他們拒絕肢體約束,護士也不強行操作,而對于那些處于昏迷狀態的患者,護士們存在僥幸心理,認為他們不會隨意亂動,無需進行肢體約束。再者,有的護士比較年輕,缺乏工作經驗,對導管拔管現象不能予以高度重視,遇到一些意外情況不能及時處理,也有的護士缺乏責任心,怠慢工作,尤其是在夜晚,懶于出護士值班室,從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意外拔管率。最后,護士與患者、護士與患者家屬之間缺少溝通,患者身體突然出現不適,但找不到值班護士,且患者精神狀態不佳,護士沒有找時間對其進行疏導;對于患者的臨床狀況,護士沒有及時反饋給患者家屬,三方缺乏有效溝通。
3.1 加強醫護人員技術進步 要減少意外拔管例次,首要的,就是要保證醫護人員的置管技術到家。醫護人員要充分利用好膠布、牙墊以及導管等物件。利用膠布將牙墊和導管有效固定,再將串帶固定,然后繞過患者的耳朵,繞至腦后系好系牢,要注意提醒換班檢查插管氣囊,并且膠布和串帶要每天更換。要保證每名護士人員有較強硬的置管技術,對于新來的護士,要派遣一名優秀護士對其進行技術操作上的指導和監督。
3.2 有效約束 我們對患者進行約束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有的患者還會出現逆反心理。對于完全清醒的患者,醫護人員要多多與其溝通,用親切的話語告之其意外拔管的危害性,對于氣管插管者,由于說話不方便,醫護人員可事先準備好寫字板,讓患者將需求寫在寫字板上,醫護人員盡量幫助其實現。有些患者處于半昏迷狀態,煩躁不安,手腳亂動,醫護人員要對其做好肢體約束。
3.3 合理安排班次 要將護士人員有效分組,分組的前提是經驗足的帶經驗不足的。對于意外拔管的高發時段,要特別注意人員的安排,要合理規劃人數,要針對特殊時期對值班護士進行合理調劑。
3.4 制度管理 要確立一整套護士管理制度,其內容包括職責承擔、技術要求、交接班要求以及獎懲制度等,從而有效規范護士行為,為意外拔管消除隱患。
3.5 改進硬件設備設施 置管所用的導管、膠帶、腕帶以及約束手套等,必須在質量上有所保證。要選用那種刺激性小、容易更換且易于固定的導管,膠帶要保證其粘性,腕帶要柔軟且透氣不至于扎傷患者。
3.6 給予鎮靜治療 一些患者承壓能力低,醫護人員要視情況給予鎮靜治療。從而減少患者痛苦,降低他們的血壓,減少他們的機體能量消耗等等。
3.7 加強護士業務學習 給每一名護士提供業務學習的機會,醫院定期開展學習交流活動,促進知識積累;也可以送她們去培訓班,或者聘請專家在本院開展知識講座。
3.8 改善醫患關系 可以通過有效溝通,改善醫生和患者之間的緊張關系。醫護人員要處于主動位置,對患者的病情加以關注,要時時提醒患者注意休息,注意保護好自己,要處處為患者著想,以治好病為最終目標。作為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遇到麻煩要及時告知醫生,尋求解決辦法。
[1]金清霞,林碎汊.氣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和護理對策,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44.
[2]蔡碧蘭,黃湘暉,楊美麗.ICU護理安全管理評價體系的構建.護理學研究,2011,26(5):63.
[3]馬淑卿,馬秀琴.ICU機械通氣患者意外拔管脫管原因分析及防護措施.河南外科學雜志,2008,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