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紅
頭孢菌類藥物發生遲發過敏反應比較常見,而口服某些降血糖藥物也可發生雙硫侖反應。本科2012年10月12日晚收治1例由基層衛生院轉入本科治療的1例糖尿病患者因使用頭孢哌酮舒巴坦后發生遲發過敏反應和雙硫侖反應,經搶救治療,患者治愈,現報告如下。
患者張某某(張勝良),男,45歲,患者因2012年10月12日在藕塘挖藕勞累、受涼后畏寒,發熱,體溫38.6℃,全身不適,頭痛、頭暈、乏力,被家人送到當地衛生院行輸液抗感染治療,頭孢哌酮舒巴坦針劑皮試陰性,此后以頭孢哌酮舒巴坦針劑1.5 g×3支,加0.9%氯化鈉針劑250 ml,iv.drop,當滴入約150 ml時,患者突發口干、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面部潮紅,眼結膜充血,視力模糊,持續性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胸痛、心悸,全身不適,輕度紫紺,胸腹部及四肢出現斑丘疹,體溫39.0℃,呼吸28次/min,心率120 次/min,血壓80/50 mm Hg,心電圖示:心動過速,肢導ST-T改變,當地醫生認為患者頭孢哌酮舒巴坦針劑過敏,停輸該液,吸氧,換用0.9%氯化鈉針劑250 ml靜脈滴注,肌內注射腎上腺素針劑1 mg,靜注地塞米松針劑5 mg,靜注10%葡萄糖酸鈣10 mg,酒精降溫,10 min后皮膚紅色斑丘疹減少,胸悶氣短、煩躁不安稍好轉,仍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口干,胸痛,心悸,頭昏,血壓無明顯回升,立即與本院急診科聯系,本院急診科接到求救電話后我們立即驅急救車到該院,聽了該院值班醫生的匯報后,對患者進行體檢、繼續做心電監測,詳細詢問患者當晚吃了什么?飲酒沒有?患者說飲酒了,約40 ml,患者患有糖尿病,口服過二甲雙胍2片(0.5 g),浮未迪片1片0.5 mg,考慮因靜脈滴注頭孢哌酮舒巴坦引起的雙硫侖樣反應,立即上胃管,洗胃,肌內注射納洛酮0.8 mg,靜脈滴注葡萄糖500 ml,加胰島素針劑12U,護肝,適當升壓對癥治療,靜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繼續作心電圖監測,立即用救護車將患者轉回本院急疹科,靜脈滴注生理鹽水、維生素C等,加用納洛酮針劑0.4 mg,6 h后患者雙硫侖樣反應緩解,治愈出院。
該患者為外院發生頭孢哌酮舒巴坦過敏并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病情急,危重,若不及時搶救時刻會危及患者生命。該患者發生過敏反應時,護士已立即停用頭孢哌酮舒巴坦針劑更換0.9%氯化鈉注射液,通知醫生立即皮下注射腎上腺素,靜注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鈣、吸氧并作心電監測,同時去枕平臥,保暖,擴容升壓,進行相關檢查及血液化驗,因患者雙硫侖反應,臨床癥狀與過敏反應重疊,誤認為過敏反應重,搶救無效。本院急診科醫護人員趕到現場后,詳細詢問了患者病史、既往史、發病前干什么活,吃了哪些東西,吞了哪些藥物,該患者既往頭孢菌素不過敏,此次發生了遲發過敏反應,脫敏升壓治療后,面部潮紅、胸悶氣短、心悸仍不好轉,仍紫紺、頭痛頭暈,眼結膜充血,視物模糊,惡心嘔吐,心動過速,心率120次/min,血壓無明顯回升,考慮其不僅有頭孢哌酮過敏反應,還有頭孢哌酮舒巴坦針劑引起的雙硫侖樣反應,我們立即給患者洗了胃,并肌內注射乳洛酮針劑,輸葡萄糖、維生素C針劑,還原型谷胱甘肽針劑,雙通路補液,靜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繼續作心電監測,作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安慰工作,將患者安全送回本院急診科后,專門安排一個安靜舒適的觀察室,繼續吸氧、作心電監測,物理降溫,適當加用納洛酮,6 h后患者雙硫侖樣反應緩解,出院前我們對患者作了飲食指導,囑咐患者口服某些降糖藥物,霍香正氣丸(水)后不得飲酒,防止雙硫侖樣反應。
由于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差,地處偏遠,衛生知識宣傳不夠,再加上基層衛生院醫務人員醫療知識缺乏,較易發生雙硫侖樣反應,一旦發生雙硫侖樣反應,有些基礎醫務人員誤認為是過敏反應,處理不當,另有一些醫務人員知道飲酒后使用某些頭孢類抗生素會生雙硫侖樣反應,但不知道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還有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格列美脲、妥拉磺脲等,農民有一種習慣,勞累后喜歡飲酒,以求欣快,該患者勞累后受涼,發生呼吸道感染,飲酒后到醫院使用了頭孢哌酮,除發生遲發過敏反應外,又發生雙硫侖樣反應,病情危重,若不是搶救及時,會有生命危險。因此,加強農村醫務人員醫療知識和技術水平培訓非常重要,還要擴大宣傳力度,使廣大農民朋友知道飲酒后要注意的醫療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