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坤
高危藥品的概念[1]由美國的醫療安全協會在美國國內首先提出。1995~1996年ISMP對最可能給患者帶來傷害的藥物進行了一項調查。共有161所醫療機構提交了研究期間發生的嚴重差錯結果表明,大多數致死或嚴重傷害的藥品差錯造成的藥品差錯是由少數特定藥物引起的。ISMP將這些若使用不當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傷害或死亡的藥物稱為“高危藥品”。其特點是出現的差錯可能不常見,而一旦發生則后果非常嚴重[2]。國內對“高危藥品”的定義還不統一,主要有:高危藥品指藥理作用顯著并且迅速,或因使用不當極易發生嚴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的藥品[3]。我國一直以來高危藥品缺乏統一的管理模式。大部分醫療機構都有一套自己的規章制度或要求,然而每家醫院的高危藥品從數量、標識、高危藥品目錄的劃分到管理辦法五花八門,各不相同。隨著醫院等級評審中藥品高危藥品使用和管理,如何規范的管理和使用越來越緊迫。筆者結合醫院高危藥品的管理和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就高危藥品的規范化管理和使用提出自己的建議。
國家出臺高危藥品目錄及管理辦法,在高危目錄制定時考慮高危藥品與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放射性藥品、毒性藥品的區別,使其在管理、使用的過程中不交叉、不重復。方便產生、經營、使用單位管理;高危藥品使用特殊統一的色標管理,認人們一看見標示就能知道是高危藥品。
1.1 藥品生產企業的管理高危藥品的法制化管理,要求藥品生產企業在生產高危藥品時,藥品外包裝、最小包裝在特定位置印有高危藥品標示,在藥品說明書中有警告。
1.2 藥品經營企業管理藥品經營企業作為藥品流通企業;在高危藥品的管理中,要求做到高危藥品的配送時,高危藥品單獨存放,銷售憑證單獨處理,為醫療機構做好高危藥品管理前期準備。
1.3 醫療機構管理
1.3.1 醫療機構內成立由決策層、管理層、基層構建的立體網絡系統,決策層負責高危藥品管理文件的制定,政策的公布,管理體制的確定,對高危藥品使用過程中各環節(醫師、護士、藥師)進行全方位監察,并向職工和公眾表明本機構對高危藥品使用管理上具有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度的重視,確保高危藥品使用和管理成為每次本機構內重大會議的議題[4]。
1.3.2 對高危藥品參與人員(醫護藥)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熟記高危藥品目錄,并深入了解掌握高危藥品相關知識。醫生在開具高危藥品處方時,嚴格控制劑量,掌握用法用量,注意藥品配伍禁忌,處方字跡清晰,藥品名稱規范。護士應認真執行處方或醫囑,仔細核對患者信息,藥品名稱,用法用量,配制實行雙人復核,并整齊擺放高危藥品[5]。藥劑人員應將高危藥品設置專門的存放藥架,在調配高危藥品時,高危藥品的處方調配發放要實行雙人復核,確保發放準確無誤。加強高危藥品的不良事件監測,定期和臨床醫護人員溝通,并定期總結匯總,及時反饋給臨床醫護人員。對新引進高危藥品要經過充分論證,引進后要及時將藥品信息告知臨床,促進臨床合理應用。
1.3.3 對藥品庫房、藥房、病區高危藥品進行規范化管理。①要求各庫房、藥房、病區成立高危藥品管理小組,負責制定本區域高危藥品管理的制度、目錄、管理模式、操作流程;負責高危藥品相關知識培訓;負責高危藥品領取、保管、使用的督查,存在問題的整改與持續改進[5]。②各病區常用高危藥品固定基數、建冊登記、及時補充,賬物相符。專人管理,定期整理,檢查藥品數量、質量、有效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6]。③高危藥品的存放:應規范放置專柜專區,與其他藥品分開存放。存放環境:取放方便,光線充足。原包裝存放,不得與其他藥混裝。不同廠家、規格、批號分開放置。藥名、劑型、包裝相似的藥分開定點放置。需冷藏的高危藥品放入冰箱中定點放置。④同品種限制管理:有的藥品如胰島素等存在多種規格、品名相似的問題,將這些品種限制在10種之內,并用不同顏色標識進行警示,防止因品種過多引起混淆而發生差錯[7]。
1.3.4 信息支撐體系高危藥品的管理信息支撐體系包括CPOE、CDSS、自動藥物分發機等,貫穿于電腦錄入、醫師開具處方、藥師調劑、交付藥物、護理人員或患者用藥等整個醫療過程[8],在防范高危藥品風險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高危藥品根據藥品的特點進行分級管理;分為A、B、C三級。A級高危藥品是高危藥品管理的最高級別,特點是使用頻率高,一旦用藥錯誤,患者死亡風險最高;醫療單位要重點管理和監護。A級高危藥品具體包含如下幾類靜脈用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靜脈用腎上腺素能受體拮抗劑等。B級高危藥品是高危藥品管理的第二級別,特點是使用頻率高,一旦用藥錯誤,會給患者造成嚴重傷害;但給患者造成傷害的風險等級較A級底。B級高危藥品具體包含如下幾類抗血栓藥、心臟停搏液、硬膜外或鞘內注射藥等。C級高危藥品是高危藥品管理的第三級別,特點是使用頻率高,一旦用藥錯誤,會給患者造成傷害;但給患者造成傷害的風險等級較B級低。C級高危藥品具體包含如下幾類口服降糖藥、肌肉松弛劑、口服化療藥、脂質體等[10]。
[1]張波,梅丹.醫院高危藥物管理和風險防范.中國藥學雜志,2009,44(1):3-6.
[2]‘High-alert’medications and patient safety.Int J QualHealth Care,2001,13(4):339-340.
[3]張淑慧,張志清,劉保良,等.醫院藥學管理規范.北京: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96-96.
[4]趙娟妮,劉林.構建高危藥品使用管理立體網絡的探索研究.臨床合理用藥,2011,4(12A):167.
[5]侯穎,葉欣,宋洪濤.醫療機構高危藥品管理.中國醫院藥學雜志,16(30):1399-1401.
[6]吳曉莉.護士安全使用高危藥品的思考.臨床合理用藥,2012,5(4 c):117.
[7]孫世光,等.醫院高危藥品管理模式研究 藥學服務與研究,2010,10(4):256-259.
[8]Shlom E A,May S K.Managing high-risk medications:imple-menting medic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 7.10.Hosp Pharm,2006,41(5):470-476.
[9]Dennison RD.A medication safety education program to reduce the risk of harm caused by medication errors.J Contin Educ Nurs,2007,38(4):176-184.
[10]高危藥品分級管理策略及推薦目錄.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