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宏亮
奧硝唑治療急性根尖周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謝宏亮
目的 探討奧硝唑在治療急性根尖周炎時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90例急性根尖周炎患者隨機平均分為3組, 第1組為治療組, 予奧硝唑靜脈滴注, 0.5 g/次, 1次/d, 連用3 d;第2組予甲硝唑靜脈滴注, 1.0 g/次, 1次/d, 連用3 d;第3組不用藥, 3 d后觀察臨床療效并比較。結果 第1組總有效率73.33%, 第2組總有效率46.67%, 第3組總有效率16.67%, 經兩兩統計學檢驗, 均有顯著差異(P<0.05)。 結論 奧硝唑作為新一代抗厭氧菌藥物, 在治療急性根尖周炎時具有顯著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奧硝唑;急性根尖周炎;臨床療效
急性根尖周炎是口腔科門診常見病之一, 起病急, 發展迅速, 若治療不當則病程遷延, 影響患者進食和生活。作者嘗試在病程早期奧硝唑靜脈滴注治療急性根尖周炎,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90例急性根尖周炎患者來源于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邵伯中心醫院口腔科門診, 按隨機數字平均分為3組, 其中男53例, 女47例, 年齡最小21歲, 最大68歲。所有患者均無肝, 腎疾患, 無硝基咪唑類藥物過敏史。3組患者年齡, 性別, 急性根尖周炎病因, 牙位經檢驗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每組患者均先予開髓引流, 樟腦酚棉開放。然后第1組予奧硝唑靜脈滴注, 0.5 g/次, 1次/d, 連用3 d;第2組予甲硝唑靜脈滴注, 1.0 g/次, 1次/d, 連用3 d;第3組不用藥, 囑3 d后復診觀察臨床療效并比較。
1.3 療效標準 分為痊愈, 顯效, 進步和無效四級, 其中痊愈和顯效合計為有效, 以此計算總有效率。患者無牙痛主訴,檢查無扣痛, 牙齦無紅腫, 棉捻無異味為痊愈;患者無自發性牙痛主訴, 檢查輕微扣痛, 牙齦無紅腫, 棉捻輕度異味為顯效;患者訴牙痛稍好轉, 檢查中等扣痛, 牙齦有紅腫, 棉捻有異味為進步;患者訴牙痛無好轉, 檢查扣痛明顯, 牙齦紅腫, 棉捻有臭味為無效。
第1組痊愈9例, 顯效13例, 進步7例, 無效1例, 總有效率73.33%;第2組痊愈6例, 顯效8例, 進步14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46.67%;第3組痊愈2例, 顯效3例, 進步20例, 無效5例, 總有效率16.67%;經兩兩統計學檢驗,均有顯著差異(P<0.05)。
急性根尖周炎最主要的致病原因是感染, 尤其是厭氧菌在病程的發生、發展中有密切聯系。由于厭氧菌感染不僅局限在牙髓組織內, 而是擴散到根管壁及根尖周組織, 單純的開髓引流, 根管內置藥往往不能迅速的止痛, 控制病程的發展。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對醫療的要求也相應提高,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對急性根尖周炎患者除了開髓引流, 局部用藥, 全身使用抗厭氧菌藥能明顯減輕癥狀, 控制病程, 本文第3組治療效果差充分說明了全身用藥的必要性。
奧硝唑是新一代硝基咪唑類衍生物,吸收后廣泛分布于體液中,其中又以唾液和牙槽骨中濃度最高, 具有明顯的抗口腔厭氧菌作用, 且不影響口腔正常菌群, 避免二重感染和菌群失調。相比甲硝唑, 其抗菌譜更廣, 抗厭氧菌作用更強, 療效更確切, 而毒副作用更小。從第2組和第3組比較中可看出奧硝唑比甲硝唑在急性根尖周炎治療中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 急性根尖周炎患者不僅要重視局部治療, 全身使用奧硝唑能更快的達到止痛, 抗感染, 控制根尖周組織炎癥的目的, 值得臨床推廣。
[1] 李從榮, 金正江, 詹燏, 等.奧硝唑治療口腔厭氧菌感染的臨床與實驗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4,14(3):325-327.
[2]田懷平, 王美納, 奧硝唑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中國藥房,2003,14(1):50-52.
[3] 樊明文.牙體牙髓病學.第一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
225261 江蘇省揚州市邵伯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