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召 楊鐵健
乳腺良性腫瘤是婦女在臨床上常見的乳腺疾病之一,大約占乳腺疾病的三分之一左右[1]。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將腫瘤完全切除,只要方法得當都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很少復發。傳統的切除手術方法是直接在腫瘤部位切口進行開放性切口手術[2]。術后有明顯的瘢痕,并且有乳房坍陷變形現象產生,嚴重影響了乳房的美觀,也影響了女性的愛美心里,給患者造成了心理的創傷。因而成為臨床治療的常用方法。過去使用直接手術法,切口遺留瘢痕明顯,既影響乳房的整體美感又易造成術者的心理創傷。筆者在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對98例乳腺良性腫瘤患者進行環乳暈切口的切除腫瘤手術,共進行151處手術,效果非常令人滿意。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98例乳腺良性腫瘤患者,年齡范圍在15~5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26±1.45)歲。其中單發腫瘤45例,多發腫瘤53例,共有腫瘤151處。腫瘤直徑0.4~5.0 cm,根據病史及術前彩超及鉬靶檢查均考慮為良性腫瘤。病理結果顯示:其中乳腺纖維腺瘤70例,乳腺增生癥19例,導管內乳頭狀瘤3例,脂肪瘤2例,乳腺積乳囊腫8例。
1.2 手術方法 采用患者平臥體位,在手術前經彩超定位并在體表進行準確標記。常規消毒局部麻醉,后鋪無菌巾,采用0.6%利多卡因進行的局部麻醉,選擇乳房的腫瘤所在部位進行切口,進行的是環乳暈手術,每一例患者的切口長度都是根據其腫瘤的大小,該腫瘤距離乳暈切口實際距離而進行確定的。其中最長的在乳暈周長的一半左右。具體操作是切開乳暈表面皮膚及皮下脂肪,直至達腺體表面,采用電刀將皮下脂肪與腺體進行分離,分類至腫瘤的表面,然后沿腫瘤表面進行正常切除腫瘤手術,在瘤體位于腺體深部的患者,進行放射狀的切除腫瘤方式進行手術。術閉,將創面進行電凝止血,手術殘腔不閉合,不放置引流。采用可吸收線于皮內縫合切口。術后使用抗生素3 d預防感染,采用在術區加壓包3 d。
手術所用時間為都在20 min到50 min之內,平均所用時間是(35.14±2.06)min。98例患者術切口均在一周內完全愈合,沒有出現術后感染或者切口開裂等事故。該組患者中有78例隨訪一年,手術切口瘢痕輕微不明顯,且乳房的外觀美觀形狀正常,乳頭和乳暈的感覺也正常,且所有患者在一年內均沒有腫瘤復發患者,無論院方還是患者本人都對該手術方法對乳房的美容效果十分滿意。
乳腺良性腫瘤,是乳腺疾病中常見疾病。其邊界清楚,并且活動度好,在年輕的女性中發病率較高[3]。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采用手術的方法徹底切除腫瘤,傳統的乳房腫瘤切除方法,是采用開放性的切口,就是在腫瘤所在部位切口進行腫瘤的切除手術,這樣的方法使得乳房上瘢痕縱橫,且多呈放射狀,有女人自己的話說是慘不忍睹,嚴重影響了乳房的美觀,并且易發生塌陷和變形現象,這樣就更使得有些人拒絕接受手術治療[4]。乳暈邊緣切口對乳腺良性腫瘤的切除方法,給廣大婦女帶來了新的希望,不僅能夠完全切除腫瘤,免除后患,而且還能保持乳房的原有性質不改變,并且瘢痕小而且隱蔽性強,更好的效果是乳頭感覺也正常。滿足了廣大乳腺良性腫瘤患者的需要。并且此類手術更簡便容易操作,手術徹底,出血量小,不易復發,術后乳房更美觀,沒有乳房坍陷和變形現象出現[1~8]。醫療費用也更低,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
綜上所述,采取環乳暈切口進行腫瘤切除,不僅療效更好,而且還可以滿足患者對乳房完美的要求,這種切口的手術方法,得到更多的人接受。總之,環乳暈切口進行乳腺良性腫瘤切除手術正日益成為常見臨床手術,手術相對簡單,操作比較方便,更能滿足婦女的審美要求,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和應用。
在腫瘤的外緣1~2 mm的正常乳腺組織處,完整地切除腫瘤,可有效減少腫瘤的復發幾率;位于乳腺的腺體深部的腫瘤,要在腫瘤的表面縱向切開腺體,切除腫瘤,一保證乳管的完好;位于乳頭乳暈下的腫瘤,需要盡量貼近腫瘤進行切除,也要注意保留皮膚的厚度,以防術后皮膚缺血壞死;在腫瘤切除后,殘腔內縫合,也不需要放引流,殘腔內的滲出液填充局部的塌陷,保持乳房的完好形狀。
環乳暈手術切口,適用于經臨床乳房良性腫瘤切除的大部分患者。如果有惡性腫瘤的疑點,就必須放棄,以免造成體醫源性播散。環乳暈手術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腫瘤,不僅操作簡單,復發率小,而且并發癥也少,而且可達到傳統手術無法企及的保存完好乳房的效果,是廣大婦女患者的福音。
[1]黃自強,黎鰲,張肇祥.外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26.
[2]劉曉安,王水,劉力嘉.乳暈外緣環形切口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應用.現代腫瘤醫學,2006,14(9):1084-1085.
[3]亓發芝,顧建英.乳房手術切口大美學選擇.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2,2(1):35-36.
[4]陶小鳳,趙達安,秦建中.乳暈切口行乳房腫塊切除術858例臨床報道. 中國美容醫學,2001,10(8):319.
[5]崔景毅,喬海初.乳房纖維瘤摘除術切口改良法120例報告.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0,8(11):466.
[6]沈鎮宙,邵志敏.乳腺腫瘤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9-10.
[7]Ingrid Schlenz,Rafic Kuzbari,Helmut Gruber,et al.The sensitivity of the nipple-areola complex:an anatomic study.Plast Reconstr Surg,2000,105(3):905-909.
[8]Farina MA,Newby BG,Alani HM.Innervation of the nipple-areola com-plex.Plast Reconstr Surg,1980,66(4):49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