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慧卿 陳艷芳 李廣南
剖宮產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孕產婦孕囊或胚囊著床于既往子宮切口瘢痕處,絨毛組織侵入瘢痕深處并繼續(xù)向子宮漿膜面生長所引起的一種特殊類型的異位妊娠[1]。該病發(fā)病多由剖宮產引起,是剖宮產術后遠期潛在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近年來我院采用口服米非司酮與肌內注射甲氨蝶呤聯合宮腔鏡治療CSP,治療效果滿意,護理體會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收治陰道彩超確診CSP患者12例,年齡22~38歲(平均29.3歲),本次妊娠距離上次剖宮產時間為7~91月(平均50月),停經時間40~83 d(平均50.7 d),孕次1~6次,產次1~3次,一次剖宮產史11例,二次剖宮產史1例,剖宮產方式均為子宮下段橫切口。12例患者均有停經史,血β-HCG2014~38607 U/L(平均11200 U/L),8例有少許陰道流血,5例有下腹不適或下腹脹痛,7例有惡心、嘔吐等早孕反應。
1.2 治療方法 ①術前準備:患者住院后行血尿常規(guī)、凝血功能、心電圖等檢查,均未見異常,無試驗藥物過敏史或宮腔鏡手術禁忌證者。全部患者口服米非司酮50 mg,2次/d,甲氨蝶呤(MTX)0.4 mg/(kg·d)肌內注射5 d,術前復查血β-HCG820~10100 U/L(平均2100 U/L)。術前建立靜脈通道輸液,抗生素預防感染。檢查設備:采用日本OlympusDTV-ST型宮腔鏡系列。②操作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外陰、陰道用0.5%碘伏消毒,靜脈麻醉成功后,固定宮頸,以探針探明宮腔深度及方向,輕緩擴張宮頸至9.5號,以20%甘露醇溶液為膨宮介質,膨宮壓力90~120 mm Hg,流速為260 ml/min,電切功率50瓦,電凝功率40瓦,緩慢將宮腔鏡送入宮腔,使宮腔充分擴展視野明亮后轉動鏡體按順序全面觀察,盡量徹底切除CSP病灶,創(chuàng)面出血明顯處予電凝止血,術中宮頸注射垂體后葉素(1:5)10 ml,術后組織物送病理檢查[2]。
2.1 心理護理 由于多數患者對剖宮產疤痕妊娠的治療、預后缺少足夠的認識,且該病發(fā)展至嚴重期后常導致子宮破裂、大量出血,加之住院治療期間須頻繁抽血檢驗血HCG值,患者往往易產生嚴重的焦慮或恐懼情緒,故圍手術期內應重視心理護理的應用[3]。本組12例患者入院時對CSP疾病知識均缺少正確了解,不同程度伴有緊張、焦慮情緒,針對患者的年齡、性格和文化背景,護理人員對患者分別給予了個性化心理護理,以真誠、誠懇的態(tài)度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向患者耐心解釋疾病發(fā)生進展機制及住院治療方案,使患者對手術、藥物治療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列舉成功治愈病例,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鼓勵患者以積極、平和的心態(tài)配合臨床治療。
2.2 一般護理 常規(guī)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包括體溫、脈搏、血壓等;巡查時注意詢問患者有無心慌、頭昏、冷汗等情況,防止發(fā)生失血性休克;囑患者靜臥休息,勿作用力按壓腹部等可能增加腹壓的動作,以降低異位妊娠破裂的風險;如出現腹痛或陰道流血多等異常情況時及時通知醫(yī)護人員,有腹部壓痛、反跳痛、腹痛加劇伴肛門墜脹等癥狀,叩診聞及移動性濁音時,應進一步確定是否為宮外孕破裂,準備搶救;囑患者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換衛(wèi)生巾和內褲,2次/d用0.5%碘伏消毒擦洗會陰以保持會陰清潔;飲食以清淡、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主,尤其應多食用富含鐵的補血食物如魚肉、動物肝臟等,進食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暢。
2.3 藥物治療的觀察護理 護理人員應嚴格掌握藥物的禁忌證、適宜證,嚴格執(zhí)行“三查七對”原則,向患者耐心講解藥物作用機制及可能發(fā)生的副反應,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用藥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口服米非司酮時需空腹以溫開水吞服;MTX具有腎毒性,局部肌內注射時應以生理鹽水準確配伍,并采用左右臀交換肌內注射,盡可能降低藥物對患者身體的刺激性作用[4];應囑患者每日飲水1000~2000 ml以加快藥物經腎臟代謝,3次/d用0.9%生理鹽水漱口以防止口腔潰瘍的發(fā)生,已發(fā)生者以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用棉簽涂于患處;住院期間定期檢查患者血HCG、肝腎功能及血常規(guī)項目,用藥后3~5 d復查血HCG以判斷藥物療效,HCG值下降不明顯或繼續(xù)升高者酌情重復肌內注射MTX,但血常規(guī)發(fā)現白細胞<3.5×109/L或血小板<50 g/L者宜中斷用藥。本組研究中,口服米非司酮及肌內注射甲氨蝶呤CSP患者中有6例出現惡心、胃納下降、輕微腹瀉等不適,不需特殊處理;12例患者均成功行宮腔鏡手術,術后均無不適癥狀。
2.4 宮腔鏡治療配合與護理 術中于心電圖監(jiān)護下密切監(jiān)測患者呼吸、脈搏、血壓、血氧飽和度情況;建立靜脈雙通道,做好輸血和搶救藥品、設備的準備,隨時做好大出血搶救的準備。9例患者均一次性切除 CSP病灶成功,3例殘留少量病灶,術后重復MTX治療1療程,其中1例再次行宮腔鏡電切術后完全清除瘢痕妊娠病灶。8例患者術中出血量<50 ml,其余4例患者出血量在200~1080 ml。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術后繼續(xù)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血氧、子宮收縮及陰道流血情況,遵醫(yī)囑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及縮宮素加強子宮收縮。
2.5 健康教育 住院期間通過個別聊天、舉辦疤痕妊娠疾病知識講座或發(fā)放疾病知識卡片等形式,幫助患者正確認知到疾病發(fā)生的常見誘因及對癥治療方案,準確掌握住院期間的注意事項;患者出院時發(fā)放醫(yī)患聯系卡,作詳細的出院指導,囑患者禁性生活及盆浴1個月,避孕1年以上,注意觀察出院后月經時陰道流血情況,月經出血量顯著增多者應及時來院復診。
2.6 隨訪 9例患者術后復查血β-HCG進行性下降,其中7例2周后血β-HCG<10 U/L,2例4周后血β-HCG<10 U/L;1例術后血β-HCG下降不明顯,重復肌內注射MTX 1個療程,術后1月復查血β-HCG<10 U/L;2例術后3月復查陰道彩超提示子宮瘢痕處局部包塊完全吸收。11例患者均于術后2月內月經來潮,1例患者于術后4月月經來潮,均無月經明顯改變。
本病是剖宮產的遠期潛在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嚴格掌握剖宮產的適應證與并發(fā)癥,控制人為地選擇剖宮產,是預防和控制剖宮產疤痕妊娠最有效的措施[5]。在本組12例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過程中,我們體會到:根據CSP患者病情,針對性地擬定臨床護理對策,注重患者的心理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發(fā)展,對患者病情加快好轉,預防并減少剖宮產瘢痕妊娠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均具有積極意義。
[1]王渝.剖宮產術后疤痕妊娠的護理.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6,22(1):88.
[2]陳玉清,常亞杰,馮邵婷.宮、腹腔鏡在剖宮產瘢痕妊娠治療中的應用.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2,12(2):112-114.
[3]黃麗萍.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診治進展.中華婦幼臨床醫(yī)學雜志,2010,6(2):139-141.
[4]劉巖松,郭克軍.甲氨蝶呤殺胚后宮腔鏡治療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37例臨床分析.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1,32(6):510.
[5]陳祖云.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的護理體會.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