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麗
胃十二指腸潰瘍是消化系統常見急危重癥,臨床起病急,病情發展迅速,容易引發彌漫性腹膜炎或其他并發癥,嚴重的會因中毒性休克而死亡[1]。本院對68例高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術后加強并發癥觀察及護理,效果顯著,現分析如下。
1.1 臨床資料 68例均為從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到本院消化科就治的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刀割樣劇痛而到本院就治,均符合《實用消化病學》相關診斷標準[2],且均經臨床病理學檢查確診。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齡72~83歲,平均(76.2±6.7)歲;其中十二指腸穿孔15例,胃穿孔64例;合并癥:糖尿病56例,骨質疏松45例,高血壓38例,冠心病34例,哮喘17例,慢性支氣管炎15例,肺氣腫12例。
1.2 治療方法 68例入院后均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及合并癥,進行常規胃腸減壓,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3]。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實施急診手術治療,穿孔單純修補術54例,胃大部切除術14例。圍術期加強并發癥觀察,并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68例患者術后15例發生并發癥,占22.06%,其中急性心功能不全2例,術后出血4例,中毒性休克4例,肺部感染5例;經積極治療及精心護理后后,63例均治愈出院,住院時間7~20 d,平均(13.2±3.8)d;4例死亡,1例自動放棄治療。
3.1 急性心功能不全 本組2例術后出現急性心功能不全,占2.94%。大部分的高齡患者都伴有多種合并癥,常見的合并癥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加之手術對患者機體產生較大的影響,術后極易產生急性心功能不全[4]。
護理人員需密切關系患者CVP、血壓、尿量及脈搏所產生的變化,若出現異常情況,可需判斷是否存在急性心功能不全,及時給予對癥處理。此外,需對患者的輸液速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對液體輸入順序進行科學、合理地安排,降低急性心功能不全的發生率。若患者存在唇周發紺、四肢冰冷、心率過快、呼吸困難等多種癥狀,需立即指導患者半坐臥位,給予吸氧處理,且需持續30 min,同時需協助醫生給予相關處理[5]。
3.2 術后出血 本組4例術后出血,占5.88%。出血是胃大切除術常見的術后并發癥,多出現于術后1周內,也有部分患者延長至2周,其發生率在2% ~5%之間[6],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危及生命安全,應給予高度重視。
護理人員對胃大切除術患者,應做到:對患者胃液性質、顏色及容量等進行密切的觀察,確保胃管處于通暢狀態。胃大部切除術后1 d內胃管中通常存在咖啡色液體或者暗紅色液體,后逐漸黃綠色[7]。若胃大切除術后發現大量鮮紅色的血液,且部分存在血塊,患者有黑便與嘔血癥狀,出血結束后48 h~72 h內重寫出血,則為術后大出血的征兆,應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及時給予對癥處理。臨床研究顯示,患者于平臥狀態時,其胃腸道隱匿出血在總血量中約占16~25%,對患者的脈搏及血壓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病情允許條件下盡可能地選擇半坐臥位,同時需對患者此體位狀態下的脈搏與血壓進行密切的觀察,及時發現早期出血征兆,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8]。
3.3 中毒性休克 本組4例術后出現中毒性休克,占5.88%。高齡患者體質較弱,反應遲鈍,伴有多種癥狀,腹痛表現不明顯,臨床癥狀難以符合實際病情,同時因其免疫功能低下,腹腔內大量細菌繁殖,易出現腹腔感染癥狀,因此極易導致休克,甚至死亡。臨床研究表明,高齡患者由于感染致使細菌與病毒大量繁殖,對機體產生嚴重的影響,同時,加以麻醉及手術作用,高齡患者出現中毒性休克的可能性比較大[9]。
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若患者無尿或者少尿、體溫過高、脈搏加快,則需考慮是否存在中毒性休克,并及時告知主治醫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處理,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3.4 肺部感染 本組5例術后出現肺部感染,占7.35%。對于高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麻醉時間與手術時間均比青中年患者長,同時由于高齡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體質較差,易伴有各種合并癥,術后無法及時、有效的咳嗽排痰,切口疼痛劇烈,因此容易產生肺部感染。高齡患者一旦產生肺部感染,則可產生嚴重的影響,甚至導致患者死亡,因此需高度重視,盡可能減少或者降低術后肺部感染的發生。
護理人員需加強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術后需注意的重要事項,叮囑或者協助患者定時進行翻身,告知患者床上活動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并鼓勵其進行適當的運動;手術結束后24 d,遵醫囑對患者給予胸肺部物理及霧化吸入化痰藥物治療,選擇明了簡單的語言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自主咳嗽排痰的過程;選擇腹帶圍腹,使手術切口得以保護。防止其在咳嗽過程中牽拉腹部切口;若患者病情允許,可協助其離床活動,避免長時間臥床造成的不良影響,減少肺部感染的發生[10]。
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患者一般都有潰瘍史,臨床起病急,一般需要行急診手術治療。老年人年齡、機體及疾病等各方面的原因,手術后極易產生多種并發癥,影響與制約身體的康復。術后護理是老年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疾病治療的重要環節,除了常規護理外,護理人員還應加強高齡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盡可能減少或者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產生,促進疾病治療,縮短住院時間,達到快速康復的目的。
[1]姜棟.手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療效觀察.中國醫學創新,2012,9(16):138-139.
[2]蕭樹東,許國銘.實用消化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48-251.
[3]丁文慶.急性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手術治療臨床研究.中國醫學創新,2012,9(17):95-96.
[4]易新華.基層醫院運用修補術治療消化性潰瘍穿孔60例臨床療效分析.中國醫學創新,2011,8(21):155-156.
[5]李真.老年人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外科治療體會.當代醫學,2010,16(02):85.
[6]王巍.診治原發性十二指腸癌臨床分析.中國醫學創新,2012,9(02):110-111.
[7]羅偉燕,馮偉平,劉慧.老年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現代醫院,2009,9(10):53-55.
[8]楊愛榮,康艷立,于俊云,等.高齡患者胃腸道手術的護理體會.黑龍江醫學,2009,33(05):393.
[9]易多志,馮蕓.一例高齡患者反復肺部感染的護理體會.實用臨床醫學,2009,10(04):121.
[10]何慶玲.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腸內營養支持的觀察與護理.中國醫學創新,2010,7(0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