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國莉
(東北財經大學圖書館,遼寧 大連 116025)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高校圖書館的傳統服務模式越來越不能適應當今信息時代的要求。 在Web2.0 環境下,如何創新傳統服務模式,與時代發展主流同步,是高校圖書館軟硬件基礎建設、管理與服務理念提升的新課題。
Web2.0 是一項IT 技術, 更是一種管理環境和服務理念。 目前來看,它沒有一個技術標準,甚至學術界還沒有給出一個明確、 一致認可的概念內涵界定, 但這絲毫不影響它的廣泛傳播和具體應用。 Web2.0 倡導用戶主導、用戶參與、用戶分享、用戶創造。 以此為理念,Web2.0 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需要的不僅僅是Web2.0 的技術,更重要的是Web2.0 思想指導下的圖書館員團隊和服務意識。如何利用Web2.0 管理環境更好地為讀者提供更便捷、更周到的服務,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
有這樣一種說法: 在圖書館服務所發揮的作用中,圖書館建筑占5%,信息資料占20%,而圖書館員占75%。 可見,圖書館員的水平、素質、能力、狀態等, 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Web2.0 環境下的創新服務,不僅要求圖書館員掌握系統的圖書情報學專業理論知識, 還要掌握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具備信息管理、數據庫生產與服務能力以及高度的主人翁精神。 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變不僅僅意味著“量”的變化,更是“質”的提高。 要求圖書館將讀者的需求放在首位,更多地考慮怎么能更好地、更主動地為讀者服務,在服務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要體現人性化, 圍繞讀者的要求展開各項服務工作。 現代網絡技術的普及和Web2.0 環境,讓這種服務變得可行。
眾所周知,博客在現代網絡環境下應運而生,并已經成為人們進行交流的常用工具。 對于Web2.0 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博客可以為廣大圖書館用戶提供知識管理、知識共享、獨立評論的聯絡平臺。
為及時將書刊信息傳遞給讀者, 圖書館書刊管理人員可以建立“中外書刊博客”工作平臺。 博客內容可以涉及新到書刊目錄、 書刊推薦以及相關評介等。 隨著新的書刊到館,管理人員對博客進行及時更新。 這樣, 管理者在進行工作整理的同時,也為網絡訪問者提供了信息服務。
作為一個交流平臺, 博客可以實現圖書館管理人員與讀者之間的及時溝通。 針對讀者提出的問題,管理人員可以進行在線解答,或是以留言回復的方式為讀者提供咨詢服務。 因此,Web2.0 在圖書館閱覽服務中的運用,使信息流通更加快捷,信息使用更加方便,同時,也給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需要圖書管理人員不斷完善自我,提高業務水平和專業化程度,真正做到與時俱進。
此外,作為獨立評論的平臺,博客還可以引導讀者對書刊進行評介。 參與書刊評介的讀者主要是教師和學生。 高校的教師讀者,覆蓋各個專業領域,工作在教學與科研第一線,有著廣闊的視野和豐富的學術經驗;而學生讀者思維敏捷,創新能力強,熟悉網絡、移動通訊等新興載體。在Web2.0 環境下,通過博客的形式,使圖書管理人員與讀者成為知識傳遞的聯合體,資源共做、共建、共享,使得圖書館閱覽服務更加人性化。
Web2.0 讓圖書管理人員從文獻資料的收藏者、管理者和提供者,轉變為信息產品的生產者、開發者和提供者。 圖書管理人員的角色轉變也隨之發生質的飛躍,不再是單純的管理者,更多地體現為服務者。
目前, 絕大多數高校圖書館均已實現書目查詢的自動化, 大流通格局也逐漸形成。 在此情形下, 圖書館流通部門的管理工作重點也由傳統的借書、還書服務,轉變為圖書網上預約、續借、光盤上傳、新書推薦、專題服務、信息推薦服務等。 這些工作都可以通過圖書館流通部門所建的博客平臺得到更好的實現。 實踐證明,基于博客的交流互動受到廣大師生讀者的熱烈歡迎。 讀者可以利用這個平臺暢所欲言,互相補充,取長補短。 管理者也可通過這種方式了解書目的需求與供給的匹配,為流通、采編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與幫助。
博客平臺具有的交流互動性特征, 使得博客與博客、博客與讀者、讀者與讀者之間可進行充分的多重互動、交流溝通和信息互換,實現彼此促進和進步。 在Web2.0 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參考咨詢服務變得更加便捷和深入, 尤其是博客技術的發展和平臺的搭建, 使這種深層次的信息服務成為一種常態。
在傳統意義下, 圖書館參考咨詢人員主要由少數幾個圖書館工作人員組成專業咨詢團隊,其弊端在于明顯受到參與參考咨詢人員知識面的局限影響。 與之相反,在Web2.0 環境下搭建的參考咨詢服務博客平臺, 可以使更多學科的專家學者成為咨詢員, 使局部的圖書館參考咨詢工作成為一種開放式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專家咨詢。 顯然,這樣的咨詢團隊人員組成具有極強的包容性,有的來自本館專門的參考咨詢人員, 有的來自非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他(她)們可能是某個專業方向的資深學者,還可能是本地區、本國以外的圖書館工作人員。 在這樣的工作模式下,圖書館參考咨詢人員的主要任務是劃分用戶群、類分用戶問題、挖掘和發現新的專家,建立開放的專家庫等。 于是,圖書館參考咨詢人員的工作重點將轉換為將讀者和這些專家聯系在一起,成為有效、深度、專業咨詢的促進者和組織者。
RSS(簡易信息聚合,也叫聚合內容)是一種描述和同步網站內容的格式。使用RSS 訂閱,能更快地獲取信息。網站提供RSS 輸出,有利于讓用戶獲取網站內容的最新更新。 網絡用戶可以在客戶端借助于支持RSS 的聚合工具軟件, 在不打開網站內容頁面的情況下閱讀支持RSS 輸出的網站內容。
在Web2.0 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RSS 的分類技術,為讀者集中提供他(她)們感興趣的內容, 大大減少讀者檢索文獻所花費的時間。 同時,RSS Feeds 功能還可將圖書館的開放時間變更、推新服務項目、數據庫的增加、新書通報定制、預約取書通知、館內新聞發布、館藏書目信息定制、讀者活動等內容進行融合,通過圖書館網絡主動將信息推送到讀者桌面, 讀者通過RSS 閱讀器可隨時獲取相關資訊。 這種服務方式,在國內外眾多高校圖書館已經得到成功實踐和具體應用,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圖書館服務的目標之一, 是要讓每一位讀者找到他(她)所需要的書刊,讓每一本書刊找到適合它的讀者。 然而,現代社會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年代,同時,知識界限越來越模糊,專業化程度越來越強,而人們的視野和精力十分有限,這使得相當一部分讀者自我獲取圖書館信息資源的能力不足。 因此,對讀者進行適當培訓,提升讀者的信息素養,已經成為圖書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傳統培訓模式下, 往往是圖書館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場所,開設圖書情報方面的專題講座。 然而,現代生活觀念下的讀者,往往對時間和地點以及形式和內容等方面的選擇性很強,因而,傳統的培訓方式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Web2.0 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YouTube 這一現代傳播媒體, 為讀者提供聲情并茂的多種格式視頻培訓內容服務, 不僅可以打破時間、地點的限制,同時,視頻的形式和內容更容易讓讀者接受,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與此同時, 還可對讀者詢問頻率較高的問題設立專門的FAQ(即常見問題解答),并制作成獨立視頻,上傳到圖書館網頁專門區域, 方便讀者在遇到問題時自助解決問題。
網絡時代既為高校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同時也提供了新的范式,打開了發展空間。 網絡環境使得讀者用戶可以更積極地參與高校圖書館的建設、管理與服務,發揮主動性、能動性,使圖書資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讀者滿意度和個體效用最大化。借鑒Web2.0 服務理念和應用模式, 將使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創新和服務質量提高再上新臺階, 其關鍵還在于圖書館全體工作人員服務理念的升華。 當然,管理和服務無止境。Web2.0 環境只是圖書館建設、管理與服務發展過程的一個中間階段, 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更高的Web3.0 環境日益與我們的工作、生活走近,相信會進一步改變高校圖書館的未來。
[1] 艾春艷,游越,劉素清.讀者參與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新模式探討[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5):70-72.
[2] 侯麗.Web2.0 的特性及對信息服務的創新性思考[J].圖書館建設,2008(1):67-69.
[3] 柯平,陳雅茜.面向Y 一代的大學圖書館用戶服務[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4):5-10,17.
[4] 相國萍,相國民.Web2.0 環境下圖書館信息服務變化探析[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1(3):105-107.
[5] 吳漢華,王子舟.從“Web3.0”到“圖書館3.0”[J].圖書館建設,2008(4):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