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鶯
(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 100034)
品牌是指產品的牌子,是用以識別某個銷售者或某群銷售者的產品或服務,并使之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區別開來的商業名稱及其標志,通常由文字、標記、符號、圖案和顏色等要素或這些要素的組合構成。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品牌代表著質量。
圖書館講座是圖書館利用自身資源面向廣大讀者提供的一種文化服務。圖書館講座品牌是一種服務品牌,是讀者對講座及講座產品、服務水平、文化價值等的一種評價和認識。圖書館講座品牌的價值內容包括講座本身所富有的知識價值、演講人的藝術風采和個人魅力以及品牌所獨有的社會文化價值。因此,圖書館講座服務品牌構成基本要素包括講座內容、主講人、講座管理及服務。要讓讀者接受圖書館講座品牌,喜歡圖書館的講座服務,進而參與圖書館的講座活動,圖書館必須從講座內容、主講人、講座管理及服務三個方面進行策劃和構思,使之成為圖書館核心服務內容,使講座在讀者中的影響不斷擴大和增強,逐漸形成品牌。
講座內容是圖書館講座服務的核心。做好講座選題工作,是成功舉辦講座的關鍵要素。因公共圖書館的讀者對象十分廣泛,公共圖書館只有提供針對性強的講座內容,才能吸引眾多讀者參與圖書館講座活動。因此,一是應做好讀者調研工作,了解讀者需求,及時推出選題新穎、富有時代感的講座選題。加強與讀者的溝通,公開征集講座選題,認真聽取讀者意見,不斷把握讀者知識需求的脈搏,了解不同群體讀者的心聲。如深圳南山圖書館堅持每年對讀者群體進行調查,根據讀者需求,舉辦符合讀者需求的公益性講座。湖南省郴州市“林邑講壇”不僅在策劃講座選題上緊扣社會文化熱點,而且針對不同讀者,開設差異化的講壇版塊,還將選題決定權交給讀者,通過媒體發布公告,由廣大讀者選定講座選題。二是提供集知識性、信息性、思想性于一體的講座內容。大連市圖書館推出的 “白云講壇——傳統文化系列講座”“市民系列文化講座”“大連歷史文化系列講座”等涉及歷史、文學、藝術、宗教、哲學等,得到了大連廣大讀者的好評。三是講座內容要具有地方特色。圖書館是地方文獻中心,是城市地方文化資源的收藏中心和研究中心,收藏了豐富的地域文化資源。公共圖書館可結合地方文化特色和館藏優勢,開展地域文化講座服務,使讀者能從講座中了解家鄉的文化,從而推進地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寧波市鄞州區圖書館把寧波濃郁的地域文化作為首要選題,該館“明州大講堂”推出的“地形成城,生態成俗——寧波城市形成的地理依據”“話說鄞州”“寧波人的價值取向”“鄞州與慈溪——不同地理環境下的文化發展姿態”等講座內容,突出近年來寧波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使讀者通過該講座了解了悠久的寧波歷史。
主講人是辦好講座的關鍵因素。主講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圖書館講座品牌的形象大使,其知名度、美譽度及影響力對講座品牌的創建有很大的關系。沒有高水平的主講人,再好的選題也難以博得讀者的喝彩。第一,可邀請知名專家作為圖書館講座的主講人。發揮名人效應,提高圖書館講座的影響力。上海圖書館“上圖講座”有了徐匡迪、王蒙、楊瀾、張瑞敏、余秋雨、金庸等名人的參與,遼寧省圖書館“遼海講壇”中留下的易中天、閻崇年等名家的話語,極大地提高了講座的品位。名人主講恰好順應了市場營銷規律和受眾的心理需求,名人講座具有豐富的思想文化內涵及個性化特色,借名人效應提升講座品牌的影響力,是圖書館可采取的有效措施。第二,挖掘本地人才,著力培養本地講座人才。傳播本地文化,需要本地人才的熱情參與。聘請本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且有豐富講課經驗的專家、學者作為圖書館講座的主講人,是中小型公共圖書館一種低成本且持續受益的講座策略。連云港市圖書館舉辦的“蒼梧講壇”邀請本地學者和名人主講,在讀者中已產生廣泛影響。該館舉辦的 “揭開運動健身益壽的奧秘”“九部小說名著與連云港”等講座,吸引了眾多讀者的目光。
讀者即講座的聽眾,是圖書館講座活動的受益對象。沒有讀者的參與,圖書館講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因此,培育忠實的讀者,是構建圖書館講座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一是在舉辦講座前,應通過多種渠道宣傳圖書館講座活動,讓講座信息及時傳遞到讀者腦中。深圳市寶安區圖書館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地宣傳圖書館講座,開設讀者俱樂部以及讀者活動QQ交流群,利用電視、報紙、圖書館網站和館內海報、橫幅、電子屏等發布講座預告,吸引社會公眾參與講座活動。二是培養重點讀者,以保證講座服務的可持續發展。如可針對老年讀者、中小學生開辦系列講座,使老年讀者老有所學、老有所獲,使中小學生獲得更多課外知識,促進中小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如江蘇省鹽城市圖書館舉辦的“好作文”中小學生寫作講座及溧水縣兒童圖書館開展的 “讓閱讀成為學習的幫手”讀書專題講座,讓學生享受讀書的快樂,也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培養老年讀者、中小學生成為圖書館講座的固定讀者,是中小型公共圖書館需要長期進行的一項工作。三是開展系列活動,激發讀者的學習興趣,進而使他們成為圖書館講座的聽眾。如北京市東城區圖書館通過舉辦“到圖書館過書香生日”活動,讓學生、家長感受到圖書館生活的豐富多彩;通過舉辦“詩歌朗誦會”,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力地彰顯了圖書館服務的價值,加深了讀者對圖書館功能的認識。
成功舉辦一次講座活動,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圖書館的公益講座應從細節入手,創新服務理念。第一,應做好策劃工作,形成全年講座的總體安排。每個季度末制定并公布下一個季度講座的時間、地點、內容和主講嘉賓。每場講座都備有方案,從選題的確定、主講嘉賓的邀請、宣傳海報和入場券的印制,到媒體宣傳的運作、觀眾的組織、場地的布置等各個環節都精心策劃,周密安排,堅持把握好每一個細節,由完美的細節構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第二,講座形式應多樣化。公共圖書館要采取固定講壇與流動講壇相結合的方式,按照“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原則,推動講座進社區、進企業、進特殊場所,擴大講座的閱讀群體和社會影響力。如四川省圖書館創辦的“巴蜀講壇”就是流動講壇,使圖書館講座走向基層。講座要突破“一人講眾人聽”的單一局面,增設聽眾與主講人互動交流的機會。如閻崇年先生在揚州市圖書館“揚圖講堂”為揚州市民開講“明亡清興的歷史啟示”專場講座。在講座互動交流過程中,聽眾們爭相向閻先生提問交流,對于聽眾提出的問題,閻先生都誠懇做答。這種互動交流加深了讀者對講座內容的理解。還可根據內容需要實現兩人對講或多人同講,如寧波市圖書館的 “天一講堂”曾邀請青少年教育專家葉小平、蕭云對同一主題——《只有問題家長,沒有問題孩子》,分別從父、母的角度結合各自的經歷向聽眾介紹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怎樣做好引路人,回答了聽眾的種種疑惑,聽眾反響極大。第三,多方合作舉辦講座。借助大型圖書館的優質資源,播放視頻講座,豐富公益講座服務的內容。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可利用全國公共圖書館講座聯盟的資源,開展視頻講座播放服務。與社區、學校、機關單位合作,面向特殊讀者開展講座服務。上海市徐匯區圖書館與上海市作家協會合作就文學知識、名著解讀、影視賞析以及社會熱點分析等方面開展專題講座,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與作家面對面交流學習的場所,不但弘揚了先進文化,而且幫助市民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歷史。第四,做好講座資源的后續開發工作。將講座資源制作成光盤,或放到網站進行播放,以擴大講座服務的覆蓋面。寧波市鄞州區圖書館將經典講座制作成光盤,將講座內容編輯出版,把講座視頻上傳到圖書館網站,使沒有到現場聆聽講座的讀者也能領略到主講人的風采、傾聽到主講人的聲音、獲得新的知識。第五,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講座服務團隊。構建圖書館講座品牌,最終需要館員去執行。因此,中小型公共圖書館要著力打造優秀的講座團隊,夯實講座服務的基礎。圖書館領導要在理念和行動上切實把講座納入圖書館核心業務工作來抓,構建由講座組織者、講座宣傳者、講座服務者組成的講座服務團隊。講座組織者負責講座的策劃與管理,能從讀者需求特點出發,選定講座主題,聘請講座主講人,安排講座地點和時間;講座宣傳者主要任務是組織讀者聆聽講座,負責講座前期各項宣傳工作和媒體的接待工作,能善于協調好圖書館與政府、企業、其他單位等方面的關系,為講座社會化的合作發展鋪平道路,通過多種渠道宣傳講座,重點向讀者介紹講座內容、主講人簡介、講座地點、講座時間;講座服務者一方面要為現場講座提供服務,另一方面還需開發講座資源,建立講座數據庫,通過網絡、電視等傳播平臺,實現講座服務的增值。圖書館要引進相關專業人員和通過參加各種培訓,提高講座服務團隊的服務水平。
講座品牌的構建對圖書館來說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創建講座服務品牌圖書館和講座發展的內在規律,同時要爭取上級部門的重視,保證公益講座專項資金的到位。中小型公共圖書館要在講座服務方面實施品牌戰略,使圖書館講座成為讀者求知的一個重要平臺。
[1]潘擁軍.論圖書館講座品牌的管理——以“羊城學堂”為例[J].圖書館論壇,2009(3):161-163.
[2]趙新萍.圖書館講座品牌塑造與城市文化建設[J].圖書館雜志,2011(4):61-62.
[3]馬霞維,徐惠珍.淺論公共圖書館講座的品牌建設——鄞州區圖書館“明州大講堂”的實踐之路[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2(3):18-20.
[4]高麗艷.公共圖書館講壇運作模式探析[J].圖書館學刊,2011(6):74-76.
[5]劉繼剛.圖書館講座:一種立體閱讀的新方式[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10):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