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并思 (華東師范大學信息學系 上海 200241)
2012年中國圖書館年會被稱為圖書館年會元年。在年會的諸多創新中,展會的創新是最具看點的創新之一。2012年中國圖書館年會的展廳設在東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年會的展廳由以往的主會場附屬場地改為專門的展廳,不僅展覽規模擴大、展廳布局合理、展位設施先進,更為重要的是,展會的重心或者基本價值不再是商家吆喝著賣產品,而是商家、圖書館等參展機構通過展會這一平臺向公眾展示圖書館的新的服務理念與服務形態。在眾多完美實踐這一理念的展區中,東莞圖書館搭建的全國未成年人圖書館服務展區──“閱讀與成長@我的圖書館”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年會數日間,它始終是東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里人氣最旺、最具有活力的展區。
參與這一展區的策劃有些偶然因素。2012年初夏,我去東莞圖書館完成一次講座。晚上,剛打完吊針的李東來館長帶病到賓館看我。聊及將于11月舉辦的年會,東來館長興致勃勃地談起了他的未成年人服務展區的基本構想:東莞圖書館已經在在國際會展中心獲得一塊約500平方米的展位,他們打算將這一展位定位于全國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的公益性展示空間,吸引全國各地的優秀未成年人服務項目參展。通過展區向政府主管部門、新聞媒體、圖書館同行和社會公眾展示我國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的優秀成果,通過展示、交流促進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理論與方法的提升,達到對社會和業內宣傳介紹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的目的。交談中,東來館長邀請我參加這個展區的組建活動。
這個邀請對我太具有吸引力了。在《文化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少年兒童圖書館建設工作的意見》(文社文發(2010)42號)出臺后,通過文件規定的“各級公共圖書館都要開設專門的少年兒童閱覽室”,我國公共圖書館從事未成年人服務的制度障礙已經基本破除。此后,公共圖書館的未成年人讀者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趨勢,服務理念和服務手段不斷創新。公共圖書館和少兒圖書館開展了越來越多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的未成年人閱讀活動,吸引未成年人走進圖書館,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但是,一方面,由于我國公共圖書館基礎薄弱、發展不平衡,很多公共圖書館的未成年人服務沿用傳統的被動服務形式,其未成年人服務的服務理念、服務手段與服務質量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另一方面,近十多年來,國內頂級的專家學者甚少涉及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無論是理論研究、經驗總結還是服務推廣,都與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的發展態勢不相稱。2010年以后,眼見我們多年來致力于倡導的公共圖書館平等免費服務成為大趨勢,大規模的公共圖書館理論的探索和輿論宣傳任務基本結束,我逐步將理論興趣轉向圖書館閱讀推廣和未成年人服務。進入這一新的領域后,我在研究中觀察到,圖書館的未成年人服務有較高的“技術”難度,項目設計與實施對圖書館員的要求遠較傳統服務要高。但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的服務門檻并不高。大多數服務模式或服務產品,只需要通過觀摩和交流,完全可能成功地移植到其他圖書館。例如,圖書館為視障人群服務,如果要大量采購盲文圖書并形成服務能力很難,但組織視障兒童看電影不那么難。如果觀摩了“盲童看電影”的服務,一套簡單的視頻播放設備加上一位用心的兒童圖書館員,就能夠開展此類服務。也就是說,如果2012年中國圖書館年會的展區能夠搭建一個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模式與服務產品的觀摩與交流平臺,就可能大大推進我國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的發展。
對于會議策劃我并不陌生。近年來,我參與了多次學術會議的策劃,包括2008年中國圖書館學會第四屆青年論壇,2009年中國圖書館學會第八屆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全國圖書館服務案例研討會,2012年SILF(上海圖書館國際論壇)館長論壇,等等。這些會議在注重學術內容的同時,也注重會議形式的創新,力求形式的生動性與多樣性,因而得到業界比較一致的好評,參加過中國圖書館學會第四屆青年論壇的王波先生甚至在博客中稱我可以開公司專做會議策劃。但是我也知道展會的策劃與學會會議的策劃有較大差異,這是我未曾接觸過的課題。我曾觀摩過美國圖書館協會2010夏季年會,該年會的展區設計與展會營銷給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我注意到,雖然他們的展出形式令人眼花繚亂,但大多數展覽主體是從事圖書館產品生產或服務的企業,即使有少數圖書館,也主要展出本館的產品與服務。而東莞圖書館的未成年人服務展區的設想是由一個圖書館搭臺,集中展出全國優秀圖書館服務的案例。這是我從未見過的圖書館展覽形式。這一極具創新性的展會構想對我無疑是個不小的挑戰,不過我仍欣然接受東來館長的邀請。
2012年8月中旬,我再次到了東莞,與東莞圖書館少兒服務團隊的骨干們一起策劃這個展覽與展區。這個團隊是一個年輕的團隊,團隊成員有思想,有熱情,有豐富的未成年人服務經驗。我們連續舉行多次頭腦風暴式的會議,不斷交流各自的思想與信息,一次次地否定對方與自己,經過整整兩天激烈地思想碰撞,終于找到了基本共識。在這共識的基礎上,我向館方提交了一份完整的策劃方案。該方案確立了展區共有3種展覽形式:
(1)普通展示 征集、篩選10~20家圖書館參展,以圖片、視頻、實物為主展示我國未成年人服務的先進理念與經驗。鼓勵參展單位現場舉辦小活動(如贈送、有獎問答或觀看。在規定的時間與預先約定的地點)。
(2)現場演示與觀摩 征集、篩選4~8家圖書館,在小舞臺上現場演示未成年人服務的優秀服務活動或案例。演示一般有兒童參與,內容不重復。每場演示活動均1小時,其中包括舞臺演示和專家點評、研討或咨詢等。
(3)服務體驗 布置2~4個小型服務體驗展區,展示內容以先進的服務手段為主,每個展區可容納5~10名兒童(家長)參與體驗,供兒童在游樂中學習。
這3種展覽形式保證了展區動靜結合,即展區中有以展板等形式的完全靜態的普通展示(展示內容一直不變),也有在同一區間展示的相對靜止的服務體驗(參展主體不變,內容有部分變化),還有舞臺形式的完全動態的現場演示(參展主體不停變化,約每小時更換一個項目)。同時對于現場演示,還細分出了面向業內人士的專業觀摩和面向市民的服務演示。
為了滿足上述展示,展區的空間單元劃分為:①小舞臺1個,供現場演示活動;②體驗區域2~4個,每個面積30~80平方米,由參展單位設計布展;③展板、展架若干,供參展單位展出圖片、實物、視頻;④小活動區域若干,供參展單位開展小活動、進行服務營銷或咨詢。上述場地可交錯、重疊、共用。空間整體風格明快、鮮亮、柔和、通透(開放)、不規則、有彈性。
方案還就征集參展項目及其審核、設計布展方案、觀摩邀請、媒體宣傳等活動的時間節點作了要求。展區的主題最后定為“閱讀與成長@我的圖書館”,這個名稱借鑒了美國圖書館協會的一個商標“@your Library”,意即“在我的圖書館中閱讀與成長”,并伴有一定時尚元素。以上策劃后來基本實現,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為了方便與會代表就近參觀未成年人服務項目,當時我們還計劃進行未成年人服務引導宣傳。即制作年會結束后珠三角周邊地區未成年人服務項目的引導展板,引導與會代表離會時路過廣州、深圳等地時,有針對性地觀摩一些優秀的未成年人服務項目。后來因為珠三角地區少兒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的未成年人服務團隊均去參加年會,原有服務無法正常開展,展會中的未成年人服務引導項目只能放棄。
策劃方案完成后,展區籌備工作在兩個方面緊張開展。一方面是場館設計,我們提供了基本需求,由設計公司提交投標方案,館方綜合各方情況選擇方案并由設計公司實施。另一方面是征集優秀的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項目參展,我們要根據參展要求篩選參展圖書館,同時為了保證展覽內容豐富、有特色,還主動地選擇、動員一些圖書館帶來他們的服務案例。
參與展會設計之初,我以為自己是年會的局外人,有足夠的精力參與展會籌備。正當我一心一意投入這個展會之時,年會的籌備工作發生了一些變化。9月初,中國圖書館學會秘書處召開小型會議策劃年會的學術方案。新的方案大大擴充了論壇和分會場的規模,年會的學術活動提速了。李國新將年會學術委員會論壇的組織任務交給了我,劉茲恒讓我在理論委員會會場發言,還有其他活動需要參加。這些大大分散了我的精力,盡管我仍通過郵件與東莞圖書館的會務籌備團隊保持聯系、討論會務,但實際上我已沒有精力更多參與這個展區設計的各種活動了。展會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都與我后來不能全身心投入有直接關系。
我是年會開幕前一天晚上到達東莞的。11月22日上午,2012年中國圖書館年會開幕式在東莞玉蘭大劇院召開。我沒有去開幕式現場,在馮玲副館長的陪同下,早早來到國際會展中心,第一次看到了2012年中國圖書館年會未成年人服務展區,這是一間色調明快、形態活潑的長方形小屋,大小約400平方米。外墻的展板上是優秀案例的文字介紹,液晶屏上滾動播放優秀案例的介紹視頻。小舞臺在最靠近展廳入口的方向,舞臺兩側都是通道,便于觀眾進出。6個服務體驗區錯落有致地分散在展區的四周。年會的幾天時間里,我一旦有時間便呆在這個展區,觀摩各種演示與體驗活動,欣賞和學習各種未成年人服務案例,聽取專家們對活動的點評,也聽取參觀者們的意見。由于各種時間、精力、經驗等條件的限制,這個展區的展示活動肯定有不完美之處。盡管如此,幾乎所有參觀者都對它贊不絕口。在陜西省圖書館的體驗區,孩子們第一次接觸了文物考古挖掘,滿手是泥但興致勃勃。廣州圖書館的體驗區則是另一個世界,孩子們用現代技術將自己的作品變成屏幕中電子書架上的一本本新書。貴州省圖書館的館員們在服務時與孩子們一樣,在自己臉上繪出一個精靈圖案,你只要看到她們對待自己臉上那個圖案的用心,就完全理解了她們服務的用心。
11月24日是周末,年會已經結束了,展覽還在繼續。下午2點開始小舞臺的最后一個演示項目,一位外國大男孩帶著一群孩子們又唱又跳,熱鬧的情形幾乎將整個展廳的觀眾都吸引到了這個展區,將小舞臺圍得水泄不通。下午3點演示活動結束,參與演出的孩子們和觀眾們漸漸散去。迫不及待的展廳工作人員開始動手拆卸展板、展架,我們有些發呆地站在旁邊看著,看著這間傾注了我們多少心血與熱情的黃綠色小屋即將消失,我身邊一位東莞圖書館同仁喃喃地說,不要啊,能不能讓我們將它搬回去,我們可以重新搭建在圖書館……
我突然一陣心酸,不忍再看,匆匆離開了那間正在消失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