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歡 傅榮賢 (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農村圖書館是農村科學、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主要陣地,也是農民終身學習的基礎設施,其在普及農業知識、發展農村經濟、豐富農村文化、提高農民素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直以來,我國農村圖書館主要由政府提供和監管,但政府畢竟不是萬能的,在供給過程中難以避免失靈。政府失靈是指作為公共事務的主要承擔者,政府只能按平等的原則提供一般的公共物品和服務,卻不能滿足公眾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1]。政府官員作為“經濟人”,在可能的情況下他們更愿意供給能體現政績的公共物品,而農村圖書館卻很難產生效益,因而受到領導的忽視。在財政能力有限的情況下,農村圖書館的投入往往少的可憐。這些導致了我國農村圖書館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如圖書館總供給量嚴重不足、館舍面積和藏書量落后于需求、網絡技術落后、人員素質低、服務機制僵化、效率低下等。這些問題僅靠政府的力量很難解決,而第三部門的存在為改善農村圖書館現狀提供了可能。
第三部門,也稱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是指以個人和商業部門捐贈為基礎、不以營利為目的,主要從事部分公共物品供給、獨立于政府和商業部門之外運行的一類私人的或公共的組織[2]。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lson)給出了公共物品的經典定義:“純粹的公共物品指的是這樣的物品或勞務:每個人消費這種物品或勞務不會導致別人對該種物品或勞務消費的減少。”[3]根據薩繆爾森的定義,公共物品具有這樣兩個屬性: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而公共圖書館就具有公共物品的上述兩大屬性。公共圖書館不可以阻止任何人享受圖書館資源和服務,因此其具有非排他性;一個人使用圖書館不會影響其他人的使用,因而公共圖書館具有非競爭性。因此,具有公共物品屬性的農村圖書館是可以由第三部門來供給的。
另外,市場和政府的失靈也為第三部門供給農村圖書館提供了可能性。眾所周知,第三部門與政府、市場共同構成現代社會的三大支柱,其作用是“可以向社會提供眾多服務,承擔一些政府部門不該做或做不好,企業做卻未必有效的社會事務”[4]。一方面,市場主體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最終目標的,而圖書館是公益的、無利可圖的,因而市場不會提供這樣的公共物品。另一方面,公眾對圖書館服務的需求是存在差異的,但政府在提供圖書館服務時往往會傾向于滿足大多數處于中間狀態的群體的選擇偏好,尤其會忽略農民這個特殊群體的需求,從而造成農村圖書館數量和質量的欠缺。然而,第三部門數量眾多、范圍廣泛、覆蓋面廣、滲透性強,能夠在政府不愿或無法顧及的地方提供公共圖書館服務。
第三部門具有非營利性、中立性、自主性、使命感、多樣性、專業性、靈活性、開創性、參與性和低成本等特征。這些基本特征形成了它在供給農村圖書館中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第三部門的公益取向使它和公眾的聯系更緊密,更能夠與民眾建立信任和聯系。大多第三部門以社會弱勢群體或邊緣性社會群體為服務對象,這決定了其具有長期深入基層、充分了解社會底層信息的優勢,可以更準確地知道農村圖書館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從而提供最恰當的服務和支援。其次,專業優勢。第三部門多是針對特定問題、為照顧某一特定群體而發起的,其成員大都具備一定的技術專長和社會管理知識,能處理專業性較強的問題,可以更好地幫助農民處理圖書館建設和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再次,社會溝通的優勢。第三部門具有中立性和中介性質,既能深入到社會基層的群眾中間,又能同政府保持較密切的關系。它還可以作為一條重要的紐帶,在其所服務的社會基層群眾同企業、學術界、新聞媒介及社會公眾之間發揮著溝通作用,使農村圖書館獲得更多的關注和幫助。最后,高效率的優勢。第三部門在組織體制和運行方式上官僚化程度低,具有很大的彈性和適應性,可以根據快速變動的需求實施有效供給。而且第三部門主要服務于特定人群,全體組織成員自愿工作的光榮感和自豪感能夠引發較高的工作效率,這樣的工作效率往往高于政府部門。
援建圖書館是由第三部門直接提供一定的財力和物力建設圖書館。它可以是由第三部門獨立建設圖書館并對其監管,但這種方式并不多見,因為在我國無論是對于第三部門還是圖書館,管理都較嚴格。較為成功的案例有愛心傳遞慈善基金會在國內推廣的愛心傳遞項目“蒲公英鄉村圖書館 ”,其一般都建在貧困鄉村小學,建成后委托給志愿者定期前往從事管理、支教活動,平時則由當地小學教師進行日常管理[5]。
還有一種方式是與政府合作聯合建設圖書館。這種方式建設的圖書館較多一些,因為援建農村圖書館是需要多方力量的活動,特別是需要政府的支持。例如,2006年7月,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教育部基礎司作為主辦單位與CCTV7的《生活567》欄目共同主辦了“圖書傳遞工程”,在湖南湘西州、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河西走廊等地共援建了165個愛心圖書室[6];2007年,以閩湘學子為主組成的志愿者團隊與政府、村民、企業等合作捐建了“屈原鄉村圖書館”,它是目前國內藏書最多且完全由志愿者捐建的鄉村圖書館[7]。
除了我國的一些團體機構,很多海外機構也參與到了農村圖書館的建設中。例如,著名的健華圖書館是健華社在中國較貧困農村與當地政府共同捐資建立的鄉鎮公共圖書館,18年來健華圖書館聯盟已在中國大陸地區19個省市自治區(主要是西部省區的老少邊窮地區)與當地政府共建健華圖書館92所,服務人口達到200多萬[8]。
為圖書館捐贈錢物是一種以錢物援助現有圖書館的方式,可以給圖書館捐贈圖書、雜志、電子資源、圖書館設備或者資金,這也是目前第三部門援建圖書館最流行的模式。
因為農村已建成的圖書館較少,因此第三部門多是與當地學校合作資助中小學圖書館建設,并對農民開放,使其延伸到農村圖書館服務。最典型的案例是美國的青樹教育基金于2002年成立的“中國青樹鄉村圖書館服務中心”,其首先資助的是貧困地區的學校圖書館,在建立或加強現有鄉村中學圖書館為學校師生的服務的基礎上擴展其功能,向附近村民提供免費的圖書館服務[9]。
得益于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有愛心的人依托公益網站發起捐書助教和建立圖書室活動,這被稱為“賽博”模式。例如,“微笑圖書室”以收集城市中的閑置圖書幫助貧困山區學校設立圖書室為目標,并通過良好的圖書室管理保證所募圖書的有效利用,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微笑圖書室”這一網絡平臺已幫助8所小學籌集了5 000多冊圖書[10]。
還有很多第三部門為農村圖書館捐贈錢物的典型案例。例如,2008年4月,海南慈善總會、海南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在??谌舜髸们芭e行全省農村社區圖書捐贈儀式,向400個農村社區捐贈12萬冊圖書和向800個農村社區捐贈800個圖書柜[11];2009年4月,美國華人圖書館員協會捐款20 400美元用于四川災區圖書館重建[12]。
第三部門援建圖書館也需要大量志愿者的參與,主要由其進行圖書館日常管理、圖書募集分揀等工作。2005 年啟動的“百草園公益圖書館”都由百草園統一管理、統一配置圖書和設備、聘請或者派遣志愿者到當地進行管理、規定開館時間和借閱制度等[13];2010年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有614人次的志愿者付出了26 879 小時的志愿者公益服務,其中的一項重要義務勞動是為其援建的“夢想書屋”項目進行圖書分揀[14]。
現行的國家法律、政策對第三部門援建農村圖書館建設活動支持力度不夠,甚至還有諸多限制。首先,我國對民間組織實行的是雙重管理體制,民間組織一方面要受到其業務行政管理部門的指導,另一方面也要受到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加之政府對第三部門的注冊資金要求也很嚴格,使得很多社會組織成為未注冊的“草根組織”。未經注冊的第三部門,由于缺乏保護,活動的范圍和方式都受到很大限制。
其次,我國稅收政策落后于慈善事業。在給圖書館捐贈的單位中,只有通過省級及以上政府批準成立的公益性團體或縣級以上國家機關才可享受減免稅待遇[15]。但現實是援建農村圖書館的第三部門多數未經注冊,個人和企業如果通過它們給圖書館捐贈并不能享受稅收減免待遇。而且國家制定的捐贈免稅制度通常是針對捐款資金的,第三部門向圖書館捐贈的圖書、設備等實物很難獲得減免稅憑證。
最后,第三部門的監督機制不完善。尤其是在財務管理方面,第三部門在供給農村圖書館過程中有關公共基金的使用情況非常不透明,普通公民和捐贈者本人都無法對基金的使用情況進行有效監督,削弱了對第三部門的信任和捐贈農村圖書館的積極性。
在我國,供給農村圖書館的第三部門大多規模較小,他們的經費絕大部分來源于民間社會,主要依靠社會捐獻,資金來源容易受經濟波動和人們慈善意識的影響,因此大都資金匱乏、物力有限。其開展公益活動所需要的經費開支同其資金能力之間往往存在很大的缺口,無法大規模地進行農村圖書館的建設,即使捐建了一些圖書館,也只是一時或一部分,難以做到長期地捐贈和投入。
第三部門供給農村圖書館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志愿者。但我國的第三部門的志愿者相當缺乏,很難滿足基本需求。據清華大學非政府組織研究所調查表明,有多達34.4%的第三部門表示沒有志愿者,17.5%的第三部門志愿者只在1~4人之間,70%以上的第三部門專職人員在1~10人之間,而志愿者人數不足40的第三部門所占比例達到80%以上[15]。志愿者不足直接影響第三部門供給農村圖書館的質量和效率。
我國現有的政策對第三部門的發展限制得過多,控制得過嚴。為了使第三部門更快地發展,更好地服務于農村圖書館,政府應該改變其雙重管理體制,降低門檻,實行民間組織登記制度;放寬稅收優惠政策;建立嚴格、透明的財務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向相關主管部門、新聞媒體、公眾、捐贈者公布真實、準確的財務信息。
資金不足是制約第三部門供給農村圖書館的“瓶頸”。要提高第三部門供給農村圖書館的能力,就要拓寬資金來源渠道,獲得充足的經費。第三部門是公益性組織,它的資金離不開社會上有愛心的企業和個人的捐獻。因此,要讓更多人了解農村圖書館的現狀及其重要性,以獲得他們的支持。第三部門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可以在福利事業費中劃出專門用于資助非營利機構的資金,也可以加大對第三部門的優惠力度,以增加其經費。
如何吸引更多人,特別是專業人才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是第三部門供給農村圖書館過程中遇到的重要問題。這就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第三部門的價值和意義,從而使其愿意加入到志愿者的隊伍中。第三部門可以多走進大學,因為這里有農村圖書館需要的專業人才,并且大學生有更高的熱情進行志愿活動。另外,第三部門還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勵方式,滿足志愿者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1]曹新新. 我國非政府組織供給公共物品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09:13.
[2]駱劍華. 第三部門供給公共物品的研究:一種新的供給模式[J].華商,2007(15):9.
[3]Samuelson P A.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 Iture[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4):387- 389.
[4]奧斯本,蓋布勒.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M].上海編譯組,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22.
[5]已建蒲公英鄉村圖書館一覽[EB/OL].[2012-07-07]. http://www.passlove.org/project/libraries//libraries.html.
[6]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項目[EB/OL].[2012-07-07].http//www.cedf.org.cn/cedf/gywm/200608/20060829/572525.html.
[7]劉優良.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公眾參與:以“屈原鄉村圖書館”捐建活動為例[J].云夢學刊,2008(2): 83-86.
[8]健華圖書館簡介[EB/OL].[2012-08-15].http://lib.nit.net.Cn/jianhua/dlib/admin/show.php?dno=7.
[9]青樹教育基金會簡介[EB/OL].[2012-08-21]. http: //www. tz1ms.cn/show. aspx? id=548&cid=47.
[10]微笑圖書室項目[EB/OL]. [2012-08-15]. http: //www. hi-pda. com /forum /archiver/? tid-197705. html.
[11]海南省舉行農村社區圖書捐贈儀式[EB/OL]. [2012-07-07].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dfxx/200804/20080400013493.html.
[12]黃 濤. 基于公共經濟學理論下的公共圖書館[D].西安: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2010:34.
[13]王素芳.農村圖書館建設中非政府組織活動的調查與研究[J].圖書館雜志,2006(10):33-39.
[14]2010年基金會特刊[EB/OL].[2012-08-15]. http//www.adream.org/zxdt/jjhdt/2011/0222/1442221377.html.
[15]邱奉捷,王子舟.NGO援建民間圖書館發展報告(2011年)[J].圖書與情報,2011(6):3-9.
[16]鄧國勝.非營利組織評估[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