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菊 (甘肅省睢寧縣工人醫院,甘肅 睢寧 221200)
壓瘡是當今醫學領域的一個難題,是基礎護理的重中之重。臨床護士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預防和早期發現壓瘡并進行有效處理。根據美國的相關資料統計,71%的壓瘡發生在70歲以上的老年人[1]。壓瘡多見于昏迷、尿失禁、營養缺失、長期臥床等不能自主翻身的重病患者,好發部分為經常受壓的骨隆突出處。長期平臥位或側臥位狀態時最易在骶骨處、外踝處、足跟處、肘關節處發生壓瘡。壓瘡一旦發生,不但加重患者的病情和護理人員的工作量,而且易引發因護理不當導致的醫療糾紛。因此,壓瘡的預防遠比治療更重要。壓瘡的發生率也是護理質量的主要評價指標之一[2]。現就壓瘡預防與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4月~2011年11月我科收治老年壓瘡患者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齡71歲~92歲,平均81.5歲;院外帶入25例,住院期間發生8例;按壓瘡分期:Ⅰ期壓瘡7例,Ⅱ期壓瘡20例,Ⅲ期壓瘡5例,Ⅳ期壓瘡1例;骶尾部23處,髖部3處,外踝5處,足跟2處。
1.2 方法:通過在患者入院時、入院后定期或隨時進行評估,經評估為高?;颊邔嵭兄攸c預防。對已經發生壓瘡及時給予有效治療和精心護理取得很好效果。
2.1 壓瘡的評估:在壓瘡護理中預見性是首位。早期干預是預防壓瘡發生、發展的關鍵[3-4]。依據Braden評分表對患者的感覺、活動情況、行動能力、營養、潮濕、摩擦力和剪切力進行綜合評分,輕度危險(15~18)分,中度危險(13~14)分,高度危險(10~12)分,極高度危險9分以下。對癱瘓、意識不清、大小便失禁、營養不良、癡呆、病情危重者入院當天內完成初次評估,病情嚴重者每天評估,病情穩定者當評估值達危險臨界時,48~72 h評估1次,直至評估值至正常范圍。
2.2 健康宣教:壓瘡的發生、發展與患者及家屬掌握的醫療、護理知識的多少及家屬的重視程度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指導家屬、照顧者學習疾病知識及如何預防復發的常識。講解定期翻身減壓的重要性;盡可能避免使用約束帶、鎮靜劑,協助患者做全關節活動促進早期離床活動,提高患者對預防治療的依從性。
2.3 嚴格交班,落實壓瘡三級監控管理:每班細致地交接局部皮膚情況及護理措施的執行情況,并且做到床頭交班及書面交班,責任明確。同時建立翻身卡(若患者或家屬拒絕配合翻身或按摩,護士應做好相應記錄);對于難免壓瘡和院外帶入壓瘡,入院時由家屬簽字確認,減少了護患之間因護理不當引起的醫療糾紛[5]。制訂壓瘡護理措施并上報護理部。由科護士長及護士長對壓瘡預防、護理措施及時進行評估、記錄、督導,并將督查結果等資料及時上報護理部。在壓瘡管理中實施獎懲機制,有利于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感和競爭心理,可以增強科室內部護理人員的團體意識和團體凝聚力[6]。
2.4 加強基礎護理:壓瘡的預防要做到勤觀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換、勤交代。
2.4.1 保持床單元清潔,加強翻身:對于高?;颊叽蹭佉彳洕崈?、床墊上加氣墊床,保持平緊舒適。落實局部減壓措施,如每2 h翻身、抬臀1次等,翻身時避免粗暴地拖、拽、拉等動作;翻身時、扶抱或轉移患者時,動作要輕巧。保持正確的姿勢,用軟枕、海綿等物品駕空骨突部位,盡量避免骨凸出的部位受壓。選擇適合的座椅,如果患者上肢強壯,可鼓勵他們每坐30 min便用雙手支撐起身體10 s,以減少坐骨產生壓瘡的機會。與傳統的90°翻身法相比,將患者側傾30°并用枕頭支撐的體位,使患者始終避開自身骨突起部位,較好地分散了壓力。患者平臥位時床頭抬高不應超過30°。
2.4.2 皮膚護理:體溫的變化也是發生壓瘡的重要原因[5]。體溫高時,受壓部位周圍溫度增加,過度出汗及皮膚在床單上受浸漬和摩擦的幾率增大;體溫低時,機體外周循環差,受壓部位血液供應減少,也易使壓瘡形成。保持患者皮膚清潔衛生;使用一次性中單要避免直接接觸患者皮膚,中單上層鋪棉布起到吸汗漬,使局部皮膚保持干燥。替尿失禁患者勤換尿片,以減低皮膚受感染的機會。對高?;颊呙堪嘟唤邮軌浩つw。當發現皮膚有異常時應立即采取減輕措施,防止病情發展。
2.5 創面護理
2.5.1 Ⅰ期壓瘡的護理受壓局部皮膚應用0.5%碘伏涂擦,2次/d;翻身1次/2 h,避免獨自搬動危重患者。避免按摩局部皮膚。壓瘡的治療不再使用氣墊作為減輕組織負荷的措施。氣圈墊的局部受壓會使血循環受阻,進而造成細胞的缺血。
2.5.2 小水泡應用無菌滑石粉涂抹外用敷料包扎。大水泡在無菌操作下抽液后給予無菌紗布包扎。皮膚破潰未感染創面:應用0.5%碘伏涂擦,保持創面清潔,外涂紅霉素軟膏后無菌敷料包扎,1次/d。淺度潰瘍,暴露局部,用37°的溫生理鹽水沖洗創面,使用燒傷濕潤膏外涂,1次/4~6 h;或局部持續吹氧治療,用吸氧面罩距皮膚約 0.5 cm,持續吹氧 4~8 L/min,20~30 min/次,2次/d,10~14d為1個療程,此方法取材容易,簡單易行,效果較好。
2.5.3 加強換藥,局部用藥:每次換藥護理人員要對傷口進行評估。每日清創換藥,換藥應嚴格無菌操作。使用生肌散外涂后包扎,有利于潰瘍愈合;避免使用烤燈,因為使用烤燈不僅會造成傷口的干燥,而且依據皮膚溫度每增加一度會導致組織細胞的代謝及需氧量10%的理論,使用烤燈可以造成細胞缺血或使細胞的缺血情況更加惡化,甚至壞死;有糖尿病患者創面用普通胰島素16 U加生理鹽水配成2%胰島素液緊貼于創面組織,同時控制好血糖在正常范圍;用3%過氧化氫清洗創面,再用生理鹽水棉球輕輕擦洗凈,另調用維生素C粉劑直接撒在創面上,然后用頻普治療儀照射創面30 min,用無菌注射器抽吸藥液射在創面上,再撒上Vit C粉劑,涂藥照射7~12 d痂皮形成。12~21 d痂皮脫落,治療褥瘡效果很好。
2.6 增進營養:營養不良導致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也是直接影響壓瘡愈合的因素,給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不能進食者給鼻飼及靜脈營養等。
2.7 心理護理:給患者講解如何減少剪切力和發生壓瘡各種危險因素,對預防或減少壓瘡發生很關鍵。做好細致的心理護理,讓患者感受到親情,積極配合治療護理。
壓瘡形成諸多因素應為預防為主,也是護理工作中的難度,積極評估患者情況是預防壓瘡關鍵的第一步,對31例已經發生壓瘡采用精心護理、積極、科學治療手段,改善全身營養,促進創面愈合,降低臨床壓瘡發生率,1例好轉出院,1例自動放棄治療。病程為10 d~2個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1] 李曉蓉.循證護理在骨科患者壓瘡預防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7):14.
[2] 鄭曉靜.壓瘡預防的管理[J].護理管理雜,2004,4 (6):4041.
[3] 畢紅月,王欣然,韓斌如.ICU壓瘡高危病人的預防[J].護理研究,2010,24(4C):1086.
[4] 董曉江,呂巧蕓.壓瘡防治新進展[J].護理研究,2010,24(5B):1516.
[5] 廖冰野,韋南茉.預防術中壓瘡形成的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5):72.
[6] 張用娥,李 艷,唐光英.壓瘡分類管理效果評價[J].護理學雜志,2006,21(21):18.
[7] 侯黎莉,姚麗文,汪宏慧.壓瘡管理中獎懲機制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6,21(22):22.
[8] 王 媛,楊 靜褥瘡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1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