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喻 丹 姚 遠
(責任編輯/彭美玉)
張偉力:食品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關系到每個人的身體健康,也關系到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廣受社會關注。
近年來,貴州食品生產質量總體狀況穩中向好,未發生區域性、行業性、系統性食品生產安全事故。根據質監部門的抽查,生產加工環節食品抽檢合格率逐年穩步上升:由2009年的88.7%上升到2012年的94.1%,上升5.4個百分點。
張偉力:這個數據,是通過對52類食品、2102家生產企業、4554家小作坊、11627批次的抽檢得出的。從抽檢的情況來看,2012年,全省食品生產規模企業、重點行業及日常消費量大的食品質量總體良好。
其中,大型食品生產企業抽檢合格率均為100%,中型企業抽檢平均合格率為96.8%,高出全省平均合格率2.7個百分點。
重點行業抽檢平均合格率為96.3%,高出全省平均合格率2.2個百分點。其中,白酒合格率97.8%、辣椒制品為98.9%、茶葉為96.3%、食用植物油為92.0%、肉制品為91.7%。
日常消費量較大的食品,抽檢平均合格率為98.3%,高出全省平均合格率4.2個百分點。其中,大米合格率100%、面條為99.1%、食醋為98.8%、乳制品為98.7%、米粉為98.1%、醬油為93.2%。
張偉力:針對抽檢結果,全省質監系統采取“嚴格處理、公開信息、追蹤監測、專項治理”四項舉措,整改食品質量問題、排查安全隱患、保障食品安全。
嚴格處理。對于監督抽查不合格食品生產單位,100%依法嚴格處理,通過整改、停產、曝光、行政處罰等監管手段,促進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公開信息。通過省局網站、報刊、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將監督抽查結果向社會公告。同時,主動與其他監管部門建立了質量安全信用信息互通與共享機制,增強了監管合力。

追蹤監測。對抽查不合格企業整改情況進行檢查和所生產的產品追蹤抽樣監測,增加抽檢產品品種和項目,實行加嚴檢驗。
專項治理。對于抽樣發現的可能引發行業性的質量問題,開展集中專項治理活動。
通過這四項措施,監管抽檢中發現的食品質量問題得到有效整改,食品總體質量狀況較以往得到較大提升。

張偉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生產,對加強食品安全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在人員、經費等方面給予了重點保障。貴州質監部門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和國家質監總局的部署,把食品質量安全監管作為重點工作,從積極主動監管、增強技術保障能力、強化企業自律三個方面加強監管。
第一是積極主動監管。就是堅持關口前移,一方面嚴格市場準入,對達不到生產條件的,堅決不予生產許可。另一方面,突出風險排查和防范,主動開展風險監測、分析、預警和處置,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加強日常巡查、檢查,強化過程監督,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原材料進廠查驗和產品出廠檢驗制度。建立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信用等級檔案,實行分類監管,提高了監管效率。擴大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覆蓋面,較之2009年,2012年產品抽檢批次增加494%,產品覆蓋面增加86%。
第二是增強技術保障。近兩年來,共投入資金1.2億元用于食品檢測能力建設,比“十一五”期間增長287%,食品檢驗檢測環境設施和儀器設備配置得到進一步改善,食品檢驗檢測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培養和引進博士3人,碩士研究生28人,食品檢驗人才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增強。完善食品安全動態監管、12365舉報投訴咨詢兩大信息化監管系統,食品安全監管快速反應和處置得到進一步提高。
第三是強化企業自律。通過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企業負責人進行約談,制定和宣傳《貴州省食品生產從業人員道德行為規范》,開展創建食品安全生產示范企業和科普知識教育基地,以及“質監邀您看企業、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動等措施,促進企業重視和加強自律,推動全社會參與食品安全管理,為共同構筑食品安全防線營造了良好氛圍。
張偉力:發展特色食品產業,保障食品質量安全是基礎。質監部門將在全力保障質量安全的基礎上,發揮職能優勢,助推特色食品產業加快發展。
——提前介入,主動服務,促進食品企業規范生產。通過指導企業科學規劃、設計、建設生產措施,建立質量管理內控體系,免費培訓質量管理和檢測人員,提供標準咨詢等措施,為企業規范生產、提高質量管理水平進行貼身服務。開展服務100家重點企業活動,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和項目建設過程中生產許可證辦理、生產條件建設、質量管理等具體困難和問題,服務企業加快發展。
——下放審批權限,簡化審批程序。通過取消、下放、合并,清理行政許可審批68項,保留22項,行政許可事項減少68%;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9項,保留4項,減少56%;通過簡化程序,提高辦事效率,辦理時限縮短31%。同時,在9個市(州)質監局設立審核中心,開通網上申報窗口,為企業提供便捷通道,為特色食品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搭建食品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顿F州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食品質量安全檢(監)測能力建設專項規劃》已經出臺,全省質監系統省、地、縣三級共設有食品檢測實驗室23個,正在貴陽建設國家酒類及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仁懷分中心,在遵義建設國家茶及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并將在特色食品加工聚集地建設食品省檢中心,進一步提高我省食品檢驗檢測技術支撐能力,為我省食品工業發展搭建檢驗檢測、科學研究、實驗驗證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以標準化助推特色食品產業發展。目前已制定發布了《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貴州茶葉系列地方標準》等55項地方標準,《貴州辣椒標準體系》等正在組織制定。貴州標準化服務信息網已經建成,收錄國內外食品及相關產品技術標準和法規14萬件,向企業和公眾提供標準信息檢索、查詢服務。
——充分發揮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作用。目前,茅臺酒、都勻毛尖茶、鎮寧波波糖、織金竹蓀、龍里刺梨、丹寨硒鋅米等18個特色食品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省質監系統將加大工作力度,助推更多的地方特色食品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張偉力:鄧小平同志曾說過:“質量問題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素質。”食品質量安全,既通民之命脈,又系國之危重。質監部門將繼續與相關部門攜手共治,確保食品生產安全,共同助力貴州特色食品產業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