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毅,高 霞,黃光榮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湖北 十堰 442000)
卵巢上皮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是婦科常見腫瘤,約占卵巢腫瘤的60%左右,惡性程度較高,5年生存率僅為20%[1]。腫瘤細胞減滅術是EOC的主要治療手段,其目的是將原發瘤及轉移瘤盡可能切除,然而單純行手術治療復發率仍達60%左右[2]。因此腫瘤細胞減滅術后應輔之以化療,以此延長患者生存期。本院對34例EOC患者于腫瘤細胞減滅術后采用奈達鉑聯合紫杉醇化療,療效顯著,現總結如下。
1.1 病例資料:68例均為從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間本院婦科收治的卵巢上皮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卵巢腫瘤診斷標準及組織學分類標準[3],B超、CT及MRI檢查提示卵巢有占位性病變,血清CA125≥600U/mL。A組34例,年齡32-68歲,平均(44.3±8.9)歲;組織學類型:未分化癌4例,子宮內膜樣癌5例,黏液性癌9例,漿液性癌16例;病理學分級:Ⅰ級5例,Ⅱ級7例,Ⅲ級12例,Ⅳ級10例。B 組34例,年齡34-72歲,平均(46.5±8.2)歲;組織學類型:未分化癌5例,子宮內膜樣癌6例,黏液性癌8例,漿液性癌15例;病理學分級:Ⅰ級4例,Ⅱ級6例,Ⅲ級13例,Ⅳ級11例。兩組患者年齡、腫瘤類型、腫瘤分級等臨床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規范的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兩組患者術后第1天將155mg/m2紫杉醇(生產商:海南中化聯合制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7065)加入250mL生理鹽水中進行靜脈滴注,持續滴注3h;24h后A組給予100mg/m2的順鉑(生產商: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362)進行腹腔灌注,進行常規水化利尿療法;B組給予80mg/m2的奈達鉑(生產商:大連金泉寶山生物工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81)進行腹腔灌注。兩組化療前均口服苯海拉明片及地塞米松防止過敏,口服5-HT3受體拮抗劑止吐,靜脈滴注胃黏膜保護劑。28d為1個周期,兩組均持續化療2-3個周期。
1.3 指標觀察:化療1個周期、3個周期后通過CT、MRI、血清CA125對臨床療效進行判定;記錄并統計患者2年生存率,詳細記錄患者開始治療到腫瘤復發時間、死亡的時間。在化療期間每3d檢查1次患者血象,每7d均抽血化驗1次心、肝、腎及其他重要臟器功能,記錄毒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療效評價標準:根據WHO實體瘤治療效果評定標準評價近期療效。①完全緩解:腫瘤完全消失,持續6個月以上未復發;②部分緩解:腫瘤大小縮小1/2以上,持續6個月以上未變大;③穩定:腫瘤大小縮小未達1/2,無新病灶形成;④進展:腫瘤大小增大1/4以上,或者有新病灶形成。根據WHO抗癌藥物毒副反應分類標準評定毒副反應程度。①0級:無毒副反應發生;②Ⅰ級:發生輕度毒副反應;③Ⅱ級:發生中度毒副反應;④Ⅲ級:發生重度毒副反應;⑤Ⅳ級:發生極重毒副反應。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軟件包對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學處理;治療結束后死亡時間、生存時間、腫瘤復發時間采用Kaplan-Meier法計算,用(±s)表示,采用t檢驗;總緩解率采用X2檢驗;3年生存率采用Long-rank檢驗;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兩組患者腫瘤細胞減滅術療效滿意,即兩組術后殘余腫瘤大小<2cm;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27-56個月的隨訪,平均隨訪(39.4±4.2)個月。術后化療1個周期后兩組總緩解率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化療1個周期后A組有3例患者無法忍受化療毒副反應而放棄化療,B組患者均完成3個周期的化療,B組總緩解率高于A組(P<0.05)。兩組化療1、3個周期效果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化療1、3個周期效果比較
2.2 生存情況:A組2年生存率為67.64%(23/34),B組為79.41%(27/34),兩組2年生存率比較經Long-rank 檢驗α =1.2089,P>0.05。A 組平均生存期為(39.5±3.2)個月、(40.1±2.9)個月,兩組平均生存期比較 t=0.8101,P>0.05。
2.3 毒副反應:兩組聽力下降、過敏反應、心功能異常、血小板減少、消化道不適等毒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B組中性粒細胞減少、血紅蛋白減少、肝腎功能損害、周圍神經毒性、關節肌肉痛等嚴重毒副反應發生率少于A組(P<0.05)。兩組毒副反應發生率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化療過程中毒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卵巢上皮癌是臨床死亡率最高的婦科惡性腫瘤,其早期缺乏典型表現,約75%的患者確診時就已是晚期或者癌細胞已向腹腔、胸腔、肝、顱內轉移,這是該病治療難度大且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腫瘤細胞減滅術能將大部分卵巢上皮腫瘤切除,但是至少還有1cm左右的殘余病灶無法清除,成為術后復發的據點。馮國芹[4]研究表明,對于卵巢上皮癌患者在術后進行適當的化療能有效控制殘余病灶,提高癌細胞清除率。
紫杉醇是卵巢上皮癌的有效化療藥物,紫杉醇與癌細胞接觸后會在細胞中積聚大量微管,使癌細胞的增殖、代謝功能受到干擾,尤其是使細胞分裂阻斷在有絲分裂期,阻斷了細胞的正常分裂。低濃度(≤100mg/m2)的紫杉醇對癌細胞具有誘導凋亡作用,而高濃度(≥150mg/m2)的紫杉醇能使癌胞快速壞死。然而,單純采用紫杉醇化療有效率僅為45%左右,而且長期使用紫杉醇化療容易產生耐藥性。梁殿迅,陶銀貴[5]研究發現,紫杉醇聯合卡鉑治療晚期卵巢癌的總緩解率高達71.70%,比單藥紫杉醇的總緩解率高。
奈達鉑是一種新型的第二代鉑類高效抗癌藥物,其與卡鉑、順鉑等鉑類藥物的作用機制相同,但是其溶解度卻是其他鉑類藥物的8-10倍,能快速起效。對于對卡鉑、順鉑等產生耐藥性的卵巢癌患者,可以以奈達鉑作為替代藥物,而且其與其他鉑類藥物無交叉耐壓性,能發揮良好療效。同時,奈達鉑的使用較為方便,一般不需要水化,可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鉑類化療藥物的最大限制是對患者肝腎功能帶來嚴重損害,并會發生嚴重的骨髓抑制,使患者無法耐受而不愿繼續治療。奈達鉑治療卵巢上皮癌的最大優勢是其對肝、腎、周圍神經、心血管毒副反應較輕。國內學者研究發現奈達鉑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化療藥物聯合使用。聯合用藥時奈達鉑能提高其他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奈達鉑與紫杉醇的耐藥機理不同,兩者聯合使用能起到協同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對卵巢上皮癌患者術后采用紫杉醇聯合奈達鉑化療,其3個周期后總緩解率高達91.18%,明顯高于紫杉醇聯合順鉑化療的總緩解率70.59%(P<0.05)。雖然兩組化療后2年生存率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但是在毒副反應方面,B組再中性粒細胞減少、血紅蛋白減少、肝腎功能損害、周圍神經毒性、關節肌肉痛等嚴重毒副反應發生率少于A組。
[1] 唐俐.紫杉醇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卵巢上皮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1,13(01):88-89.
[2] 馬彧,李藝,崔恒,等.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間歇性腫瘤細胞減滅術”手術適應征的探討[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2,21(07):505-508.
[3] Walker JI.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for ovariancancer:2009goals[J].Gynecol Oncol,2009,112(03):439-440.
[4] 馮國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術后化療方案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較[J].醫藥論壇雜志,2011,32(14):101-102.
[5] 梁殿迅,陶銀貴.紫杉醇聯合卡鉑腹腔化療治療晚期卵巢癌60例[J].醫藥論壇雜志,2011,32(03):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