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玲 陳國宏
(1.安徽工業大學體育部 安徽馬鞍山 243002; 2.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學 安徽馬鞍山 243011)
新課程改革對傳統課程的最大突破就是加強了學生對課程的選擇性,這也正是此次高中課程改革的主旨和價值所在。因此,選項課成了體育課程改革的亮點,它既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對高中的教學要求,也代表未來的發展趨勢。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能否具備這種條件開展選項教學,目前面對最大困難,應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是中學體育教師必須探究的現實問題。
以安徽省8所高中課改樣本校體育選項課開展現狀為研究對象;在研究過程中涉及部分體育教師、體育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在校學生。調查問卷經過了效度和信度檢測,共發放教師問卷60份,收回58份,有效率96.7%;學生問卷135份,收回120份,有效率88.9%。
(1)文獻資料法:查閱了大量有關教育部、省教育廳有關法規性文件及有關體育師資和學校體育方面的文章,以及《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等方面的書籍、論文、期刊等相關資料。
(2)問卷調查法:對安徽省8所高中課改樣本校部分老師學生進行調查。
(3)數理統計與分析:運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對問卷各項指標進行統計檢驗,以及對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相關數據統計分析。
從調查的8所樣本校得知只有6所學校開展體育選項課教學,主要皖南城市中學。省教育廳要求樣本校必須實行新課改,可能體育學科還處于觀望狀態,難度較大,形勢不樂觀。就開展學校項目設置看,差別不大,設置最多學校2所,是省示范高中,其他均4~5項(見表1)。

表1 體育選項課項目開設情況(N=8)

表2 你所在學校的場地、器材調查情況(N=18)
從表2可以看出,被抽學校的各類場地不齊全,其中每校平均擁有田徑場1個,400m跑道0.4面,風雨操場0個,乒乓球場地1塊,水泥籃球場地平均3塊,排球場地平均達1.4塊。硬件設施方面對選項課教學的開展較為不利。
對部分體育教師所在學校器材情況的調查(見表2)。可以看出:66.7%以上的教師,回答所在學校的器材得不到滿足。回答很充足的占5.6%,這部分教師來自一些省示范高中,說明大部分普通中學場地器材擁有量難以保障選項課教學的正常開展。
2.3.1 樣本校體育教師的性別、年齡、學歷、職稱狀況
從表3中可以看出:高中體育教師隊伍中男性明顯多于女性,男、女教師比偏高。一方面,由于長期以來體育教學過于關注技術技能和運動比賽,使得一部分女性師范生沒能進入高中教師行列;另一方面,部分分管體育的學校領導過于關注學校體育競賽的結果,在用人方面存在很大的性別偏見,在一定程度上,給高中體育的分組教學帶來一些不便,當今的體育教學,尤其是選項體育教學女教師已充分顯示出她們自身的特殊優勢。
教師的年齡分布較為合理。近幾年,師范院校的增招,新畢業的本科大學生充實到教師隊伍,給高中體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另外,25~44歲之間的教師比高達72.4%,這充分說明了中青年教師已屬中學體育群體的主流。
學歷方面,本科及本科以上者的比率達58.6%,這表明高中體育教師的學歷達標較高。
職稱方面,總體上比較合理。中級職稱占絕對優勢,屬中堅力量,而高級教師比例不是很高,不利于體育教學的“傳、幫、帶”作用。
2.3.2 對體育教師最擅長和學生最喜歡的三個項目調查
從表4中可以看出:對于傳統項目的田徑、籃球、足球、排球以及易開展的乒乓球、羽毛球仍是體育教師最擅長的項目,而對于民族民間的傳統項目——武術,位次偏后,近年較為流行且健身效果較好的健美操及體操,位次也偏后,這意味著體育項目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學生最喜歡的三個項目排序位次,除田徑項目以外,大體與教師所擅長項目相吻合。表明選項課的開展具有了主體一致性。

表3 體育教師自然情況統計表(N=58)

表4 體育教師最擅長和學生最喜歡的三個項目情況(N1=58、N2=120)
2.4.1 教材使用、教學內容安排分析
在調查8所學校中發現沒有一個學校使用自編的體育教材,大多依據教學參考書籍和網絡,借鑒和吸收兄弟學校經驗編寫模塊教學內容。在選項內容上主要集中在球類項目和民族傳統項目上,新興運動項目開展較少;對課標規定的18學時的健康教育沒有系統安排,大多學校是視天氣情況臨時調整,對健康教育內容更是無從談起,由教師自行安排,長期處于被動局面。對于田徑必修模塊各校安排不統一,有的安排一學期完成,有的安排一學年完成,有的安排二學年完成等。
2.4.2 體育選項課的學生輪換管理現狀分析
調查發現:65.3%的教師認為采用年級選項,同年級打破班級界限;31.2%的老師認為采用班級選項;51%的老師認為體育選項課學生選項的頻率是一年一個項目;38.2%教師認為學生的選課頻率是一學期一個項目。對8所學校的選項調查分析,79.3%學校存在三年不換項,每年只個別同學微調,8.6%學校一年輪換一次。這樣有利于教學班的穩定和組織教學,但學習內容單一,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對學生期望輪換周期的調查發現,45.8%學生認為一年一輪換較為合適,排在第二位的一年半輪換,也就是高中階段學習二個項目,而認為三年不輪換的只有13.3%,這樣與我們學校的實際形成很大反差。
2.4.3 體育課教學評價現狀
體育學習評價體系應能全面、客觀、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調動了學生學習和鍛煉的積極性,克服了原先片面地評價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新的評價體系和方法內容比較豐富。調查8所學校高中體育選項課考評現狀是:首先評價內容單一,局限于對體能和運動技能的評價,忽視學生對學習態度、情感、合作等方面的評價。其次評價方法傳統,主要采用教師評價、終結性評價、定量評價等,忽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互評。我們對學生選項課的考試情況及學生的考試方式進行了調查:只有51%的學生樂于從規定內容中多選一項考試,7%學生選擇統一的考試內容;而對教師訪談中發現81.3%老師是根據學生的出勤、態度、達標、動作技術等綜合評價對學生實施統一考評。
體育設施不齊全,器材配備不合理嚴重阻礙選項體育課的開展;體育教師群體結構不合理,選項體育課開設得不到有力的師資保障;體育選項內容和管理上存在問題,選項課教材缺失、內容安排不合理。
體育課改應加強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領導重視;學校應加大投資力度,全面改進體育設施,建立新的學校評估體系;進一步重視教師的發展,為體育教師參與教研及進修提供便利;合理選項,分層教學和多維評價的結合;積極開發體育課程資源,開展校本課程研究。
[1]樊向前,潘建國,戴阿華.高三年級實話施體育專項選項課的研究[J].體育科研,2001,22(2):74-76.
[2]于曉東.中學體育教學的“主項選修配項必修”模式[J].體育學刊,2003,10(1):124-126.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師大出版社,2001.
[4]季瀏,鐘啟泉.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惠志東.農村學校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體育教學,2005(2):33.
[6]蘇轉平.山西省農村小學體育師資現狀調研究查與對策[J].山西師大體院學報,2008(1).
[7]孟秋菊.南京市高中體育選項課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