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玖靈
(湖北經濟學院體育系 湖北武漢 430205)
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正式得出了“素質教育”的命題。其目的之一是為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主觀上引導并逐步改進我國現有的教學體制及教學環境,真正使新一代中國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起來。教育要面向未來是鄧小平同志對教育功能的高度概括,“素質教育”這一更為綜合深刻的要求,就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高等院校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其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高質量人才。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為適應當代科學技術發展高度綜合的趨勢,針對教育脫離實際,專業劃分過細、過窄,學生知識單一,素質不全面的狀況,由培養“專才”向培養“通才”方面轉化。目前,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在今后發展中,要向著重視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重視引進現代科學技術的成果,各種體育教學模式相互批評、競爭、借鑒、共同發展等方向發展。在體育教學實踐與體育課理論研究的發展基礎上,高校體育教學中知識與能力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體育教學工作必須落實到提高學生知識質量的基點上,只有掌握提高質量的知識技能,才能有較強的運動能力。在體育教學中,知識的傳授表現在學生對運動技術的掌握、運動技術的提高和對體育基本知識的了解上,并且養成運用能力,而能力的提高則表現在對運動的鑒賞能力等。總之,大學體育教育主要向學生傳授“一個理念,二個技能”即一個健身的理念和2種以上運動技能。使學生在校期間接受正確的體育觀的教育與鍛煉身體能力的培養,使他們深刻理解體育運動原理及鍛煉對人體短期和長期的影響,使他們認識到自己事業的成功有賴于身體的健康。這是指把體育鍛煉成為一種自學自愿的行動,從而達到終身體育的目標。如何安排大學體育的理論課與實踐課是眾多學者研究的課題。

表2 學生效果

表3 教師效果
目前,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處于多種教學模式并存的局面,大大豐富了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的內涵,促進了體育教學方法、組織形式、教學評價等方的改革,對全面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起到了非常的重作用。但是,至今體育教學模式中的體育理論和體育實踐研究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總體而言,我國公共體育課“重技術而輕理論”,“重技術”體育課主要向學生傳授某個體育項目的技戰術,使學生掌握此項目的運動技巧和技能,如現在部分高校在體育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依然是那么傳統的“講解—示范—練習—預防與糾錯—鞏固與提高”模式進行教學,從而達到鍛煉身體目的。“輕理論”即輕視對大學生體育常識及體育文化方面的理論教育,忽略了大學生如何健身,怎么健身以及健身中出現一些體育生理反應等體育知識方面的傳授。“重技術而輕理論”的體育教學模式,雖然能夠達到發展專項運動技能和技術,培養學生參與適合自己發展水平的運動,但是于忽略了學生的自身需要,忽視了對學生進行與健康相關聯的適能內容的學習,導致目前的體育教學模式不能提高學生的健身意識,達不到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長遠目標。最終難以完成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的“一個理念,二個技能”(即一個健身的理念和二種以上運動技能)教學任務。
體育教學中的改革是眾多學者研究的課題,如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郝金振《新課改背景下的大學體育教學》談到了“如何培養學生的健身興趣”。論述大學體育教學中要加強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西安理工大學體育部殷春宇《試論高校體育與終身體育的接軌》闡明了大學體育要終身體育接軌,不能一味的向學生傳授技戰術,要傳授體育文化知識,形成自愿鍛煉的健身理念。昆明理工大學體育課部周廣瑩《新形勢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中談到改革現在單一教學模式,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提倡PPT教學,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等等。總之,眾多學者都同時談到要加強大學生體育理論文化的傳授。如何加強體育理論文化的授課,是眾多學者爭論的焦點。眾人皆知,大學體育課大部都是室外課,上專項技術課是主要,很少上體育理論課。部分高校一遇到雨天或雪天就不用上體育課,或若遇到大熱天氣可以提前下課。這樣就會直接引起學校領導和學生對體育課程的不重視,最后結果是學校扣體育教師課時或者打折課時及學生出勤率不高,最終嚴重的影響了大學體育在學校的地位。
如何解決這個矛盾,通過近2年的實驗授課,這矛盾得已解決,而且效果非常好。體育實踐課和理論課可以同堂授課,前30min講體育理論專題,確定專題后要充分準備,讓內容真實且有趣,讓學生愛聽,歡笑中增長體育文化知識,同時讓學生感覺30min體育理論課太短,引導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后1min上體育實踐課。通過實踐證明1h體育實踐課學生時間夠用,還略有富余。同時也響應了“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體育口號。眾多學者質疑,室外體育課遇到雨天或雪天及炎熱天如何上體育理論課問題,在這種天氣情況下,可以找一個能遮雨、雪、陽的固定地方進行30min體育文化理論授課,同時也可以多個班教學一起共同學習體育理論知識,通過近2年的實踐證明是可行的,其效果得到學生及學校領導的認可。

表1 體育理論專題
體育專項實踐課按學校正常教學進度進行,而體育理論文化課的內容要多加推敲和斟酌。體育理論課的內容專題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對體育課的興趣和愛好,同是也關系到學生對體育教師的評教(部分高校以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來衡量教師的教學質量)。在最初做實驗教學時,教師自己定體育理論內容,查閱大量資料,進行整理及撰寫,最后形成講稿。通過一學期的實驗,發現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體育教師準備很充分,但是學生對這些專題不感興趣或太深。不得不通過再次改革,由學生來定體育理論專題,以湖北經濟學院(本校以女生居多,達70%)為例,學生開始擬定20個專題,能過多個班級學生選題表決統計,最終定下8個專題(見表1)。
從表1中示,“運動與減肥”學生的關注最高,這以湖北經濟學院的學生結構有關,其學校是以文科為主,學生有70%為女生,女生愛美,特別注重身材美。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們生活條件逐漸變好,學生的營養很好,容易長胖。減肥成為女生的首要考慮的問題。通過2年探索與實踐,學生們減肥效果明顯,且上體育課的積極性提高了。有位體育教師通過長期授課及實踐有了自己的一套獨特的減肥方法,且效果很好,深受女生喜愛,這位在學校還開設了一個專項收費的“減肥班”,每期招收50名學員,期期爆滿,收到良好的經濟效益。
通過2學年即4學期的創造性教學實踐,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發生較大變化,主要從以下四方面進行統計研究:出勤率、積極性、體育常識認知度和學生評價教師率(見表2)。
“學生評價教師率”是學校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每年學生選課必須對上學期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
出勤率、積極性、體育常識認知度和學生評價教師率等四維度的研究雖然不能全面的了解的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主要方面已經得到較好驗證,特別“學生評價教師率”對教師而言是極大的鼓舞,從而體育教學質量得到了學校領導的肯定。
這種實踐性教學不但學生得了較大的進步,教師也得到很大提升。通過近2年的實驗性教學,體育教師在體育理論知識增長上、體育科研論文撰寫上、體育課題申報上及校級授課大賽上等取得大的成就(見表3)。
體育理論的授課讓教師重新學到很多知識,同時也找到很多靈感。教師的科研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科研產出也獲得很大的豐收。學校領導對體育課也得以重視,課時上不再打折或扣課時且乘1.1的系數,體育教師的經濟收入都得較大提高。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是理論的來源和基礎;理論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理論可以對實踐起積極作用。體育理論課和實踐不但能夠同堂授課,而且效果顯著,體育理論可以指導體育實踐,體育實踐可以豐富體育理論內容,兩者相輔相成。體育理論的授課豐富了學生體育文化知識,增長了體育教師的科研水平和授課技巧,同時得到了學校領導的肯定及獎勵。
[1]楊荔平.淺析高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與職業(學科教育),2009(17):130-132.
[2]劉飛,胡義忠,宋軍.高校體育學習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10(4):64-65.
[3]蘇英.關于高校體育教學現狀的思考[J].體育世界,2010(6):17-18.
[4]范良火.教師教學知識發展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