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
【摘要】美術課是高校對學生開展美育的重要方式,不僅能陶冶情操,開發智慧,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美術具有直觀鮮明的特點,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在美育中凈化學生的心靈,在美術的熏陶中沉淀出純粹的美的藝術。本文主要對如何構建高校的美術教學課堂進行探討,以期對當前的美術教學提供相應借鑒。
【關鍵詞】高校;美術;課堂
新《美術課程標準》最重要的特征在于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個人發展,注重學生能力的挖掘和創造力的發揮。高校美術教育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美術教學的效果受到影響。在素質教育全面推行的進程中,高校如何有效構建美術教學的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是當前高校美術教學的重要課題。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能以教師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標準來衡量學生的作品。美術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學生的真實的內心世界,具有創造性和獨特性的特征。教師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在教學中因材施教,適時引導,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再者,在美術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音樂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音樂是最真實最直接的情感藝術,通過不同的音樂創造出不同的課堂環境氛圍,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欣賞美的藝術。如在欣賞外國的古典風景麗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班得瑞的著名歌曲《寂靜山林》,音樂中夾雜著風、雨、鳥鳴、流水等自然之音,將學生帶入了優美的大自然之中,音樂與美術的結合,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還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對學生審美趣味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
二、抓住契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對美術教學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在構建美術課堂時,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問題來組織課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程設計和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善于抓住契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人物的表情”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熟悉的QQ表情作為講授的素材,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再讓善于表演的學生將QQ表情中的喜怒哀樂向同學們展示,有趣、夸張的面部表情讓學生哈哈大笑。教師則抓住學生哈哈大笑的表情的特征,在課堂上用簡明的線條表現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讓學生對幽默表情的特點進行分析,在學生發言之后,教師對人物表情的特點進行總結。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為自己或者別人創作一個頭像,學生的創作欲望強烈。
三、發揚教學民主,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標準改變了傳統的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賦予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課堂自主性有了極大提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的個性創造力,揣摩學生的學習心理,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如在人物肖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喜歡的明星人手,問學生為什么會喜歡這些明星,他們都有什么樣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人物肖像進行分析,在共同的話題中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美術教學中,由于長期臨摹作品,導致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減弱,照抄別人的創作模式,習慣性思維對學生的創作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教師應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從天馬行空的想象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的思維具有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教師應保護和尊重學生的個人創造,鼓勵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勇于創新,敢于開拓,在美術作品的鑒賞中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如在美術欣賞課中,教師可以將我國古代的文學作品和美術作品結合起來,分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教師請學生們欣賞了徐悲鴻、張大干、齊白石、傅抱石等具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重點欣賞了齊白石的《知了圖》,教師并沒有將作品的意義直接告知學生,而是讓學生自由欣賞、商量和探討。讓學生對作品進行分析,探討作品的意義和妙趣。在此基礎上,可以請學生為作品進行題詞,豐富美術課程的教學內容。
五、參與美術教學設計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設計中,采取發現式的教學法,為學生創造平等、互動、尊重、民主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自由、快樂、寬松的氣氛中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在每節課結束之前,教師可以抽出幾分鐘布置預習內容,以及需準備的材料和工具,讓學生提出意見建議,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如教師在布置預習任務《我們的校園》時,學生提議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查找學校的資料,了解學校的發展背景,將校園建設的變化進行對比分析;選取校園的某一角度拍照;或到校園去寫生。教師將學生的意見總結起來:學生利用課余的時間查找資料,去校園走走,發現校園的美,在下節課的課堂中去校園寫生。學生參與教學的設計,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六、激勵學生,樹立信心
激勵是美術課堂中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在美術教育中,教師要不斷激勵學生,鼓勵學生親自動手,在材料的接觸和多次實踐中,掌握美術材料和T具的性能以及創作技巧。鼓勵學生外出寫生,從大自然中獲取創作的靈感。藝術來源于生活,教師要鼓勵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尋找創作的源泉,具有發現美的眼睛。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的美景,組織學生回歸自然的懷抱。同時,美術教學中可以融入家居設計、建筑設計、服飾搭配、泥塑、園林設計等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內容,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和記憶能力。
七、結語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不斷創新美術學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審美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校美術教學的課堂構建中,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抓住契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者,發揚教學民主,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參與美術教學設計,不斷激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在美術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藝術美、自然美、社會美的發現、欣賞和創造,促進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朱成斌,美術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構建[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上旬),2012,(6)
[2]汪青.創設愉悅和諧氛圍構建美術高效課堂[J].大觀周刊,2012,(21)
[3]韓鳳寧.以人為本靈動課堂——談美術課堂的構建[J].學園·教育科研,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