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遂 (長江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重慶 408100 )
眾所周知,舞蹈藝術的綜合性極強,對舞蹈演員的要求也非常高。舞蹈演員若想完美的呈現出舞蹈作品的藝術魅力,那么就必須充分調動自身情感,并發揮高超的舞蹈技能,而后將兩者與舞蹈中的元素相融合,最終通過二次創作在音樂渲染中唯美的詮釋舞蹈作品中的內容與情感。這樣的舞蹈演繹才具有生命的活力與色彩,才能觸動觀眾的內心深處,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讓觀眾更易欣賞到舞蹈的藝術審美性,以及感知蘊含在舞蹈作品中的社會意義,從而令舞蹈作品的藝術價值更加提升一個層次。舞蹈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需要通過舞蹈演員的肢體動作、表情等來凸顯出舞蹈藝術作品的審美特征,賦予舞蹈藝術抓人眼球的靈性,以肢體美、動作美、內涵美構成舞蹈藝術的審美特征,以主題、動作語言、情感等來豐富舞蹈藝術的表現形式,進而勾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增添舞蹈藝術獨特的審美韻味。
人體動作是舞蹈藝術的表現載體,舞蹈藝術需要通過人的肢體動作來完成其表現形式,而舞蹈的美學價值則是通過舞蹈演員主體性的再創作來展現,通過靈巧、精湛、唯美的舞蹈動作來傳遞舞蹈作品中的內在情感,從而凸顯出舞蹈藝術的審美特征。在我國,舞蹈藝術已有數千年的發展歷史,創作者將深厚的情感融入到舞蹈的肢體動作中,通過舞蹈演員的主體動作、表情、舞蹈構圖等表現形式來傳遞創作者的思想情感、生活感悟及藝術情操。舞蹈演員通過塑造不同的舞蹈形象(如人物形象、動物形象等)來傳遞舞蹈作品中的不同藝術情感,可以說情感是舞蹈藝術中的靈魂,舞蹈演員在進行演繹的過程中必須將高超的舞蹈技能融入到舞蹈作品中的情感表現中,這樣的舞蹈形象與舞蹈表演才具有審美性,才能滿足觀眾越來越挑剔的審美追求。由于舞蹈藝術有別與其他的藝術表演,其只能通過富有情感的人體動作、極具美學性的舞蹈構圖來表現,或者最多通過選擇恰當的音樂來進行渲染,舞蹈藝術是通過無聲的動作作為語言,通過肢體動作表現形式以彰顯舞蹈藝術的主題美、情感美與藝術美。
1.舞蹈藝術的審美本質特征——肢體美
通常情況下,人們利用特殊的聲音來表現音樂的時間審美,利用色彩與線條來描繪美術的空間審美,而舞蹈藝術的審美則是通過肢體表現來凸顯出具有時間與空間并存的審美特征。由此可以說,舞蹈藝術充分挖掘了人的肢體美,通過獨特的肢體動作來構成舞蹈藝術的表現形式,于是肢體美便成為了舞蹈藝術審美的本質特征。舞蹈藝術給人們最深的印象便是其肢體美,獨特、新穎的肢體語言能讓觀眾在視覺上真切的感受到來自舞蹈藝術的美學價值,舞蹈演員柔軟、靈動的肢體不僅讓觀眾見證到舞蹈藝術的獨特之美,而且還深深的震撼了觀眾的內心,為舞蹈演員高超、精湛的肢體動作所折服。楊麗萍是我國一位出色的舞蹈家,她一直專研孔雀的生活習性,慧眼識珠的發現孔雀身上的舞蹈藝術審美,于是在舞蹈創作中她充分利用手指、腰等身體上可以調動的肢體部分來模仿孔雀,通過唯美、精妙、流動、靈活的肢體動作讓觀眾欣賞到了孔雀另一層面的藝術美,于是楊麗萍那美麗、空靈的孔雀形象便一直深入人心。
2.舞蹈藝術的審美基本特征——動態美
動作表演可以說是舞蹈藝術最基本的表現形式,一個舞蹈作品完全是通過肢體動作來完成演繹過程。同時舞蹈又是一種動作性極高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作品中的內容與情感都需要通過舞蹈演員的動作表演來傳遞,因而舞蹈演員的表演的過程中便一直處于律動的狀態,通過身體律動來呈現出舞蹈藝術的審美基本特征,即動態美。當然,舞蹈藝術對于動作表演的要求非常高,舞蹈動作必須具備較高的藝術審美性,凸顯出舞蹈動作的動態美,這樣的舞蹈藝術表演才能夠勾起觀眾的興趣,從而獲得觀眾的喜愛與追捧。于是乎,每一部舞蹈作品的創作者都致力于追求舞蹈動作的動態美,通過富含生活性與藝術性的舞蹈動作來凸顯舞蹈藝術的動態美,從而滿足觀眾的審美要求。在舞蹈作品《水》中,創作者就從傣族人們日常生活的動作中汲取靈感,如汲水的動作、脫衣服的動作、沐浴的動作等,通過藝術性的審美觀來完善這些動作,將其運用到舞蹈的表演中,以富于生活化的動作與場景來構建觀眾與舞蹈藝術之間的溝通橋梁。
3.舞蹈藝術的審美內在特征——內涵美
內涵與情感是舞蹈藝術靈魂中的組成部分,更加清晰的說內涵美是舞蹈藝術的審美內在特征,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一定蘊含了深遠的思想與情感內涵,融入了舞蹈創作家自身的人生經歷與情感體驗,因而舞蹈作品才具有吸引、動人的藝術審美魅力。當然,舞蹈作品的內涵美需要通過舞蹈演員的肢體動作語言來傳遞,而這也要求舞蹈演員在表演之前認真研究舞蹈作品,理解蘊含在舞蹈作品中的深厚內涵(情感與思想等),在表演過程中將自身所領悟的情感與舞蹈動作、舞蹈技巧相結合,而后表演出具有深意的舞蹈藝術意境。舞蹈作品的創作源于生活,是舞蹈創作家對生活的感悟、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因而許多舞蹈藝術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或是對現實生活現象的歌頌,或是對惡劣社會行為的諷刺,這些共同構成了舞蹈藝術的內涵美,展現出舞蹈藝術審美的內在特征。富有深遠內涵的舞蹈藝術作品,不僅能夠讓觀眾從中欣賞到震撼的舞蹈表演,而且還能讓觀眾從中獲得對生活、對社會的深層次思考。
嚴格來說,在一個舞蹈作品中主題內容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舞蹈主題是舞蹈藝術的核心,決定了舞蹈藝術的美學表現形式。當然,舞蹈藝術能否感染觀眾,關鍵取決于舞蹈主題是否貼近生活,是否滿足積極向上的思想主旋律,是否具有生活氣息,因為只有具備生活屬性與社會屬性的舞蹈藝術才能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才能夠吸引觀眾的觀看欲望。貼近生活的舞蹈主題具有一定的真實感,融入了舞蹈創作者的情感體驗與生活體驗,是舞蹈創作者對生活現象與社會現象的思考結晶,因而這種舞蹈藝術作品就蘊含了深厚的人文意義,不僅具有藝術的美學價值,同時還增添了它的人文價值。實際上,舞蹈藝術的表演過程又可以被稱為再次創作的過程,舞蹈演員的人生經歷對其理解舞蹈作品有很大的幫助,舞蹈演員在表演中融入自身對作品的理解與情感,而后通過主體性的表演賦予舞蹈作品靈動、鮮活的生命力。貼近生活的舞蹈主題更能凸顯出舞蹈藝術表現形式的審美性與美學性,從而加強舞蹈藝術的表現張力與感染力。
肢體動作是舞蹈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舞蹈動作就是舞蹈藝術的語言,雖然其屬于一種無聲、特色的語言表達形式,但每一個舞蹈動作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構成了舞蹈藝術的語言符號。在舞蹈藝術中,舞蹈形象的塑造完全依托于舞蹈動作,而節奏、姿態等又是形成舞蹈動作語言的元素符號,舞蹈作品中的情節與意境都是通過這些舞蹈動作元素來表現與營造,舞蹈形象在這些動作語言中也就更加的豐滿而立體。同時,因為舞蹈演員在表演過程中融入了自身豐富的情感,所以舞蹈藝術表演就會變得更加真實,再加上舞蹈演員高超的舞蹈技能,從而增添了整個舞蹈藝術表演的看點。受我國文化氛圍的影響,舞蹈創作者在構思時腦海中總會產生某種意境,于是在編排舞蹈動作的過程中往往有意運用某些動作元素來達到其創作的意圖,賦予舞蹈動作某些內涵及語言意境,進而最終通過富有藝術美的舞蹈動作來完成整個作品的精彩演繹,豐富著舞蹈藝術的美學表現形式,使舞蹈藝術變得更加絢麗多姿。
舞蹈藝術不同于其他的藝術體操,因為體操更多的是展現表演者的某些技能,但舞蹈藝術卻是一項展現內涵與情感的藝術形式,因而舞蹈藝術的表現形式則需要表演者花費更多的精力與情感來實現完美的傳達。甚至可以說,情感是舞蹈藝術的基石,舞蹈藝術的審美性需要依托情感來豐富,舞蹈形象也需要通過情感來塑造,缺失了情感的舞蹈藝術就如缺失了靈活的軀體,不但沒有了任何的藝術審美,舞蹈藝術的美學表現也就更加不值一提。深厚、真摯的舞蹈情感是舞蹈藝術的核心所在,舞蹈主題、舞蹈內涵、舞蹈形象、舞蹈審美不僅需要舞蹈演員具備較高的技能,關鍵還需要舞蹈演員融入深厚的舞蹈情感,進而實現“以情感人,以情傳情”,通過情感來傳遞舞蹈作品中的思想內涵、創作意圖等。因而,可以說情感是整個舞蹈藝術中的靈魂所在,以及表現依托,真正的舞蹈藝術需要有“情”這個內在元素,同時也需要有“舞”這個外在動作表現形式,將“情”與“舞”有機融合,這樣整個舞蹈藝術表演才能呈現出其獨有的藝術審美。
舞蹈藝術具有時間性與空間性的表現特征,為了更好展現舞蹈藝術的獨特審美,需要舞蹈創作者進行美學性的舞蹈構圖,通過唯美的舞蹈構圖來實現舞蹈藝術的表現形式。由于舞蹈表演存在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因而若想獲得理想中的舞蹈表演效果,那么就需要注重舞蹈構圖的作用,就如繪畫藝術一樣,繪畫者首先需要具備美學性的構圖意識,而后依據需要進行構圖安排,最終描繪出極具視覺審美的作品。同理,舞蹈構圖也是如此,由于舞蹈是在有限的平臺上進行表演,因而舞蹈創作者在編舞的過程中就必須考慮到整體的空間視覺審美效果,根據創作思想與意圖來進行舞蹈的空間構圖,合理使用點、面、線條等構圖元素,進而通過舞蹈構圖來營造出舞蹈藝術表演的意境。一般來講,舞蹈構圖的形式多種多樣,有圓形、有梯形、有對稱,其構圖規律與繪畫藝術相類似,在一定程度上追求平面的空間視覺感,但是由于舞蹈藝術是一個動態的表演過程,因而在舞蹈構圖時還需要考慮此因素,這樣才能確保舞蹈表演在構圖上不會產生凌亂感。
舞蹈藝術的美學表現形式除了需要主題、動作、情感、構圖這些元素的凸顯之外,其中極具感染力的舞蹈氛圍同樣不可或缺。這里所說的舞蹈氛圍不僅包括舞蹈表演過程中的舞臺氣氛,而且還包括舞蹈作品中的意境營造,因為舞蹈是一種以視覺欣賞為主的藝術形式,雖然舞蹈表演中的音樂能夠起到一定的氛圍渲染,但真正極具感染力、震撼力的舞蹈氛圍則需要舞蹈演員通過“情”與“舞”交融的表現形式來營造。一般來講,舞蹈表演的現場氛圍可以通過音樂、燈光、舞蹈構圖來實現,但舞蹈表演意境氛圍的營造則需要考慮更多的影響因素,既需要舞蹈演員高超、精湛的舞蹈技能,又需要舞蹈演員深厚情感的融入,舞蹈演員利用舞臺上有限的道具與舞臺布置來制造虛擬的場景氛圍,通過寫意性的舞蹈動作來喚起觀眾的無限想象。舞蹈演員通過“情”與“舞”的表現形式將觀眾帶入到虛擬的意境中,以靈動、唯美的舞蹈動作語言來為觀眾營造一個類似真實的舞蹈藝術意境,同時結合現場的舞蹈氛圍來增添舞蹈藝術表演的感染力,進而豐富舞蹈藝術的美學表現形式。
舞蹈是一種獨特的視聽藝術,其具有肢體美、動態美、內涵美的藝術審美特征,而這些審美特征則需要通過舞蹈藝術特殊的美學表現形式來展現與傳遞。優秀的舞蹈藝術作品首先需要具有貼近生活的舞蹈主題,主題內容是舞蹈藝術美學表現形式的核心,通過語言式的舞蹈動作表現形式來傳達舞蹈作品的內涵,同時醞釀深厚的舞蹈情感來增添舞蹈藝術的靈魂表現形式,并采用美學性的舞蹈構圖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舞蹈氛圍來完成整個舞蹈藝術表演的全過程。在舞蹈藝術表演中,舞蹈演員將深厚的舞蹈情感與唯美的舞蹈動作融為一體,從而令整個舞蹈藝術表演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以及藝術韻味,伴隨音樂的律感,舞蹈藝術表演漸漸達到高潮的藝術意境,當表演結束之后,觀眾仿若享受了一場唯美、震撼的視聽盛宴。
[1]張曉琦.從美學的角度看待舞蹈藝術的表現形式——對海德格爾《藝術作品的本源》的分析思考[J].科教文匯,2010(1):137-137.
[2]徐娜.論舞蹈意境的表現形式與生成[J].作家,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