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王芳
(長治學院體育系,山西長治046011)
運動處方教學在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改革中的實驗研究
——以長治學院為例
蓋王芳
(長治學院體育系,山西長治046011)
該文以高校的一年級、二年級本科女生為研究對象,根據學生體質測試《標準》進行體質測試,分析出現的問題,為運動處方制定依據。通過16周的處方教學實驗,分析運動處方教學前后學生身體形態、身體成分、身體機能、身體素質指標的變化,檢驗運動處方教學的效果。
運動處方教學;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改革
運動處方式教學是教師根據教學班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健康狀況制定的針對性很強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是因材施教與學生自學、自練、自控、自調和自評相結合的一種授課方式。通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本研究著力于高校教學改革,拓展教學方法,將運動處方教學應用到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實踐中,通過運動處方前后學生身體形態、身體成分、身體機能、身體素質指標的變化檢驗教學效果,為體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以長治學院在校的一年級、二年級本科女生為研究對象,共89人,受試者平均年齡19.27±0.939歲。
對研究對象的體質狀況進行測量與分析,確定運動處方的主體目標,通過當面交談了解研究對象的運動習慣,針對研究對象的各個個體情況制訂運動處方,處方實施16周,每周3次,每次90分鐘,運動處方前后對研究對象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身體成分指標進行分析,評價運動處方式教學的效果。
1.2 實驗方法
1.2.1 數據的測量
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身體成分的測量。
實驗儀器:皮脂厚度計、圍度尺、身高體重計、臺階試驗儀、肺活量測定儀、坐位體前屈測定儀、秒表、仰臥起坐墊。
1.2.2 體質狀況分析

表1 身高體重比測試結果

表2 肺活量、臺階試驗、立定跳遠測試結果
表1、表2中的數據顯示,學生體質總體狀況良好,偏瘦體質者和超重者比例較小,肺活量、立定跳遠不合格者較多,在這方面還有待提高和改善,因此提高學生的機能水平和身體素質應是處方制訂的主要目標。
1.2.3 運動處方的制訂與監控
處方制訂:通過與學生的當面交談,了解教學對象的病史、運動史、生活狀況、嗜好和是否有運動習慣。
處方實施:根據體質狀況分析和機能測定數據,建立個人資料卡和運動處方卡。發生變化時,及時對運動處方進行修正和調整,運動處方實施16周。
運動強度的監控:即在訓練的開始階段運動強度控制在心率儲備的60%-75%范圍內,而在有了一定運動經歷和身體狀況有所好轉的情況下,運動強度選擇在心率儲備的70%-85%范圍內。
1.2.4 處方前后對比分析
對實驗前后學生的身體成分、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的變化進行對比,評價運動處方式教學對學生體質的影響及教學效果。
1.2.5 數理統計
對實驗數據進行整理。
2.1 處方鍛煉前后身體形態的比較

表3 運動處方實施前后身體形態(x±s)比較
從表3中看出,處方教學前后學生身高沒有明顯變化,這是因為中國女性骨骼發育較早,到大學階段骨的發育已經成熟。處方教學后學生的體重沒有顯著性差異。腰圍、臀圍和胸圍指標均值,經檢驗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可以看出運動處方教學,針對中國女性“梨型”的體型,安排的身體局部的鍛煉效果顯著,腰圍、臀圍減少,而胸圍增加。
2.2 處方鍛煉前后身體成分的比較

表4 運動處方鍛煉前后身體成分指標均值(x±s)比較
從表4中可以看出,處方教學后學生的脂肪含量平均下降,瘦體重增加,反映肥胖充實度的BMI指標下降了,腰臀比下降。從反映身體成分的各個指標來看,雖然運動處方教學針對每一個教學個體的實際情況,安排相應的教學內容,也達到了一定的鍛煉效果(總體脂肪量下降),但下降值并不明顯,這可能與16周的教學周數有關,學生相對鍛煉時間不足。
2.3 處方鍛煉前后身體機能的比較

表5 運動處方鍛煉前后身體機能(x±s)比較
從表5可以看出,運動處方后安靜心率平均每分鐘下降2次,心功能指數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肺活量是評價人體呼吸系統機能狀況的重要指標[2],肺活量指標也有顯著性差異。這些指標說明運動處方教學能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水平。
2.4 運動處方前后身體素質的比較

表6 運動處方鍛煉前后身體素質(x±s)比較
從表6中可以看出,運動處方后立定跳遠成績提高,仰臥起坐的個數增加,處方前后有顯著性差異。800米跑成績提高了0.07秒。坐位體前屈的成績增加1.32厘米,各指標處方前后有明顯差異。
體脂含量是評價身體成分的重要指標。人體只有具有適宜的體脂含量才能保持良好的機能和健康狀況,據研究,人體最佳健康狀況的體脂率女子為18-30%。最佳體力狀況的體脂率女子為16-25%[7]。本研究中,體脂率平均值接近33%,說明學生體脂率已經超過最佳健康狀況的體脂率和最佳體力狀況的體脂率,體脂含量過高。雖然本研究運動處方前后反映學生身體成分BMI指標,WHR指標沒有明顯差異,但是表5中運動處方后,學生的體脂率平均下降0.15%,說明運動處方式教學對學生身體成分改善盡管不明顯,還是表現出一些效果。
心率是指單位時間內心臟波動的次數。它的測定通過臺階試驗來完成,臺階試驗是一項定量負荷機能試驗,是反映人體心血管系統功能狀態的重要指標,它可以間接推斷機體的耐力。臺階試驗指數越大,反映心血管系統的機能水平越高;反之亦然[2]。表5數據也充分證明了處方后心功能有所提高的事實。
仰臥起坐是體能鍛煉的一個重要環節,主要作用是增強腹部肌肉的力量[2]。表6說明運動處方后女生的腹肌力量增強了。
800米跑屬于中長跑,是耐力性較強的運動項目,用于評價學生的耐力水平,也可反映出學生的心肺功能。表6說明學生實施運動處方教學與鍛煉后,學生的心肺功能、身體素質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4結論
運動處方式教學實驗,處方前后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有明顯改善,證明了處方式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課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針對目前學生體質欠佳狀況以及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條件較差的實際情況,改革傳統的以精細技術教學為主的模式,積極引進處方教學對增強學生體質具有更好的效果。
[1]田繼宗,等.運動處方教學模式研究[J].體育學刊,2001(1):52-55.
[2]劉建軍,等.大學體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8:64-76.
G807.4
A
1673-8535(2013)03-0054-05
蓋王芳(1979-),女,山西長治人,長治學院體育系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學。
(責任編輯:覃華巧)
201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