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紀》2013年第6期
2013年的春運,人口流動來得更加洶涌。按照有關方面的初步預測,春運期間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34.07億人次,比2012年春運實際完成量又增長了8.6%。這個數字不僅不值得贊頌,而且使人倍生憂患之心。道理很簡單:春運的主要構成,正是農民工返鄉流。其中,春節前的流向是從京津、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流向東北、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區,春節后則是逆向回流。春運數字增長如此迅速,顯示出中國近年來城鎮化的畸形程度加劇,正在步步逼近極限。億萬人備嘗艱辛的春運再次警示,在中國結束“農民工時代”,“人的城鎮化”刻不容緩。

《中國改革》2013年第4期
目前來看,經濟方面對新一屆政府最主要的考驗,正是那些跟城鎮化關聯的土地問題、戶籍問題、分配問題。從這個意義來說,將新的經濟增長路徑定位于新型城鎮化是十分正確的。而如何走好城鎮化之路,其路徑選擇面臨更多挑戰。新型城鎮化不同于以往的城鎮化,而應是以人為本,實現多數人的城鎮化。可以說,對城鎮化路徑的不同選擇,決定著未來的經濟政策能否真正推陳出新。目前最重要的是要重新審視城鎮化的推進路徑。這就需要做好新型城鎮化的制度安排,也就是搞清楚一個問題:城鎮化的過程中誰是主體?城市的發展為誰服務?

《中國經濟周刊》2013年第4期
受外部市場需求萎縮和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影響,2012年企業普遍采取了去庫存措施。而隨著中國經濟“穩增長”政策的發力,去年四季度以來,鋼鐵、工程機械、紡織服裝、有色、煤炭、房地產等行業去庫存明顯加速。時至今日,市場上對企業去庫存化的趨勢出現了兩種聲音:第一種認為,制造業平均庫存呈下降趨勢,上市公司實現盈利的數量明顯增多,企業去庫存化接近尾聲;第二種認為,企業去庫存化尚未根本緩解,仍需持謹慎態度,中國經濟去庫存化進程還將延續一段時間。去庫存化到底是中場休息還是進入尾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