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秋榮
(作者為金華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要圍繞“百姓富裕、浙中崛起”的總目標,勇于擔當、主動有為,以“雙重”活動為抓手,全面加快“兩富”現代化都市區建設,努力推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2013年,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金華市發改委將圍繞“百姓富裕、浙中崛起”的總目標,勇于擔當、主動有為,以“雙重”活動為抓手,全面加快“兩富”現代化都市區建設,努力推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重點是抓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充分發揮發改部門的參謀和助手作用,深入研究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準確把握發展趨勢,積極為趕超發展提供新思路。要統籌謀劃發展思路,深入研究推進新型城市化、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轉變發展方式等方面政策舉措;深入開展“加快推進市區服務業發展的思路和對策研究”、“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思路與對策研究”、“金華市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路徑研究”等一批重大課題研究,理清發展思路,積極建言獻策。要推進規劃落實,開展“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促進規劃《綱要》的全面有效實施;貫徹實施《浙江省主體功能區規劃》。要進一步健全經濟監測預警和分析機制,堅持聯席部門和發改系統季度經濟形勢分析交流會制度,開展年度計劃執行情況監測,提出對策建議,強化經濟運行監測預警。
今后三年,重點要加快實施市區“411”重大項目建設三年行動,即產業轉型提升工程完成投資400億元、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完成投資100億元、城鄉建設提升工程完成投資100億元。要強化項目謀劃,把握國家和省里的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充實和完善“十二五”重大項目規劃和儲備庫,對《規劃》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評估。要強化前期工作,充分發揮市重大項目前期辦的牽頭職能,完善“6+X”協調推進機制。爭取將重大項目前期服務和推進工作納入部門年度目標考核體系,加大對重大前期項目的督查考核力度。要強化協調推進,堅持市領導聯系重點建設項目、市發改委聯系服務重點建設項目和市區重點區塊制度。開展“雙千億投資系列工程”的跟蹤配套服務。
圍繞現代產業集群培育,嚴格按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嚴格項目準入,狠抓平臺建設,大力引導發展現代農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勢服務業,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要加快推進平臺建設,全力支持金義都市新區做好區塊控規、產業、旅游等規劃編制,支持新區項目爭列省重點建設項目,做好土地、資金等要素資源的爭取。開展金義都市新區與金華新興產業集聚區融合發展思路研究,全面落實省級產業集聚區各項優惠政策,以爭創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契機,全面推進產業集聚區開發建設。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圍繞提高農業生產綜合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積極支持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加快實施標準農田質量、主導產業品質提升工程。加快促進工業轉型,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向上爭取戰略性新興產業結構調整和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建立全市重大工業項目庫,進行跟蹤服務,加快項目建設,助推轉型升級。
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推進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促進服務業發展提質提速,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2013年,要以電子商務、商貿、旅游為重要增長點,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力爭實現1300億元,增長10%。要以義烏國家級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和金華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為重要抓手,全面推進服務業改革試點工作。要突出重點領域建設,引導金華市區和義烏,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端服務業,增強對浙中城市群和其它周邊地區的輻射效應;引導其他縣(市)發展特色優勢服務業、生產性服務和生活性服務業。要加快浙中信息產業園、金華高新園區軟件與服務外包基地、義烏國際商貿城等7個省級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建設。推進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培育認定市級服務業重點企業30家以上。加快品牌和標準化建設,力爭新增浙江省著名商標和省級服務業名牌各1個、市級服務業品牌5個。

圖/新華社
圍繞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突破體制瓶頸制約,進一步激發發展的活力與動力。要深化小城鎮發展改革,落實小城鎮培育扶持各項政策,力爭到2013年末中心鎮常住人口和建成區常住人口比例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中心鎮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財政總收入增長10%以上,力爭2-3個中心鎮的人口規模、建成區面積、財政總收入等主要指標超過2010年小城市培育的基本要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適時啟動市級公立醫院改革,進一步推進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機制;制定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實施方案,及時推行大病醫療保險改革。深化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開展排污權交易使用改革創新,抓好金華市排污權儲備交易中心和浙中排污權交易所建設,建立健全排污權有償使用機制;建立健全有利于要素節約集約利用的導向和評判考核獎懲機制,探索在財稅、水電價、環保、信貸等方面的差別激勵政策。加強對改革的指導和協調,扎實推進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金華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綜合配套改革、低丘緩坡綜合開發利用、武義旅游綜合改革等專項試點等各項改革任務落實。
把改善民生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完善公共服務,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切實改善民生。要扎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社會事業項目投入,保障城鄉居民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務。加強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努力爭取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建設取得實效,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省級開發區生態化、循環化建設和改造。切實做好對口支援工作,確保對口支援各項工作任務落實。
圍繞“服務發展、穩定物價”,加強基層價格監督組織建設,積極穩妥推進價格改革,提高價格工作水平,努力保持價格總體水平持續穩定。強化價格監測預警,做好生豬、蔬菜、糧食等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監測。加大清費減負力度,清理整頓涉企收費項目,取消不合理的收費項目,降低過高的收費標準,規范收費行為。著力緩解價格矛盾,積極研究探索建立價格調節基金制度,豐富價格干預的經濟手段;研究建立價格調整影響同步消化機制,加大公益性項目調價財政補貼力度。加強市場價格監管,嚴厲打擊捏造散布漲價信息、串通漲價、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價格欺詐、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等違法行為。加大反價格壟斷執法力度,維護市場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