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留城,王文寶,赫 欣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漯河 462002)
2011 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各高校要“認真做好相關專業人才需求預測,合理調整專業設置,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強化實踐教學和實習實訓,提高人才培養質量”[1]。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職業教育技能型人才培養不可缺少的環節,是使學生鞏固理論知識、練就實踐能力、培養職業素養的學習與實踐場所,也是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的重要途徑。同時,校外實訓基地還可以彌補校內實訓基地在師資、職業環境、資金、設備、場地等方面的不足和欠缺[2],同時也構筑了在生產中育人的主要平臺。由此可見,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是高職高專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高職高專類藥學專業肩負著培養藥品生產、流通、檢驗和藥學服務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的使命,頂崗實習實訓是高職高專類藥學專業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高職高專教育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點之一。它在藥品生產、流通、檢驗和藥學服務人才培養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學生沒有真本事、真技能,他們就業就會很困難,就會造成學生及其家長不滿意、社會不認同的結果,同時學校的聲譽也會受到影響。因此,高職高專院校必須做好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工作,將實訓內容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為學生到藥品行業更好地工作奠定扎實基礎。
高職高專藥學專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為主要教學目標。因此,高職高專藥學專業大多采用“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讓學生進入藥品生產、流通、檢驗和藥學服務的一線,頂崗實習實訓。校外頂崗實訓的形式也有很多種類型,有的學校采用在學校學習兩年理論知識,再到行業一線頂崗實習實訓(即“2+1”的教學模式)的教學模式,也有的學校在學生最后一學期安排學生到行業進行頂崗實習實訓。從實習生管理、實訓效果、學生就業等角度觀察,藥學專業的校外實習實訓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學生實習實訓沒有達到應有的目的,反而使學生對所學專業產生了錯誤認知,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類。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是藥學專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重要場所,頂崗實習實訓能讓學生把書本知識與實踐操作很好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得到提高。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出現了管理松散的“放羊式”教學。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一是學校缺少有效的實訓管理,將學生交給藥學行業之后就撒手不管,認為應該由藥學行業來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實習帶隊教師只是起到一個看管的作用,甚至有的學校連實習帶隊教師也不派,只要學生不出事就萬事大吉。二是學校聯系的實習單位小而分散,接受能力有限,學校和實習單位均不重視學生在頂崗實習中遇到的學習和生活問題,從而使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導致學生的實習熱情不高。三是藥學企業不把學生看作是頂崗實習的實習生,而看作是廉價勞動力,能為本單位創造價值就留用,不能勝任就走人。以上3種情況導致學生很難堅持到實習結束,多數學生會在短期內就離開實習單位,即使能堅持到實習結束,學生也不愿意在實習單位就業,而是選擇跳槽去別的單位或行業就業,這常常使“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陷入尷尬的局面。
藥學專業實施校外實訓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親臨藥品生產、檢驗和流通領域的第一線,實踐并升華在課堂里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但是在現實中,許多在藥學行業實習的學生并沒有達到這一目標。有些校外實訓基地由于規模不大,且各工序容納的實習生數量不一,無法實現輪崗制,導致部分實習生自始至終固定在一個崗位上實習,從而產生厭煩情緒,導致實習效果大幅下降[4]。
學生實習實訓的時間一般不會太長,多數院校一般都安排學生實習6~10個月,如果學生實習結束后不能留在藥學行業繼續工作,那藥學行業所付出的管理成本、培訓成本等相對來說就比較高。另外,學生的紀律性和組織性相對較差,藥學行業的績效考核和勞動紀律對實習生來說也不具有很強的約束性,這給實習生的管理工作帶來很多困難,導致部分藥學行業不太愿意接收實習生[4]。
“集中實習”是指學生完成在校兩年的學習任務后,從第三年開始,由學校選派合適的學生到企業生產第一線參加實習。企業將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及全真的職業環境,學生實習過程由學校與實習單位雙方共同管理監控,最終實現學校教學與實際工作崗位“零距離”的無縫銜接,從而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高素質的藥學專業畢業生。
藥學專業在具體實施“集中實習”教學的過程中,要達到學校、行業、學生“三方共贏”的目標并不容易。我校藥學專業采用的是“集中實習”的教學模式,學生完成前兩年的學習后,由學校統一聯系實習單位,將實習條件適合、符合專業要求的實習單位推薦給學生,由學生自愿選擇中意的實習單位參加實習。
學生進入實習單位前,學校指定資深的實踐指導教師對實習生進行實習動員、實習安全培訓、實習生活指導、實習心理輔導等,全方位地為實習學生提供必要的培訓,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的學生方可進入實習單位實習。
學生進入實習單位后,實習單位根據學校提供的實習教學計劃,安排學生進行崗位輪換實習,以便學生能從頂崗實習中獲得全面的知識,得到豐富的實踐操作技能鍛煉。同時,藥學系指派專任教師按實習教學計劃進度每月走訪、檢查學生的實習情況,通過與實習單位的交流與反饋共同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管理等情況給予及時修正和正確引導。
實習結束后,學校會同實習單位對學生實習情況進行考評、總結,學生的最終實習成績將計入畢業的總成績。
我校藥學專業從2008年開始實施“集中實習”的教學模式,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通過不記名問卷式調查發現,學生普遍認同“集中實習”的教學模式。有93.6%的學生認為在“集中實習”實訓過程中,實踐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了升華,社會經驗等得到了增強,為將來的就業創造了有利條件。通過在實習單位的輪崗實訓,89.2%的學生對藥學行業有了較為清晰全面的認識,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有了明確的目標。藥學專業畢業生愿意留在藥學行業工作的學生比例也大大提高,由2008年以前的74%提高到目前的97%。
“集中實習”對實習單位的規模、用工制度、管理模式、服務水準及硬件設施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這也對學校的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集中實習”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批量進入實習單位頂崗實習,只有那些能夠提供相當數量崗位的實習單位才能滿足“集中實習”的要求。這就從客觀上要求實習單位有一定的規模,還能提供多崗位輪換的實習條件。因此,知名的、規模化的大企業應當作為學校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的首選。規模化的大企業的設備先進、劑型齊全、管理規范、經營獨具特色、重視人才培養,可以為學生提供相對廣闊的發展空間。學生在此類企業中實習,能培養很強的自豪感和榮譽感,為其以后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5]。
“集中實習”的教學模式要求校外實習基地能夠接納一定數量的實習生,并且能為實習生提供輪崗實習的崗位,學校應集中精力建設一批符合專業教學要求的,能夠保持長期穩定合作的單位作為校外實訓基地。只有長期穩定合作的校外實訓基地,才會對學校的教學要求及學生素質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配合學校安排好“集中實習”。“集中實習”的教學模式能使學校了解校外實訓基地的情況,只有學校了解了校外實訓基地的情況,才能配合實習單位管理好學生。因此,“集中實習”的教學模式對于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如果沒有長期穩定合作的校外實訓基地,“集中實習”的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校外實訓基地應具有完整的管理體系和企業文化,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以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由于每批次進入實訓基地實習的學生人數較多,使實習生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難度。實習單位的企業文化是否先進,各項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員工關懷是否恰當,這些因素都將決定實習生能否順利完成實習,甚至對學生的就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學校與藥學行業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的時候,必須要對企業的管理規范及文化內涵進行全面考察,以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
國內外高職教育的實踐證明,實習實訓教學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環節,抓好實習環節對培養高質量的藥學專業畢業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集中實習”是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探索出的一條有利于提高畢業生實習質量和綜合素質的一種實習教學模式。“集中實習”充分發揮了校外實訓基地在實踐教學中應有的作用。
[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2011-06/01/content-1874998.htm,2011-06-01.
[2]文沛先.高職校外實訓基地管理初探[J].教育與職業,2010(27):151-152.
[3]孫國淮.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現狀分析與可持續發展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1(8):140-141.
[4]牛艷莉.高職教育校外實訓基地研究探析[J].時代教育,2011(9):214-215,224.
[5]裴海,康建營,卜昭海.高職校外實訓基地的選擇與管理[J].中國成人教育,2008(9):39-40.
[6]張永霞,魯大圣.高職院校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29(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