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江,周洪波,丁秀橋
(1.衡水衛生學校,河北 衡水 053000;2.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河北 衡水 053000)
生產實習是護理專業學生走向臨床的重要階段,是培養德才兼備合格護士的重要保障,由于近年來護理專業畢業生受到嚴峻就業形勢的影響,再加上護理工作比較勞累、瑣碎以及人們對護理工作的偏見,實習護士在生產實習中容易出現心理焦慮問題。近年來,國內多項研究結果表明,臨床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普遍低于普通人群[1],護理人員心理壓力的大小,既關系到為病人服務的質量,亦關系到其自身的身心健康[2]。為及時了解實習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態,以便采取相應措施,減少或避免其焦慮癥的產生。
選擇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市某醫院實習護士98人作為調查對象,其中護理專科畢業生68人,護理本科畢業生30人,全部為女性,未婚,平均年齡為(21.30±1.76)歲。實習期為1年,實習結束并考核,考試合格后方準予其畢業。
本文采用狀態/特質焦慮問卷(STAI),由Charles Spielberger編制,后由上海師大葉仁敏進行了修訂,STAI問卷包括狀態焦慮問卷(S-AI)和特質焦慮問卷(T-AI),各有20項。S-AI(第1~20項)中,半數描述負性情緒,半數描述正性情緒。主要用于評定即刻或最近某一特定時間或情景的恐懼、緊張、憂慮和神經質的體驗及感受,用來評價應激情況下的狀態焦慮;T-AI(第21~40項)中,11項為描述負性情緒條目,9項描述正性情緒條目,用于評定人們經常的情緒體驗,特質焦慮反映了個體人格上的一種穩定的焦慮傾向。STAI量表可以評定短暫的焦慮狀態和人格特征性焦慮傾向,是評估護士及住院病人有關焦慮問題及心理護理效果評價較好的工具[3]。常模采用北醫大精神衛生研究所與長春第一汽車公司職工醫院精神科合作,在長春地區和北京對正常人群進行的STAI中譯版的測試結果。
在實習結束前一周向實習護士發放問卷,填寫問卷前向她們介紹STAI問卷的填寫方法及注意事項,先填寫S-AI,然后填寫T-AI。發放狀態/特質焦慮問卷共98份,收回有效問卷78份,將收回的問卷數據分別統計、匯總,統計學采用u檢驗。

表1 78名實習護士STAI調查問卷得分分布情況[n(%),人]
表2 78名實習護士STAI調查問卷得分情況與常模比較(±s,分]

表2 78名實習護士STAI調查問卷得分情況與常模比較(±s,分]
?
從表1可以看出,78名實習護士狀態焦慮(S-AI)得分在40分以下的有兩例,僅占2.56%,其余均在40分以上,說明絕大多數實習護士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從表2可以看出,78名實習護士總體狀態焦慮得分與常模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u>2.58,P<0.01),而特質焦慮(T-AI)得分與常模組比較沒有顯著性差異(u<1.96,P>0.05)。
焦慮是最常見的負性情緒,不僅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而且容易影響人們的工作效率和質量。護士行業是特殊服務行業,面對的是有身心疾病的病人,因此,護士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才能更好地為病人服務,促進病人的康復[4]。本文分析實習護士出現焦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在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不是很理想的情況下,找到一個專業對口的單位和職業并不容易,因而護理專業畢業生普遍降低了心理期望值,以適應醫療市場的需要和用人單位的要求,就業觀念發生了變化。在這種形勢下,實習護士擔心自己在畢業后不能如期就業、就業不對口以及就業單位不理想等,從而在實習期出現了焦慮心理。
由于護士工作辛苦與社會的偏見等因素,自愿選擇就讀護理專業的人較少,大部分人是被動地選擇護理專業,即屬于被動從事護士職業。這種缺乏護理職業興趣甚至有不滿的情感,是造成實習護士焦慮心理的基礎[5]。在實習中面對各種病人,發現現實工作中并非處處是鮮花、笑臉和贊美,另外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存在著病人看不起護士、生活護理工作瑣碎辛苦、付出與所得不等價等現象,使實習護士容易產生失落感和自卑感。實習護士在現實生活中對自我不滿意,這種情緒會影響實習護士的工作和學習。
護理工作技術性強,不僅要求實習護士有較強的護理理論知識,更要求其具備嫻熟的護理操作能力。本次調查的實習護士平均年齡為(21.30±1.76)歲,她們臨床工作經驗不足,業務上不夠熟練,還不能很好地應對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容易出現護理差錯,獨立當班時遇到意外事件難以處理,因此,實習護士普遍存在著緊張、害怕、焦慮的心理狀態。
實習護士正值戀愛階段,能否正確處理戀愛與護理工作的關系以及戀愛給她們帶來的困惑是對她們的心理考驗,如不及時調整心理狀態,勢必會影響身心健康和工作。另外,由于護理工作的連續性,需要經常倒班、上夜班,打亂了以往的生活作息規律,使她們容易產生一定的焦慮心理。
實習護士剛剛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由于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扎實、社會閱歷不深以及部分病人的不信任(資歷淺、年齡小)等因素,怕說錯話,從而影響自己和科室的形象,往往不知如何與病人進行恰當交流和溝通,不敢主動與病人交流,這同樣給她們帶來了心理壓力。
在臨床教學中,帶教教師應教育實習護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她們正確處理戀愛與工作的關系,正視就業形勢和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熟練掌握護理操作技能及護患溝通技巧,加強其心理疏導,提高其心理素質,緩解其實習期的緊張焦慮狀態,使實習護士平穩地走上護理工作崗位。
[1]張靜.醫院護士心理特征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12(3):182-183.
[2]唐冠英.臨床護士焦慮情緒及相關因素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2,19(4):19-20.
[3]馬章淳,林赟,陳姍,等.狀態—特質量表臨床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8):684-686.
[4]張震華,李淑儀,陳紅建,等.門診患者焦慮和抑郁現狀的調查分析[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0):69.
[5]丘東友,劉秀如,余嬋華.低年資護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3,18(1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