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軍,李 瑋
(臨洮縣人民醫院,甘肅 臨洮 730500)
顱骨缺損修補術是神經外科的常見手術。目前,該手術已普及到基層醫院,隨著手術量、手術材料、手術方式的增加,對該手術引起的并發癥應給予高度重視。現將我院2005年6月—2009年7月96例顱骨缺損修補手術后出現并發癥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96例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21例,年齡16~61歲,平均年齡34歲。因顱骨病變行顱骨切除并同時修補3例,顱內腫瘤切除去骨瓣術后3個月修補5例,其余為顱腦外傷行去骨瓣減壓術后3~6個月顱骨修補。
單側:額部11例,顳部13例,頂部7例,額顳部14例,額頂部11例,顳頂部21例,額顳頂部17例。雙側:額部兩例。最小3cm×4cm,最大12cm×15cm。
硅橡膠15例,自體顱骨(體內保存)9例,金屬板7例,好顱比13例,鈦網52例(其中鈦網數字化成形9例)。
均在全身麻醉下,多數利用原手術切口,在肌層或帽狀腱膜下分離,暴露出顱骨缺損部位,完全分離出骨窗邊緣,將修補材料與其對合(所有材料術前需做消毒處理)。自體顱骨、硅橡膠采用嵌入法修補,好顱比、金屬板采用覆蓋法修補,與骨窗相應部位鉆孔用絲線固定。鈦網修補即根據缺損部位將鈦網塑形并修剪合適后覆蓋在缺損區,再用鈦釘固定。鈦網數字化成形是將術前經顱骨CT三維重建好的鈦網直接覆蓋在缺損區,用鈦釘固定即可,不必再行術中修剪塑形。
鈦網數字化成形修復的顱骨外形最滿意,其次是一般鈦網及自體顱骨,用其他材料修復的外形效果都欠佳。
并發癥出現時間在術后3天~4個月。硅橡膠修補出現并發癥4例,占該類手術的26.67%,有兩例松動(額頂部)未做處理,兩例形成皮下積液(額顳部),局部穿刺抽吸稍加壓包扎后好轉;自體顱骨修補有5例松動(額部兩例、頂部1例、額頂部兩例),占該類手術的55.56%,有3例取出改用鈦網修補,另兩例未做處理失去回訪;金屬板修補有4例頭皮刺破(額顳部兩例、顳頂部1例、額顳頂部1例),占該類手術的57.14%,其中兩例出現局部感染,全部行手術將材料取出,治療后改用鈦網,另兩例失去回訪;好顱比修補出現并發癥4例,占該類手術的30.77%,有兩例松動(額顳頂部),兩例出現排斥反應(顳部),將材料取出后未做處理失去回訪;一般鈦網修補出現并發癥7例,占該類手術的13.46%,癲癇兩例(顳頂部1例、頂部1例),藥物治療后消失,兩例出現排斥反應(額顳部1例、頂部1例),將材料取出后未做處理失去回訪,3例出現局部變形疼痛(雙側額部1例、額頂部1例、顳頂部1例),全部行手術將材料取出,有1例改用鈦網數字化成形修補,兩例未做處理失去回訪。
顱骨缺損修補術并發癥表現較多,如形成皮下積液、感染、材料外露、松動塌陷、局部變形疼痛、排斥反應、癲癇、腦脊液漏、局部血腫、皮瓣壞死等,其原因與修補的材料、方法、部位等有關。
顱骨缺損修補術理想的修補材料應有足夠的強度、重量輕、可透過射線、無磁性、易消毒、不導熱、易于固定、價格便宜及可誘導骨生長。目前還沒有一種材料可達到這些標準,故應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綜合考慮選用材料。早先使用的金屬板質量差、無隔熱性、不透X線、平板狀不能塑形,尖銳的邊緣易刺破頭皮導致損傷感染,并發癥多,在本組資料中并發癥發生率占57.14%,現已廢除不用。硅橡膠因易老化、強度小、形狀固定、易形成皮下積液、手術操作復雜等,尤其是材料過厚造成修補后外形欠佳,使患者難以接受,現已基本不用。好顱比為聚丙烯聚酯高分子材料,低密度、不吸水、通透性好、不導熱、可透X線,但形狀固定,某些部位外形修復不滿意,易松動移位,因個體差異會出現排斥反應,在本組資料中并發癥發生率占30.77%,目前較少選用。使用自體顱骨雖并發癥少,組織相容性好,費用合理,但不論體外還是體內保存的自體顱骨瓣都存在著顱骨吸收變小,甚至無菌骨壞死而出現松動的缺點,且不易保存,容易感染,還需多次手術,從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顱骨瓣吸收存在著個體差異,在報告的468例自體顱骨瓣修復中僅有4例吸收較多而影響修補,且修補的時間與骨吸收有較大關系,應少于3個月,故主張大力推廣自體顱骨瓣修補術[1]。本組9例自體顱骨修補手術均在3個月后,有5例出現吸收松動,但因資料太少還需進一步論證。鈦網是目前顱骨修補術使用最多的一種材料,相對安全、重量輕、強度高、易固定、塑形滿意,術后不妨礙MRI、X線、腦電圖檢查,并發癥少,但價格偏高,術中需邊塑形邊裁剪,某些特殊部位塑形欠滿意,造成術后出現局部變形,刺激頭皮引起疼痛等。鈦網數字化成形是近兩年開展的新型修補術,使顱骨塑形有了科學而又客觀的依據(CT三維成像),符合顱骨缺損部位生理曲度,固定牢靠,美觀大方,對稱性好[2],無論頭顱任何部位都能達到完美塑形,手術更為簡單、方便,在本組資料中尚未出現并發癥,當然因個體差異出現排斥反應仍是其缺點。
修補術中應首先考慮修補材料安置的頭皮層面,通常應選擇在帽狀腱膜下或頭部的肌層下,好處在于固定牢靠、對外形影響小、分離的皮瓣不會因為太薄而出現頭皮損傷部位的材料外露,甚至頭皮張力過大、過薄出現缺血皮瓣壞死。但肌層下分離難度大,分離肌肉時出血多,易并發術后血腫,要注意止血。另外,還易損傷假硬膜,并發術后皮瓣下積液、腦脊液漏等,故一旦損傷應及時給予生物膠修補。本組資料未見腦脊液漏和皮瓣壞死并發癥,但有兩例出現特殊并發癥癲癇,術前患者無此病史,術中也未損傷腦膜進入腦內,發作時頭顱CT查無血腫,分析原因可能是對假硬膜止血時,電凝過多使熱量過大導致腦皮層刺激所致,應引起注意。其次考慮對修補材料的固定,盡量避免在鈦網與顱骨貼合不良、有張力的情況下固定鈦釘。對修補材料的塑形要注意弧度不宜過大,否則易造成頭皮缺血壞死;修補材料的邊緣不能毛糙,與顱窗邊緣貼合要緊密自然,不能有突起、皺褶,以免并發局部畸形和刺破頭皮,尤其在額顳和雙額特殊部位,骨面凹凸處和對外觀影響較大的部位更應注意。鈦網數字化成形在此方面有其獨特優勢,不受部位影響,與顱窗貼合自然,手術更為方便安全。修補材料固定后中央懸吊硬腦膜1~2針,減少死腔,防止積血積液,對皮瓣的縫合要求雙層緊密,對合良好,術后加壓包扎傷口可預防皮下積血,傷口常規放置引流,術后1~2天拔管。另對有個體差異的患者,如頭皮本身相對較薄、合并有手術疤痕、過敏體質、對材料可能出現排斥反應者等,切記術前向患者做好交待,爭取獲得患者對其并發癥的理解。最后強調術中操作要精確細致,徹底止血,嚴格無菌技術,預防感染。患者全身狀況、手術室環境、顱骨修補材料是感染的三大主要因素,必須加以重視,一旦感染立即除去修補材料是控制感染最有效、最經濟的辦法[3]。
綜上所述,為了減少顱骨修補術的并發癥,提高手術成功率,讓患者滿意,我們認為除了靈活掌握手術技巧外,顱骨修補材料的選擇也是關鍵。目前鈦網無論在外觀和減少并發癥方面都優于其他材料,因此,鈦網數字化成形是首選,應積極提倡。
[1]王奕清.關于自體顱骨瓣保存后原位移植修補顱骨缺損的幾點體會[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6(3):174-175.
[2]郭永川,索新,郭宏川,等.顱骨修復體數字化塑形在顱骨成形中的應用[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5(4):252-253.
[3]趙繼宗.神經外科手術精要與并發癥[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