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笑夢,王愛華
(洛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0)
隨機抽取我省6所衛生職業院校的護理專業任課教師322名,其中護理專業課教師112人,醫學基礎課教師83人,倫理、心理等護理相關專業課程教師18人,普通文化課教師82人,其他27人。其中男性89人,女性233人。年齡在30歲以下的有84人,30~39歲的有87人,40~50歲的有118人,50歲以上的有33人。大專學歷的有21人,本科學歷的有273人,碩士及碩士以上學歷的有28人。所學專業是護理的有45人,臨床醫學的有128人,醫學相關專業的有53人,法律等專業的有96人。從事護理專業教學5年以下的有85人,5~10年的有72人,11~20年的有79人,20年以上的有86人。
在有關專家的指導下,參考社區護理、老年護理及其教育的相關文獻[1-6],自行設計調查表,內容包括教師的基本狀況、對社區和老年護理的認知、對衛生職業院校開展老年護理專業教育的意見和建議等25個問題,經預調查試驗后修改確定。
培訓調查人員,統一方法與指導用語。于2011年3月分別在6所衛生職業院校進行調查,當場發放調查表,要求每位調查對象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調查表的填寫,并當場收回。有效調查數據用Excel 2000收錄,結果用Stata7.0版軟件統計分析,率的比較用χ2檢驗。
在對護理專業學生就業去向的調查中,選擇醫院的教師為67.1%,選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為87.9%,選擇養老院的為56.8%,選擇家庭老年護理的為59.3%。對社區護理服務主要對象人群的認知中,78.9%的教師選擇的是老年人,21.1%的教師選擇的是兒童、婦女以及成年人。對老年護理的現狀與發展,有97.2%的教師認為我國需要發展老年護理,93.8%的教師認為老年護理從業人員需要專業化培訓與學習,而6.2%的教師認為不需要或無所謂。不同課程和教學經歷的教師對老年護理及其教育的認知見表1。

表1 不同課程和教學經歷的教師對老年護理及教育的認知與意見[n(%),人]
結果顯示,大部分教師對老年護理的認知比較明確,明白社區護理、老年護理的發展方向,清楚衛生職業院校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學生就業基層老年護理崗位的發展趨勢,但還有少部分教師的認知存在偏差。對于學生就業養老院、就業社區、社區護理服務主要對象的認知中,擔任不同課程的3組教師之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從事護理專業教學時間在5年以下、5~10年、10年以上的3組教師之間的比較也無顯著性差異。另有27名教師,所擔任課程為體育、計算機等,未納入擔任課程組教師進行統計分析。
2.2.1 老年護理從業人員培養 在322名教師中,僅有11.5%的教師認為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經過短期培訓即可,而88.8%的教師認為需要經過護理專業學習,其中81.7%的教師建議開展老年護理專業教育,其他則建議在現行的護理專業教育中增設老年護理相關課程。
2.2.2 老年護理從業人員的知識與技能需要 在對老年生理、心理、疾病、用藥、倫理、法律等知識的需求中,教師認為從事老年護理工作比較主要的需求依次是老年疾病知識(30.4%)、生理知識(29.1%)、心理知識(27.6%)、用藥知識(3.7%)、倫理和法律知識(3.1%)等。在老年護理技能方面,教師認為比較重要的需求依次是溝通技能(28.6%)、觀察技能(22.7%)、操作技能(20.2%)、生活照料技能(18.0%),較少的是應變能力(2.8%)等(括號內的數字是在排序位次中出現的最高頻數)。
結果顯示,絕大部分教師能充分認識老年護理的專業性,認識老年護理從業人員參加專業學習的必要性。擔任不同課程的3組教師對老年護理從業人員需要專業學歷教育的認知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護理專業教學經歷不同的3組教師認知比較也無顯著性差異。
2.3.1 老年護理專業教育 在對衛生職業院校開展老年護理專業教育的意見中,91.0%的教師認為有必要,9.0%的教師認為不必要或表示不知道。在教學資源方面,認為現有衛生職業院校可以滿足老年護理專業教育需要的是教學管理(89.1%)與師資(86.6%),不能滿足教育教學需要的是實訓基地(71.1%),有待改進和加強的是教學設施(49.4%),但75.5%的教師相信衛生職業院校完全有能力開辦老年護理專業教育,還有19.8%的教師認為勉強有能力。
結果顯示,大部分教師認識到開展老年護理專業教育的必要性,明確衛生職業院校開展老年護理專業教育的優勢與不足,并對衛生職業院校開辦老年護理專業教育充滿信心。擔任不同課程的3組教師與護理專業教學經歷不同的3組教師對老年護理專業教育的必要性、學校有能力開辦老年護理專業、師資能滿足教學需要的認知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但在對不能滿足老年護理專業教育資源的選擇中,護理專業課組教師對老年護理實踐基地的選擇率高于醫學基礎課教師組(χ2=10.7732,P<0.05)與普通文化課教師組(χ2=6.8958,P<0.05),說明護理專業課教師能更深刻地認識老年護理實訓基地對開展老年護理專業教育的重要性。
2.3.2 理論與實踐教學 在不同教學經歷的教師中,認為理論與實踐教學之比宜為1∶1的占31.1%,1∶1.5的占30.1%,1.5∶1的占18.6%,2∶1的占10.2%。不同課程和教學經歷的教師對老年護理專業教育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建議見表2。
結果顯示,多數教師明確實踐教學在老年護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對理論與實踐教學之比的選擇,在擔任不同課程的3組教師之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護理專業教學經歷不同的3組教師之間比較也無顯著性差異。另有27名教師,所擔任課程為體育、計算機等,未納入擔任課程組教師進行統計分析。

表2 不 同課程和教學經歷的教師對老年護理專業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建議[n(%),人]
2.3.3 課程設置 在老年護理專業課程設置方面,教師公認老年護理專業與通科護理專業可以共享的課程為:正常人體學(解剖、生理),疾病學基礎(免疫學、病理學),藥物學基礎,護理學基礎(現代護理理論和常用護理技術),醫學心理學基礎,健康評估,臨床(常見病護理)護理學,社區護理學,中醫學基礎,傳染病護理,急救知識與技能以及職業道德,人文學科等。
老年護理專業應開設的特色課程與教學內容是:老年生理健康、老年心理健康、老年人際溝通、老年養生與保健、老年常見病護理、老年輔助器械使用、老年用藥護理、老年生活照料、老年康復護理、老年公寓管理、老年家庭護理、老年人文和臨終關懷、中醫推拿與按摩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均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口不斷增長。國務院印發的《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資料顯示,從2011年到2015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將由1.78億增加到2.21億,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萬;老年人口的比重將由13.3%增加到16.0%,平均每年遞增0.54個百分點[7]。這個龐大的老年群體是健康脆弱的群體,慢性病的困擾、生活自理障礙、認知功能減退、社會支持減少等,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在生活照料、疾病護理、疾病預防、健康促進等方面,對護理提出了更多的需求[8]。要滿足全國超過2億老年人口的護理需求,就必須大力發展老年護理事業,盡快建立和完善社區居家和機構養老護理服務體系,加快老年護理專業隊伍的建設。
老年護理作為一個專業、一門學科,在發達國家得到了長足發展,已經從老年疾病的護理、生活的照料擴展到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預防保健等諸多方面。但在我國,老年護理尚處于萌芽階段,在不發達地區的農村,除鄉鎮敬老院和溫暖小區外,其他農村老人還都處于自我養老狀態,沒有老年護理專業機構。在城市從事社區護理工作的護士多是由臨床護理轉型而來,未經過專門的老年護理專業教育,在養老院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很少接受過護理專業教育,護理服務還僅限于對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疾病護理[6]。由此可見,當前老年護理服務的機構還不健全,專業化程度不高,從事老年護理服務的人員不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還遠不能滿足老年人的護理需求。因此,開展老年護理專業教育,培養專業化的老年護理人才,是老年護理專業化發展的要求。
長期以來,衛生職業院校承擔著培養護理專業人員的主要任務,在教學師資、教學設施、教學管理等方面具有較雄厚的辦學基礎。本調查研究顯示,在衛生職業院校,不僅護理專業教師隊伍的年齡、學歷、專業技術職稱等結構比較合理,而且多數教師對國內人口老齡化以及老年人的護理需求、老年護理的發展趨勢等都有充分認識;對學生就業適應護理市場需求的變化、學校的發展與專業設置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對老年護理的專業建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教材開發等有著較深刻的思考,并相信學校有能力開展老年護理專業教育。盡管當前的老年護理實訓基地建設還不夠完善,但只要加快開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養老機構之類的老年護理實訓基地,把見習、畢業實習由醫院擴展到社區、養老機構,完全可以滿足老年護理專業教育教學的需要。
[1]林婷,黃俊山,姜小鷹.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及其社區護理需求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6,21(18):4-7.
[2]邵梅,姜科,銀全有.老年人對社區健康服務需求的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6(34):123-124.
[3]王玲.老年護理學科的發展歷程與引發的思考[J].中國護理管理,2007,4(7):12-14.
[4]楊敏,高玉霞,邢沈陽.影響中國社區老年護理的因素分析及對策[J].現代護理,2008,14(1):41-43.
[5]陳潔,朱明珍,陸明梅.我國老年護理的現狀與展望[D].上海: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2009.
[6]王婧,何國平.我國老年護理人力資源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護理學雜志,2010,25(23):82-84.
[7]程冉冉,張勇,賈力品.城市老年人對社區護理需求的調查分析[J].現代護理,2007,13(12):1113-1114.
[8]楊娜,曾慧,韓小懷,等.吉首市城區土、苗、漢民族老年人社區護理服務需求及影響因素調查[J].醫學臨床研究,2006,23(11):1817-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