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振杰
嚴重的眼眶頓挫傷后不僅導致眼球損傷、破裂,而且形成不同程度的眶下壁骨折塌陷[1],眼球及眶內容物下陷,形成雙眼外觀明顯不對稱。如果眼球破裂,眼內容物脫出無法修復,行眼內容物剜除或眼球摘除術后,即使使用球狀羥基磷灰石義眼臺填充入眼眶內,仍可見傷側眼部下陷,雙眼明顯不對稱。為改善受傷側眼眶內容物向下塌陷,用適當形狀大小的人造骨塊填充眶壁塌陷處,可以顯著改善雙眼不對稱的外觀。本院自 2009年9月~2012年9月,開始對單眼外傷導致眼球摘除術聯合羥基磷灰石義眼臺植入、同時伴有眶下壁骨折塌陷的患者,用塊狀人造骨行眶下壁骨折塌陷填充手術,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 2009年9月~2012年9月,診斷為眶下壁骨折、塌陷,眼球摘除術聯合羥基磷灰石義眼臺植入術后的患者資料,56 例 56 只眼,右眼 32 例,左眼 24 例。其中男 55 例,女 1 例。年齡 21~38 歲。受傷后手術恢復期 1~2 個月。術前CT檢查可見眶下壁骨折、塌陷,進入上頜竇,眼球缺失,羥基磷灰石義眼臺填充。
1.2 手術方法 (1)局部麻醉:2%利多卡因加少量腎上腺素在下瞼和眶下壁浸潤麻醉。(2)下瞼緣下 2 mm,平行瞼緣切開,至外眥角時,向下斜行 120°,長 5~8 mm。(3)置下瞼牽引線,把下瞼拉向上,分離皮下,分離要在眼輪匝肌的表面進行。(4)越過眼輪匝肌,向眶緣方向潛行分離。分離皮下超越下眶緣水平。(5)眼鉤拉開分離的皮膚,確切摸到下眶緣,在眶緣外 2 mm處,做平行眶緣的骨膜切開,向眶內分離骨膜,小心不要把骨膜剝破。用剝離子將嵌塞的眶內容物鉤出還納。(6)測量骨缺損區范圍大小,將人造骨塊置于 80℃熱水中浸燙 5 min后,取出修剪,與眶下壁缺損范圍相似,其大小應將骨折各緣完全遮蓋,前緣恰與眶緣平行。(7)觀察雙側眼球突出程度,使術側高于健側 2 mm,欠矯則更換較大人造骨,或在其上面再添加一塊,直到滿意為止。(8)人造骨塊一定要植于骨膜之下,一定要把骨缺損各緣嚴密遮擋。(9)用妥布霉素 2 萬單位沖洗手術野,縫合眶骨膜,縫合皮下、縫合皮膚。
1.3 術后處理和觀察 術眼加壓包扎 3 d。全身應用抗生素、激素 3~5 d。隔日換藥,觀察術后反應、局部紅腫情況、傷口愈合情況。術后紅腫 5~7 d完全消退,傷口愈合好,7 d拆皮膚線。雙眼基本對稱,3 個月后配義眼片。
術后隨訪 3~6 個月。患者恢復好,雙眼基本對稱,患者均未出現人造骨排異反應,無感染等其他并發癥。配義眼片后眼窩塌陷、不對稱情況改善。
外傷導致眶骨骨折不手術很難恢復原貌,而眶下壁骨折會造成明顯眼眶塌陷,有礙美容,對患者心理造成很大壓力。面部整形使患者面容明顯改善,對患者心理健康的恢復有很大幫助。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因此面容恢復,心理健康,會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手術中需要的填充材料“人造骨”就是羥基磷灰石,由人工合成及由天然珊瑚制備的羥基磷灰石,在化學組成、結構上與人體骨組織的羥基磷灰石一致,與人體組織有極好的生物相溶性,不易發生排異反應,不易被機體吸收,且無毒副作用[2],是填充眶骨骨折缺損的理想材料。由于人造骨有多量小孔,隨著傷口的愈合,新生血管爬入人造骨孔中,與骨質合二為一,有效填充塌陷的眶壁,而且手術患者未發現明顯排異反應。
手術要點:(1)皮膚切口要距離下瞼緣 2 mm橫向切開,切口處不僅視野開闊,而且傷口愈合后不易遺留明顯瘢痕[3]。(2)分離皮下及眼輪匝肌之間,分離太深會損傷眼輪匝肌。(3)分離過程不能損傷眶隔。(4)潛行分離應超過下眶緣水平,確切摸到眶下緣,于眶緣外 2 mm平行眶緣切開骨膜。分離骨膜和骨質時,不要將骨膜分破。(5)人造骨塊要修剪成骨折塌陷形狀,不要掉顆粒。置入眼眶內不要超過眶緣。(6)觀察雙眼,患側要略高于健側 2 mm。待術后反應消退后,雙眼突出度一致。(7)人造骨片一定要置于骨膜下,骨缺損各緣嚴密遮擋。防止人造骨片脫位,是手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總之,眶下壁骨折塌陷用相似形狀的人造骨填充、修復眼眶塌陷處,術后患者面容恢復,外形滿意,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由于不必投入昂貴的設備,手術方法易于掌握,手術成本低,療效確切,并發癥少,特別適用于基層醫院。
[1]李鳳鳴.眼科全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3233.
[2]李冬梅.眼部整形美容手術圖譜[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497.
[3]范先群.眼整形外科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