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德林 劉志明
氣囊導尿管因具有操作簡單,刺激性小,固定可靠,便于護理等優點而廣泛用于臨床,但在少數情況下,出現水囊不能抽出而造成拔管困難的情況發生。2002年7月~2011年9月我院出現的 20 例氣囊尿管拔管困難病例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15 例為男性,5 例為女性,年齡 20~76 歲,平均 65 歲,由于病情需要給予留置Foley’s尿管,留置時間最長 28 d,最短 5 d,平均 14 d;所有的患者都是由于氣囊尿管水囊抽不出造成拔管困難,有 6 例男性患者有尿管已部分拔出,9 例男性患者和全部女性患者氣囊均位于膀胱內。
1.2 處理方法 1 例男性患者尿管已大部分拔出,根據尿管拔出的長度,翻開尿道外口,見水囊嵌頓舟狀窩,用針刺破水囊,尿管拔出;其余 19 例患者均首先在尿管的Y字分叉處下端剪斷尿管,尿管水囊位于后尿道的 1 例男性患者和 1 例女性患者囊內液體自動流出,尿管拔出;余 17 例采用細導絲通過氣囊導管口進入氣囊導管來回進出后,2 例水囊位于膀胱的男性患者和 1 例女性患者水囊液體自動的流出,尿管拔出;經上述處理水囊仍抽吸不出的患者,4 例男性患者尿管已部分拔出水囊在后尿道,采用細針頭在直腸與陰囊正中線處經皮膚、皮下組織平行刺破水囊,待水囊消失后,再輕輕將尿管拔出;1 例女性患者采用細針頭自尿道口沿尿管到水囊處將水囊刺破,待水囊消失后輕輕的拔出尿管;2 例男性患者和 1 例女性患者水囊位于膀胱內,采用通過水囊導管不斷注水至 140 mL時致氣囊自然破裂,拔出導尿管;5 例男性患者和 1 例女性患者水囊位于膀胱內采用先將通過尿管注入膀胱 300 mL生理鹽水后在B超引導下,在恥骨上方以細針頭刺破水囊,將水抽出,拔除導尿管。
20 例病患通過在Y字分叉處下端剪斷尿管、細導絲通過氣囊導管口進入氣囊導管來回進出后、氣囊注水及水囊穿刺等方法,氣囊尿管都順利拔出,且未出現明顯并發癥。
由于各種病情的需要,患者需要留置導尿管,氣囊導尿管因具有操作簡單,刺激性小,固定可靠,便于護理等優點而廣泛用于需保留導尿的患者,氣囊導尿管的結構有別于普通導尿管,在離尿管頭 2.5 cm處有一小球囊,自開口處注入液體或氣體(10~30 mL)后尿管頭處的球囊隨即膨大,取下注射器,開口處的活塞即可自動關閉,起到固定尿管和防止尿液外流的作用[1],需要拔管時,先用注射器抽吸完液體(氣體)就可拔管。氣囊導管幾乎貫穿導尿管的全程,管腔極細,且導尿管由橡膠制成,容易老化,致使管腔阻塞;氣囊導尿管的Y字型分叉處,氣囊導管管腔最細,又有角度,在制作時,也極易形成小的結節,使管腔內壁不光滑,此部位是最容易發生阻塞的;氣囊導尿管的氣囊材料質量太差,注入水(氣)后,氣囊自行封閉,無法將球囊內的水(氣)吸出來,就造成拔管困難。在拔管有阻力的情況下切忌不能強行拔管,以免造成膀胱尿道的損傷,對于水囊無法吸出來,采取的處理方法,應該先從采用無創的辦法,再考慮創傷小、對患者影響小的處理辦法,根據尿管Y字型分叉處氣囊導管的特點,可從Y字分叉處下端剪斷尿管,有時可以直接繞過阻塞部位,在氣囊的壓力下,囊內液體可自動流出,剪斷尿管前,須先固定殘端,以防尿管回縮,加大處理的困難[2]。若剪斷后液體仍未流出,可用注射器抽吸;考慮可能導尿管有質量差異,導尿管留置時間過長老化,致使氣囊導管腔阻塞無法順利抽空氣囊,拔管時首先要輕輕旋轉、牽拉導尿管,利用導絲疏通氣囊導管有時即可使粘連的管腔恢復通暢,從而使囊內液體易抽回;對氣囊嵌頓在尿道,可通過觸摸或B超下定位明確水囊部位,可選擇用細針在穿刺路線短、損傷小的情況下穿破水囊,待水囊消失后拔出尿管,若是水囊在前尿道,可觸摸到尿管水囊后固定,從其腹側直接穿破水囊,若是水囊在后尿道將細穿刺針在直腸與陰囊正中線處經皮膚、皮下組織平行刺破水囊,將尿管拔出;確定氣囊在膀胱內,氣囊的通路出現只進不出的情況,患者無尿潴留時,可從通往球囊管腔注入液(氣)體至 140 mL時致球囊自然破裂;對于氣囊在膀胱也可利用B超準確定位,再在B超引導下,在恥骨上方以細針頭刺破水囊,拔除導尿管;對女性患者由于尿道短,可以用細穿刺針沿著尿管的走行將水囊刺破,拔出尿管。對于氣囊尿管水囊抽不出造成的拔出尿管困難的情況臨床上并不常見,宜選用無創或創傷小的最佳處理方法[3]。
[1]胡小萍.留置氣囊導尿管拔管困難原因分析及對策[J].南華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32(1):141-142.
[2]丁炎,孫燕.實用泌尿外科護理及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44-47.
[3]黃芳.留置氣囊導尿管并發癥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當代醫學,2008,14(Z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