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琳
健全和完善企業內控管理體系,提升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進而保證為企業的管理者提供準確、真實的信息,對企業管理具有導向性。如果企業的內控不嚴,企業管理者提供給會計的信息就會被扭曲,影響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同時,優化企業內控管理體系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條件,目前許多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水平仍然不強,企業對內控管理重視程度不高,嚴重影響經濟效益的提升。因此,找出企業實際存在的問題,優化企業的內控管理體系成為企業目前發展所必須面臨的問題。
目前,大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注重優化內控管理,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于企業優化內控管理的體制性、政策性和其自身發展所形成的障礙。企業的內控管理優化對加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實現企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十分重要。因此,要積極采取有力措施盡快消除這些障礙。影響企業內控管理的主要障礙有:體制障礙、內部人障礙、人事制度障礙、企業自身發展阻礙等方面。現在大部分企業實行層層代理的形式,各層級企業的代理人對管理企業的任何決策起決定性的作用,但其私人利益取代企業利益就會導致內控管理體系的失效。因此,企業的多層行政代理體質阻礙了企業優化內控管理體系的順利進行。其二,企業的管理層及職員由于自身的利益無法滿足,進而阻礙了企業優化內控管理體系,形成了企業內控管理優化的內部人障礙。其三,財務、資產和人事管理的相互脫節形成了阻礙企業內控管理優化的因素,企業在選撥管理者和調配時,不注重考慮企業長遠利益而多關注當時的業績,使得一些經濟漏洞和不良信息不能及時有效的發現,內控管理也因人事管理阻滯和擱淺。其四,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其縱深發展受到限制,一般會考慮實行多元化的發展策略。但一部分企業沒有實行戰略性決策和經營性決策的分離,普遍采用了分權管控模式,使得總部失去了制定企業戰略、內部資源配置的決策權,缺乏合理的母子公司管控模式成為了企業優化內控管理體系的主要障礙。
優化企業內控管理體系,要以企業內部的經濟活動為中心,并依據各項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按照其所屬系統制定出一套相對嚴密的縱橫聯系的程序和方法,使得各個職能部門和環節保持分工、協調、均衡一致,自動進行監督檢查,改正錯誤,使得各項經濟活動能夠按照企業的方針、政策、計劃要求正常地進行,進而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要建立現代化的企業制度,就要積極規劃組織,特別是企業的財務管理組織,它是企業優化內控管理體系最重要的環節之一。首先,企業要構建全面完善的財務流程管理制度,各個部門和全體職員要密切配合工作,增強財務流程管理理念,規范財務流程管理的行為,提升流程的執行力,堅決追究在財務流程執行中造成重大損失的人員責任。其次,企業要有效監控特殊性質業務行為,對特殊性質業務行為進行準確、全面、及時的檢查,杜絕財務流程管理的漏洞,嚴防假賬、賬外賬等違規行為。第三,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財務授權審核制度,嚴格審核授權范圍,規范操作流程,嚴防企業的授權失效。
企業構建內部審計體系,對自身實行關鍵控制和監測程序是內控管理有效進行的一種途徑。企業要嚴格落實內部審計制度,將事前審計、事中審計、事后審計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企業一般從四方面來構建內部審計體系,即財務審計、管理審計、效益審計、流程審計。首先,企業要對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對企業報表、會計工作流程規范性等常見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合規性的審計。其次,企業要構建管理審計體系,依據企業的各項管理章程對管理者責任及內部流程進行審計,比如,對離任職的審計、工程竣工的審計、項目評估的審計等。第三,企業要構建效益審計體系,對企業的經營業績進行詳細審核,分析財務資金調控和管理是否有效、預算分配是否合理,重大項目投資、專項資金監管是否到位、企業有無資源的損失和浪費,以此來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水平。最后,企業應該嚴格把控業務流程中的關鍵控制點,根據業務性質進行流程控制點的審核。
總之,優化企業內控管理體系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但企業要實現持續健康的發展,就要把構建內控管理體系作為企業管理的重心之一。因此,企業應不斷加強對優化內控管理體系的探究,創新工作方法,不斷開創企業內控管理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