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鵬 高培賢
(佳木斯大學,黑龍江佳木斯154007)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可積極承擔保護環境的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摒棄以往先低端后高端、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約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
目前在黑龍江省產業結構中,工業比重偏高,低能耗的服務業比重偏低;而工業結構中,高碳的重化工業占工業比重的70%左右。這種以煤炭、石油為主的高碳能源結構造成碳排放強度高及環境污染嚴重。黑龍江省傳統的發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屬能源依賴型,產業發展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發展低碳經濟既有對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也包含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提升,因此應將優化產業結構作為全省經濟工作的重點。盡管工業化的經濟發展階段不可能短期逾越,但可以通過調整行業內部結構和產品結構來降低高耗能行業的比重,淘汰落后產能和技術,從結構上促進經濟的低碳化。
黑龍江省的耕地和林地面積均居全國首位,同時也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因此在發展低碳經濟過程中農業的主導地位不可動搖,農業低碳經濟的發展水平從根本上決定著黑龍江省農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及全省農業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模式轉變。黑龍江省作為我國的農業大省,應當肩負起發展低碳農業、減少農業碳排放、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重任。
當前黑龍江省的經濟發展方式仍以粗放型為主,表現為投資率高、原材料工業增長速度快、資源消耗大、單位產值的污染物排放量高等方面,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持續發展動力明顯不足。因此,發展低碳經濟有利于促進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促進節能減排,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充足、安全、清潔利用,是加快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2009年7月,英國政府正式發布名為《英國低碳轉換計劃》的國家戰略文件,內容涉及能源、工業、交通和住房等多個方面,該計劃標志著英國正式啟動向低碳經濟轉型。在與低碳經濟相關的眾多技術創新方面,英國政府尤其關注碳捕獲與埋存技術(CCS)在世界范圍內實現溫室氣體控制目標所能夠起到的關鍵作用。除采取立法和出臺政策外,英國政府還運用多種手段引導人們向低碳生活方式轉變,積極倡導民眾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的活動中來。在過去10年間,英國實現了200年來最長的經濟增長期,經濟增長了28%,溫室氣體排放減少了8%。
2009年2月17日,奧巴馬政府正式通過了“美國再生再投資法”,實施奧巴馬政府的綠色新政。綠色新政由綠色能源、能源效率、溫室氣體排放和向低碳經濟轉型四個部分組成。綠色新政的實質是通過基礎設施的投資擴大內需,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危機,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該法案并非追求眼前的經濟復蘇,而是重視技術與產業創新,更加著眼于中長期的經濟增長。
德國的能源開發和環境保護技術處于世界前列。德國政府實施氣候保護高技術戰略,將氣候保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列入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并通過立法和約束性較強的執行機制制定氣候保護與節能減排的具體目標和時間表,大力發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快現有風力設備更新換代,發展海上風能。這些舉措不僅減少了碳排放,同時提高了能源效率,促進了德國經濟的繁榮。這說明經濟增長和低碳排放是可以同時實現的,發展低碳經濟既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途徑,也是經濟繁榮的契機。
日本是新能源開發最領先的國家,不僅太陽能發電世界第一,而且在風能、海洋能、地熱、垃圾發電、燃料電池等新能源領域也都處于世界頂尖水平。2009年4月,日本政府公布了《綠色經濟與社會變革》的政策草案,提出通過實行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等措施,大力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在稅收方面,為了鼓勵企業和社會節能,實施了多項財稅政策。在強調政府在基礎研究中的作用和責任的同時,鼓勵私有資本對科技研發的投入,以保證技術創新的資金充足。
結合黑龍江省資源和能源消費結構的現狀,逐步降低煤炭的消費比例,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轉型。在政府的引導下,改變傳統產業模式,把經濟發展重點由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正確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到提前預防,拒絕走“先污染,后治理”道路,建立低碳能源結構。
發展低碳經濟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努力提高全社會的環保意識,倡導人們綠色出行,適度消費。據統計,2012年預計全國2.7萬億度用電量中照明用電量將超過3000億度,如果將全國1/3的白熾燈換成節能燈,每年能省下一個三峽工程的年發電量。
全力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逐步提高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積極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加快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商業化進程,逐步以新能源替代傳統的煤炭、石油、天然氣。
堅持不懈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健全標準體系,完善節能減排長效機制。加強濕地保護與建設,穩步推進造林綠化。保護生態環境,搞好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
低碳經濟與經濟高速發展從根本上講并不矛盾,節約能源并不是單純地強調減少能源使用,也不能因此降低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而是要通過采用先進技術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積極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有關方面要提高認識,落實責任,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出發,加快推動黑龍江省發展低碳經濟。
[1]周宏春.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意義與途徑[J].經濟觀察,2010(2).
[2]熊良瓊,吳剛.世界典型國家可再生能源政策比較分析及對我國啟示[J].中國能源,2009(6).
[3]張瑋,錢笑盈.淺析黑龍江省發展低碳農業的必然性和途徑[J].商業經濟,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