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鵬,宋 梅(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廣東 汕頭 515041)
誤吸引起的吸入性肺炎是老年患者較為常見呼吸系統疾病,伴隨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老年患者的人數不斷呈上升趨勢增長。因此老年吸入性肺炎逐漸獲得了臨床醫生的關注和重視。對我院收治的162例吸入性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吸入性肺炎患者162例,男104例,女58例,年齡60~76歲,平均(63.50±3.50)歲。依據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和相關檢查結果,均獲得明確診斷,在患者和家屬的知情同意下進行針對的治療措施。隨機分為對照組(80例)與治療組(8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排除患者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障礙、精神障礙及嚴重藥物過敏等情況。
1.2 方法
1.2.1 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80例,采用常規治療方法,依據患者的情況抗生素治療、霧化吸入止咳化痰、營養支持治療,誤吸異物較大或是導致較嚴重反應時,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1.2.2 聯合治療:治療組患者82例,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纖維支氣管鏡下進行肺泡灌洗技,常規治療方法同對照組患者,術前給患者皮下注射0.5 mg阿托品,用心電圖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和血氧飽和度,監測手段伴隨整個施術過程。纖維支氣管鏡進入氣道后,觀察氣管有無堵塞、腫物等,將氣道內各段的分泌物吸干凈,肺段支氣管內的分泌物作常規細菌涂片、培養試驗,接著進行灌洗肺泡,筆者選擇的灌洗液是甲硝唑注射液,灌洗液的溫度注意保持在40℃左右,每次注入的量都控制在10~15 m l,讓其在患部停留30 s,然后再吸出來,最多達到4次[1-2]。
1.3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 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對比:治療組患者的住院治療時間(14.50±2.50)d、臨床癥狀緩解(2.50±2.00)d,顯著優越于對照組患者住院治療時間(21.50±3.50)d、臨床癥狀緩解(4.50±2.50)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1周后肺功能情況對比:治療組患者的1周后肺功能恢復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兩組患者均治愈出院,無因治療操作導致嚴重不良后果發生。
表1 兩組患者1周后肺功能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1周后肺功能情況對比(±s)
組別 例數 FEV1(L) FVC(L) PEF(L/S) MVV(L)對照組 80 1.40±0.14 2.98±0.35 3.98±0.91 132.54±10.85治療組 82 2.60±0.09 3.99±0.40 5.98±0.81 158.54±15.54 P值 <0.05 <0.05 <0.05 <0.05
經纖維支氣管鏡吸痰及肺泡灌洗術在治療吸入性肺炎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痰液、血痂、胃內容物、阻塞呼吸道的患者,可明顯改善患者血氣及肺功能促進肺部陰影的吸收,取得了顯著效果。
本文中對我院收治的吸入性肺炎患者162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纖維支氣管鏡下進行肺泡灌洗技術治療吸入性肺炎,可顯著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治療時間、臨床癥狀緩解時間,顯著提高患者治療1周后肺功能,安全性較高適宜臨床上依據患者的情況進行治療和應用。
[1] 張和平,張春風,吳正霞.支氣管沖洗加局部注藥治療嚴重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8,14(6):303.
[2] Fagon JY.D 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fiberoptic bronchoseopy w ith bronchoalveolar lavage is essential[J].Sem in Rpir Crl Care Med,2006,2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