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加榮
(淮南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在目前的學校中,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家長的疼愛,缺乏自我鍛煉,身體條件很差,心理脆弱甚至偏激.另一方面由于應試教育的常年影響,學生全門心思投入學習,而忽視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大多數學生認為體育課不重要,只要能及格就行了,所以上課時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氣氛不濃,導致了老師教的無趣,學生學的沒勁.針對這樣的現實情況我們必須與時俱進的提出新型的體育教學方法,只要教師能夠合理地應用這些方法,就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體育課上的生動有趣.下面我就談談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激勵教學”.
激勵就是激發和鼓勵.從教育心理學來說,是指激發人的動機,誘發人的行為,使其產生一種內在的動力,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努力的過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調動和發揮人的積極性的過程.如何在目前學校體育教學不被重視的現實情況下,使學生們即能鍛煉身體又能培養興趣,還能學會一兩項長期鍛煉的體育項目,真正使他們學得有趣、獲得成功和自信,探索好的教學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為此,在近幾年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嘗試著應用激勵教學法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1 興趣激勵
有一句俗話“苦學不如好學,好學不如樂學”,因此我們要從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入手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研究證明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投入的精力非常大,能夠產生良好的效果.試著改變一下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形式,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起對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才會真正為了學習而努力,發揮最大能量,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2 表揚激勵
當學生有進步時,要及時對其表揚,最好是讓全班同學都知道.讓該同學產生一種自豪感,為此他會更加的努力學習.對于缺乏毅力、暫時表現后進的學生,更應在學習上關心,在生活上幫助,對他們取得的一點點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教師的關心以及殷切的希望.
3.3 情緒激勵
體育教學是一門綜合藝術,上好一堂體育課,教師除了具備所授課程的專業知識、運動技術、準確精練的語言表達能力、正確的動作示范動作和組織教學能力外,同時與教師上課時的情緒變化息息相關.例如: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教師若表現情緒高昂、精神飽滿、聲音洪亮,則學生就會情緒高漲、氣氛活躍;反之教師若情緒消沉、無精打采,則學生必然蔫頭耷腦、心不在焉.因此,教師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對體育教學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3.4 表率激勵
從學生的行動上可以看出: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帶來影響.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模仿他們的老師.有時教師的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在學生中間就會流傳很長時間,甚至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可見,老師的身教重于言傳.
有一句名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一名培養祖國未來人才的教師,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嚴格地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能力,在各方面給學生起到表率作用,以自己為楷模,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5 競爭激勵
每個人都有向上的心理,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可.而我們體育課卻能夠給學生提供很多這樣的機會.在體育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教學比賽給予學生一些有效的獎勵機制,充分激發學生的激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體驗到體育比賽的快樂.至于競爭的方法和技巧也有一定的竅門.競爭目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了學生大多數都達不到,致使學生喪失信心;太低了使學生感覺沒有難度,也就缺乏競爭的熱情.所以競爭目標一定要根據教學對象制定的恰倒好處.
3.6 懲罰激勵
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粗心和錯誤,除了幫其改正外,有時候還要給予其一定的懲罰——懲罰激勵.B.F.斯金納的強化理論認為,學生會根據自己行為的后果選擇行為.如果行為的后果未產生消極影響,學生有可能重復同樣的行為,稱之為“消極強化”,若不給予一定的懲罰,學生有可能再犯類似錯誤.但應用這項激勵方法時,必須十分了解處罰對象,同種懲罰對甲可以,對乙可能就不行,所以我們必須靈活掌握、因材施教.
3.7 鍛煉激勵
由于學生性格的不同,往往對學習所持的態度也不同,一般認為,內向性格的人表現為有自制力、意志堅強;外向性格的人表現為活潑好動、反應靈敏.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個性差異,通過有目的地鍛煉一些同學帶隊、領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勵對學習的興趣.例如:我們可以有意地選擇一些學生帶一般性的準備活動;選擇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到前面做示范等.
3.8 組合搭配激勵
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男女生組合在一起練習,要比單純的男生或是單純的女生練習,積極性要高的許多.所以我們無論是學生分班,還是課堂練習,都要考慮到這一點,就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練習的熱情.
4.1 活躍課堂氣氛
通過激勵教學,能夠很快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使學生能夠在一種和諧、活躍、向上的氣氛中完成教學.
4.2 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經常利用激勵教學,久而久之就給學生培養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并且這種態度會轉變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積極向上的做事習慣.這種習慣很有可能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培養每一個學生這方面的習慣.
4.3 增強學生自信心
一個人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通過多次的成功體驗慢慢樹立的.所以在剛開始培養學生自信心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現實身體情況,恰當地制定目標,使學生能夠成功并且產生快樂體驗.在多次成功后逐漸增加目標難度,這時學生就會有信心,并且愿意去完成目標.
4.4 增加學生的心理承受力
在利用3.5、3.6、3.7條激勵方法進行教學時,就會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用競爭方法教學時,肯定會有落后的一方,那么落后者就會產生失落感和喪失信心.這時老師一定要體現出自己的價值,教給學生如何坦然地面對失敗和挫折,學會從失敗中尋求原因,在挫折中樹立信心的方法;用懲罰激勵教學時,一方面幫助學生改掉錯誤,另一方面要端正學生面對懲罰時態度.有的學生只能獎勵和夸獎,不能懲罰和批評,一旦懲罰和批評就垂頭喪氣、一蹶不振.這時老師就應教學生勇敢地面對過錯,勇敢地改掉錯誤;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激情,而且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
4.5 教學效果良好
通過有效的激勵教學,使學生處于一種愉快、和諧、競爭、積極、向上的環境中,學生的學習不再是老師“趕”學生學,而是學生“追”老師教的學,學習過程由被動變主動,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4.6 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興趣和自信心是長期從事一件事情的基本因素.我們所提倡的培養學生終身體育就是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或是某一項體育項目)產生興趣,從參與鍛煉的過程中培養自信,從而長期自覺地堅持這種行為.激勵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可見其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有著積極地作用.
5.1 體育教師應當和學生多交流,多了解學生的身體、心理狀況,切合實際的從學生的現實情況出發,因材施教.盡量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點,使之有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對學生的個性培養也有所幫助.
5.2 班級教學中每個教學對象的水平參差不齊,個性差異大,所以我們在運用“激勵教學”時就必須機動靈活、因地制宜,采用多種激勵方法的綜合應用.
5.3 隨著科技飛躍進步,社會日新月異,學生的特點也年年不同,因此體育教學方法也應同步進行改革.從培養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激情、鍛煉學生的能力為著眼點,為新時期培養積極、向上、堅毅、不屈的有用之才.
〔1〕王剛.淺析整體情緒狀態對體育教學的影響[J].安徽體育科技,2002(3).
〔2〕張龍杰.大學生健康教育教材[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體育學院通用教材.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