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勇,孫樹澤
(曲阜師范大學 體育科學學院,山東 曲阜 273165)
健美操其表現形式以操化融為主,以音樂、美學為一體的運動.配合,將音樂節奏、現代舞蹈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教師根據在健美操教學中發現學生自身發展特點,有組織且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積極的學習健美操的知識、技能與鍛煉身體和心靈的活動.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否合理,才是保證完成教導學生積極學習技術技能的前提.
健美操表現出來的是動作美、形體美、情感美的藝術特點,所以在教學方法上應具有多樣性、時效性、可綜合性、可優選性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教師、學生、教材三方面相互制約、協調后,健美操教師的教學方法在“教、練、比”三個教學環節也有不同的使用區別和側重.
在初學時期,學生通常表現為缺乏協調性與自我控制能力,在學習動作路線與方向時不能準確的動作到位,反而會常出現“看似會做但一做就會出現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成套動作的記憶力與節段之間的銜接的問題.教學方法如下:
1.1.1 激情法的運用
在學習健美操新動作之前,教師首先采用直觀教學法,讓學生從內心想學習新動作的興趣.[1]一般激情法教學采取兩種方法:
(1)音樂激情法.教師在學習新動作之前,來引導學生如何去聽音樂的節奏與速度,可先放一段動聽、優美且節奏強勁的音樂,從而起到讓學生自主學習作用.[2]
(2)動作激情法.教師可以在學習新動作之前,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得到美的感受,也可用規范且熟練動作把教學的部分內容或全套動作配上音樂,充滿活力的音樂演示給學生看.
1.1.2 示范講解法的運用
示范講解法是當前健美操教學中采用最普遍的教學方法,以其優美正確的示范動作,從而提高和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好示范的位置和方向一般都是教師在前,學生在后面模仿的方法,這樣有助于提高示范的效果.選擇的示范的方向與位置,根據行動的性質,學生的隊形,需要觀察部位,安全性等要求進行現場布置.簡單易學的動作,教師可以使用背面的示范,讓學生們在運動中觀察方向和路線.較難以學習的動作,應從側面進行示范,并且說明繞軸運動的運動路線.
1.1.3 分解法的運用
分解法是合理的分解結構比較復雜的動作或組合,行成幾個局部動作或組合,從而分別進行教學,最后達到完全掌握動作的方法.
1.1.4 完整法的運用
完整法是指進行完整動作或組合從開始至結束教學的方法.此種方法在不破壞動作結構、不分割動作各部分的情況下,從而建立學生完整學習動作的概念,迅速掌握動作或組合之間的內在聯系.
1.1.5 連接法的運用
連接法是指按照一定的循序把單個動作連接發展成組合動作的一種方法.例如學習Ⅰ、Ⅱ、Ⅲ、Ⅳ四組動作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學習Ⅰ
學習Ⅱ 連接Ⅰ﹢Ⅱ
學習Ⅲ
學習Ⅳ 連接Ⅰ﹢Ⅱ﹢Ⅲ
最后連接Ⅰ﹢Ⅱ﹢Ⅲ﹢Ⅳ
1.1.6 遞加循環法的運用
遞加循環法是指在原有的動作基礎上,新組合部分仍有原有動作且每增加一個新動作都組成一個新組合.例如學習Ⅰ、Ⅱ、Ⅲ、Ⅳ四組動作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學習Ⅰ
學習Ⅱ 連接Ⅰ﹢Ⅱ
學習Ⅲ 連接Ⅰ﹢Ⅱ﹢Ⅲ
學習Ⅳ 連接Ⅰ﹢Ⅱ﹢Ⅲ﹢Ⅳ
健美操教學中,學生只有通過勤學苦練才能嫻熟掌握動作要領,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積極性和潛力.積極主動地把握每一次健美操練習機會,同時要多體驗動作的感受,當成套動作不能嫻熟的連接時,學生要記憶成套動作中各個環節的名稱、順序,各節、各段之間的連接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助于加速學習動作過程,有利于準確、快捷地改進和鞏固健美操技術動作.
1.2.1 提示法
教師用提示方式指導學生進行練習的方法.從而讓學生加強練習,達到熟練的完成成套的技術動作.
1.2.2 分段練習法
分段練習法,是為了讓學生在每個段落加深印象,學習程序時某些部分分解練習方法.在進行分段練習時,可先不用音樂伴奏,用速度慢的口令進行練習.
1.2.3 交替、重復法
交替、重復法是在健美操教學中連續反復進行不改變動作結構且按照動作要領的練習方法.
1.2.4 領帶法
領帶法是指由優秀學生或教師本人帶領同學進行練習的一種方法.領帶法有助于學生快速掌握動作路線、動作方向、動作技術以及動作連接的連貫性.
為鞏固與提高健美操技術水平以及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課堂教學中可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3.1 創編法創編法是指根據創編原則和健美操特點,進行創編套路動作的教學方法.
1.3.2 比賽法
比賽法是指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及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組與組比賽的教學方法.通過比賽,不僅培養學生增強自信心與表現力順便從而激發學生自主練習興趣;還可以檢查教學的質量.
教師根據教學進度的要求,運用正確健美操教學,通過學生鍛煉,達到身心健康的目地,在教學過程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由于教育對象的專業基礎、運動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符合他們的教學內容,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因人而異,進行教學,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通過示范,講解的操作方法,使學生掌握動作技術的前提下,引導他們一步一步由單純到享受的完成動作,通過直觀的切身經驗體會健美操樂趣,以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完整性和團結的教學和學習,促進教學的順利發展.
由于在傳授知識過程中采用分段教學,易造成段與段銜接的不連貫,影響動作質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連接處的練習次數,保證成套動作(組合動作)的順暢.
健美操是具有觀賞性的運動項目,表現力有助于提高成套動作的感染力,給人以美得享受,起到調動情緒,激勵人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強表現力的培養.
健美操的基本姿勢為:挺胸、收腹、立腰、下頜微收.正確的基本姿勢能提高動作質量,突出練習者完好身形,增強美感,在教學中可通過姿勢練習、舞蹈練習、芭蕾練習來保持和糾正身形.此外可利用語言提示,幫助學生養成保持良好身形的習慣.
成套動作風格特點是正確的分辨節奏即成套動作更具藝術效果,通過音樂來體現,音樂是成套動作的靈魂.因人而異培養學生的樂感要對節奏感好的學生完成整套動作練習時即可采用不同風格、不同節奏的音樂來伴奏.對節奏感稍差的同學可采用聽固定音樂節拍做出擊掌練習或隨音樂做簡單的動作組合.在熟練分辨出音樂節奏后進行相同節奏、相同旋律的音樂伴奏下完成不同動作練習,逐步提高學生對音樂節奏的分辨力.
〔1〕孫丹.高校健美操教學技能的探討.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
〔2〕段志斌.中學健美操課教學淺析.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