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
[摘要] 目的 1、 比較分析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與開腹膽囊切除手術治療老年良性膽囊類疾病治療效果,探討在治療老年患者時,哪一種手術方式更為可靠、安全。方法 選取該院中2006年2月—2012年2月患有良性膽囊疾病的60歲以上老年患者218例,隨機抽取行腹腔鏡膽囊切除及開腹膽囊切除各50例對其進行分析,將其分為A組與B組,A組采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B組實施開腹膽囊切除手術,對兩組進行術前、術中、術后的相關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采取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療效情況要優于開腹膽囊切除手術患者,其中包括手術的時間、出血量、止痛劑的應用、手術后的排氣時間、臥床時間、以及并發癥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取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要優于開腹手術治療,其手術的創傷較小、痛苦較少,而且手術對胃腸道的影響較小,患者在手術之后的恢復比較快,出院迅速。因此,根據老年的生理功能以及身體衰退的情況來說,其比較適合于利用腹腔鏡手術治療膽囊疾病。
[關鍵詞] 腹腔鏡膽囊切除;開腹膽囊切除;老年患者
[中圖分類號] R6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1(b)-0056-0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均壽命的延長,老年病人的增多,老年膽囊疾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的提高,而且其在世界以及我國的范圍中有不斷上升的傾向,所以,對老年膽囊疾病應該加以重視,對該種疾病應該采取什么手術是一項重要課題。為了比較分析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與開腹膽囊切除手術治療老年良性膽囊類疾病治療效果,探討在治療老年患者時,哪一種手術方式更為可靠、安全。隨機抽取該院2006年2月—2012年2月患有良性膽囊疾病的老年患者100例患者,對其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該院患有良性膽囊疾病的老年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50例,開腹膽囊切除手術50例,其中男性老年患者有24例,女性老年患者有76例。患者年齡在60~80歲,其平均年齡為65歲。將其分為兩組A組與B組,A組采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B組實施開腹膽囊切除手術,A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8例,女性患者為32例,平均年齡在(68±5.3)歲;B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2例,女性患者為38例,平均年齡在(69±4.8)歲。在進行手術之前,對患者進行B超檢查,均為膽囊患者,確診為膽囊疾病,包括急慢性膽囊炎、膽囊息肉、膽囊結石等。
1.2 方法
2006年2月—2012年2月患有良性膽囊疾病的老年患者100例,隨機將其分為A組與B組,A組采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B組實施開發腹膽囊切除手術,對兩組進行術前、術中、術后的相關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兩組采用的麻醉手術相同,對患者氣管內插管或使用喉罩,對其進行全麻。在A組中,使用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對其采用三孔或四孔法,二氧化碳的氣腹壓力為12~14 mmHg;在B組中,患者實施的開腹切除手術,取患者右肋緣下斜切口長約7~10 cm行膽囊切除,運用順行或者是逆行方式。
觀察的指標為以下幾點:手術的時間、手術中的出血量、手術之后的排氣時間、使用止痛劑的劑量、患者手術之后的出院時間、臥床時間、并發癥的出現等。
1.3 統計方法
利用SPSS12.0軟件進行檢驗與處理,計量資料采用標(x±s)表示,以t檢驗。
2 結果
采取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療效明顯要優于開服膽囊切除手術患者,其中包括手術的時間、出血量、止痛劑的應用、手術后的排氣時間、臥床時間、以及并發癥、止痛劑等。見表1。
3 討論
膽囊結石、各個類型的膽囊炎、膽囊息肉的病變等均為良性的膽囊疾病。在實際的治療中,因為各地的環境不同,比如說文化、地域、設備、經濟等等,其在臨床中的治療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1]。如該市地處邊遠地區,少數民族眾多。部分老年患者對腹腔鏡中使用鈦夾需終身留于體內不接受,采用可吸收生物夾后老年人普偏已經能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膽囊良性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而且目前來說,社會人口逐漸出現老齡化現象,在老年人中,膽囊炎癥、膽結石等一些良性膽囊疾發病率在不斷的升高,其發病率甚至達到30%以上[2],因為老年人年齡逐漸增大,內臟的器官功能在不斷的減退,代謝能力也下降,老年自身機體的一種耐受力也不斷降低。因此,在老年患者得一種病之后,很有可能會并發其他的疾病,而且老年患者疾病治愈的時間越長,患者的預后就會越差,而且病情也會反復的出現[2]。此外,隨著老年患者年齡在不斷增加,反應也變得越來越遲鈍,所以,有時候在面對著一些高齡患者時,很有可能就會被患者的錯誤感覺而產生誤導,使得潛在的病癥可能被掩蓋,在進行較大手術,以及在發生某種創傷等一些應激性的反應時,他們自己身體調節能力則會不斷降低,這就使得疾病感染的幾率加大[3]。
該文采取腹腔鏡膽囊切除的50例患者療效情況要優于開腹膽囊切除手術的50例患者,其中包括手術的時間、出血量、止痛劑的應用、手術后的排氣時間、臥床時間、以及并發癥等等,P<0.05,詳見表1。
在手術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創傷很可能會引發患者機體的一種過激性反應,進而會導致其通過患者的下丘腦、垂體、以及腎上腺其軸系統來對相關的組織與器官進行調節。產生這種過激反應的程度大小與手術波及到的范圍、手術部位、手術創傷的嚴重程度等都有關系。因此,在治療良性膽囊疾病時,對患者采取開腹手術要比腹腔鏡手術產生的影響要大,創傷較大則會造成應激反應大。利用腹腔鏡手術[4],則會使得手術切除的時間較少,而且在手術的過程中其出血量也相應比較少,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可能會發生的應激反應。在臨床中,相關研究[5]已經表明,在治療膽囊手術中,腹腔鏡手術的恢復要比開腹切除手術療效要好,因為該手術其產生的創傷較小,對患者來說,肌電活動的功能在恢復中較快,因此,在對患者使用止痛劑時,其應用的劑量也較小。患者在手術之后能盡快的進食或者是進行下床活動,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對胃腸的活動,加快對胃腸功能的恢復。此外,還能夠減少患者的咳嗽、肺部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以及咳痰等[5]。在對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的過程中,腹腔鏡的內臟器官不會被暴露在外部,因此,不會產生感染,與開腹手術相比,其發生感染的幾率要小。而且若對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實施開腹手術,則容易產生心肌梗死等疾病。在手術中,得患者發生心衰現象,因為在手術中,可能會增加腹壓,這就意味著心臟負荷會加重,回心臟血流降低減少,對冠動脈的供血功能會產生影響,進而可能會誘發心力衰竭。因此,對于這種情況應該慎重的進行考慮,對手術之前的準備要做好。術前行心臟彩超,血氣分析等必要檢查,進行心肺功能評估及糾正。避免發生可能的并發癥,在對患者實施手術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嚴格的檢測,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要做到認真仔細。
綜上所述,對老年良性膽囊疾病患者采取腹腔鏡手術要優于開腹手術,實施腹腔鏡手術能夠保證時間短、創傷小、對患者的影響以及干擾較輕,手術之后產生的疼痛較輕,而且胃腸的功能能夠盡快的恢復,住院的時間較短,能夠短時間內出院,因此,對老年患者來說,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是安全、合適、可靠,應該為首選的治療措施。
[參考文獻]
[1] 保紅平,方登華,高瑞崗,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癥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9(10):15-24.
[2] 馬寧,曹紅勇,時開網,等.腹腔鏡與開腹膽囊切除術40例對肺功能影響的比較[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6):28-32.
[3] YangHaolei,andred,YaoYongliang,et al.combinedantegradeandretrograd elaparoscopiccholecys tectomyinpreventionofbileducti njuryclinicalanalysisof[J].ChineseJournalofgeneralsurgery,2008(5):15-22.
[4] JiangShitao,sunDengqun, WangJingmin, et al.laparoscopicalong-contrary combinativecholecystectomyinpreventionofbileductinjuryvalue[J].Journalo flapar oscopicsurgery,2008(2):22-28.
[5] SunJian, LiSanrong, ShuXian-lin,et al.cysticductduringlaparoscopicchole cystectomy.Experienceindiagnosisandtreatmentofincarceratedc alculi(reportof34cases)[J].abdominalsurgery,2009(2):54-60.
(收稿日期:201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