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邵斌
[摘要] 腸結核可分為潰瘍型、增殖型、纖維硬化型及潰瘍增生型[1], 可累及腸道任何部位,以回盲部最多見。腸穿孔主要并發于潰瘍型腸結核,此型病變活躍,當潰瘍浸及粘膜下層后,可進而浸蝕肌層及漿膜層而穿孔。潰瘍型腸結核穿孔病情兇險,不僅術前診斷困難,因病人往往長期腹痛,腸穿孔引起的腹膜炎表現易被忽略,且手術中潰瘍性病變較為廣泛,手術困難。現收集10例潰瘍型腸結核穿孔病例對其手術方式作一探討。①對于潰瘍型腸結核較為局限,我們采取病變腸段切除的手術方式;②對于潰瘍型腸結核病變范圍較為廣泛,我們采取切除病變較為嚴重腸管,對于病變較為分散的腸管,我們沒有采取分段切除,而采取縱切橫縫腸管整形的方法予以處理,盡可能保留腸管;③對于腸結核穿孔,我們不推薦行腸修補術,而建議采取縱切橫縫腸管整形的方法或病變腸管切除的方法。④對于慢性穿孔引起的腹腔膿腫,建議行切開引流術后,二期再行病變腸管切除術;⑤慢性穿孔引起的腸瘺,先行腹壁瘺口清創引流,二期再行病變腸管切除術。
[關鍵詞] 腸結核;穿孔手術;潰瘍
[中圖分類號] R65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1(b)-0058-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組10例,女性7例,男性3例。年齡15~53歲,以20~40歲年齡組最多(8例,80%)。該組急性穿孔全腹膜炎6例,其中2例合并下消化道大出血;另4例穿孔后形成腹腔膿腫2例,腸瘺2例。
該組10例均有較長期的胃腸道癥狀史,最長者5年。主要為腹痛10例、腹脹6例、腹瀉4例、便泌3例、腹瀉便泌交替出現2例。所有病例均消瘦,全身情況較差。有不同程度結核中毒癥狀者6例,10例均合并肺結核,其中1例合并直腸結核,1例合并脊柱結核。
該組10例急性腸穿孔全腹膜炎6例, 急診腸切除吻合6例,其中4例行病變腸管切除,2例因腸管病變范圍廣泛,難以切除所有病變腸管,故只切除病變最嚴重的末端回腸,而對于上方的病變,采取縱切橫縫的腸管整形的方法處理,所有病例術后均給予正規抗癆治療,均得以痊愈。腹腔膿腫2例,切開引流后二期腸關閉1例, 另1例未及時再手術死亡;2例腸瘺經腹壁瘺口擴創引流后二期腸切除吻合, 死亡1例。該組共死亡2例(20%)。
2 討論
2.1 潰瘍型腸結核穿孔的診斷
文獻報道[2]結核性腸穿孔多合并活躍性肺結核,典型病例診斷并不困難。但該組10例均有肺結核表現,其中1例合并直腸結核,1例合并脊柱結核,與文獻報道相似[3]。
結核性腸穿孔已包裹局限為腹腔膿腫或腸瘺者, 如過去曾診斷結核,或結合長期胃腸道癥狀史、結核中毒癥狀、慢性消瘦、或仔細尋找腸瘺原因,一般多能作出診斷。結核性腸穿孔合并急性腹膜炎者, 病人突發全腹疼痛、腹脹、全腹壓痛、反跳痛、肌張力增高,腸鳴音減弱或消失,X 線檢查膈下游離氣體,腹穿液查見膿球,診斷多無困難。值得提及的是,部分病人腸穿孔時的急性腹痛易與長期慢性腹痛混淆,加之病人全身情況差,腹部壓痛、反跳痛、肌張力增高等體征并不典型,容易延誤腹膜炎的診斷。該組2例由此而延誤腹膜炎診斷。筆者認為,對于這類病人關鍵在于提高腸結核穿孔的警惕,詳細詢問病史,反復多次檢查對比腹部體征及腹穿,并配合B超及X線檢查,多能及時作出腹膜炎診斷。
2.2 潰瘍型腸結核手術方式探討
筆者術中發現腸管有多處狹窄,腸管擴張并不厲害,我們認為腸結核穿孔并不是由于梗阻腸管擴張壓力增高所致,而與本身潰瘍病變有關。
手術中,穿孔處腸壁如豆腐般質脆,如行穿孔修補,極其容易再次穿孔,對于穿孔,筆者認為有兩種辦法,其一直接將病變腸管切除;其二,可于穿孔處作縱形切開,橫形縫合,重新整形縫合腸管,我們認為如此處理腸結核穿孔才能保證術后腸管愈合牢固,避免發生腸瘺。
對于病變較為局限,研究采取切除病變腸管及穿孔處腸管,重新吻合腸管,病人術后均較好恢復。對于病變非常廣泛,如完全切除病變腸管,術中發現保留的正常腸管非常少,極易引起術后短腸綜合癥,故只切除病變最嚴重的末端回腸,上方的腸管病變采取縱切橫縫,內翻縫合,將狹窄處腸管整形縫合,使狹窄病變得以解除,同時盡可能保留腸管。對于將沒有狹窄的環形病灶作漿肌層縫合。
對于慢性穿孔引起的腹腔膿腫,研究行切開引流術后,給予正規抗結核治療,二期再行病變腸管切除術;慢性穿孔引起的腸瘺,先行腹壁瘺口清創引流,給予正規抗結核治療,二期再行病變腸管切除術。
總之,對于潰瘍型腸結核引起的穿孔,其是一種非常兇險的腸結核并發癥,劉純[4]報道其死亡率高達38.5%,而該組病人死亡率也高達20%,一定要嚴密觀察病人腹部情況,爭取早期診斷,不要將其作為一般腸梗阻引起的腹痛進行處理,一旦延誤診斷,極易引起病人死亡。診斷明確后應該積極的抗休克、擴容補液,積極安排手術,手術后按正規的抗結核治療方案,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1] Archamporg EQ. Tropical diseas es of the small bow el W J Surg, 1985, 9(6):887-896.
[2] 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外科學[M].7版.(上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086-1088.
[3] 王允.腸結核急性穿孔12例報告[J].天津醫學, 1960,2(6): 449-451.
[4] 劉純.非創傷性小腸穿孔[J].白求恩醫科大學報,1989,15(6): 610-612.
(收稿日期:2012-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