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守樸
[摘要] 目的 探討普外急腹癥中應用腹腔鏡在臨床上的診斷以及治療作用。方法 該文選擇了80例普外急腹癥患者進行研究,對這些患者進行腹腔鏡下的探查,回顧與分析這些患者接受腹腔鏡檢查的確診率、中轉開腹率以及治愈率。結果該文所選擇的患者其腹腔鏡診斷的確診率為95%,中轉開腹率為5%,治愈率為95%。結論 采用腹腔鏡技術對普外急腹癥進行檢查、診斷以及治療,其優點為:治療效果顯著、安全可靠、確診率比較高、對患者造成的損傷比較小等,但是還不能將開腹探查這種手術方式完全取代。
[關鍵詞] 普外;急腹癥;腹腔鏡
[中圖分類號] R65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1(b)-0068-02\
急腹癥患者由于發病迅速,不易于診斷和治療,近年來,隨著臨床上各種檢查措施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病人可在手術前獲得準確診斷,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然而,也有部分患者因各種原因在術前不能獲得明確診斷,致使采取剖腹探查術等一些“不必要”的檢查手段,導致延誤治療[1]。采用腹腔鏡對急腹癥患者進行診斷及治療,能夠有效彌補這一不足,腹腔鏡對機體組織的傷害較小,恢復時間短且術后不易引發并發癥。所以,廣泛應用于普外科對于急腹癥的治療。目前,國內的部分地區也相繼開展了這一工作,但某些方面還需進一步探索[2-3]。該研究為了探討腹腔鏡應用于普外急腹癥治療當中的臨床診斷以及治療效果,現選取2009年2月—2011年3月在該院治療的80例普外急腹癥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文選擇了在該院接受治療的80例普外急腹癥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齡33~73歲。其中右下腹痛56例,全腹痛11例,左下腹痛6例,上腹痛7例。上述患者均存在腹部有壓痛、腹肌緊張、發熱以及反跳痛等情況,白細胞的計數有所增高,診斷尚未明確,存在手術探查的指征。
1.2 方法
對全腹痛以及上腹痛患者進行全身麻醉,而下腹痛患者則采用硬膜外麻醉。將人工氣腹建立起之后,在患者的臍下緣進行10 mmTrocar的穿刺,放置腹腔鏡,在電視下對患者的各個器官進行觀察。
2 結果
所選的80例患者腹腔鏡下76例得到確診,確診率為95%。其中76例患者同時進行了腹腔鏡的手術治療,5例患者由于鏡下對其進行處理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所以進行中轉開腹手術,由于診斷尚未明確有4例患者進行了剖腹探查(詳見表1)。術后進行傳統的抗感染治療,手術之后有7例患者出現并發癥,穿刺孔感染的患者有3例,切口感染患者有1例,術后腹脹3例。除了結腸癌的4例自動出院患者之外,其他患者均治愈出院。
3 討論
急性腹痛和腹部損傷均十分危險,威脅著人體的健康,嚴重時甚至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通常會因其發病時間短、病情嚴重,需要醫學的及時干預對疾病預后進行改善。尤其是對于部分一般輔助檢查無法準確診斷且在臨床有可疑癥狀的急腹癥和腹部外傷患者,因此,及時進行醫學干預十分重要[4-5]。但有部分該病患者常同時存在多種疾病或是具有炎癥反復發作的病史[6];一些患者因某些原因造成就診時就已出現比較嚴重的壞疽性炎癥或化膿等癥狀,為手術增加了很大困難。一旦手術并發癥產生再轉去行開腹手術,更加大了手術治療的困難程度,有時甚至要進行二次手術才可以治愈。近年來,腹腔鏡技術不斷發展且日漸成熟,只要掌握好手術要點,細心認真操作,也可行腹腔鏡手術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但對于一些低血容量休克、血液動力學難以保持穩定或大出血患者在腹腔鏡探查了解損傷位置后,最好盡快結束手術,不要為求微創而不顧患者安全。
急診腹腔鏡探查術作為一種集診斷與治療于一身的現代外科的微創手術技術,僅需要對腹腔鏡的探查術其適應癥進行正確的掌握,并對腹腔鏡技術進行熟練的掌握,就可以將急診腹腔鏡探查術所具有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使手術風險得到降低,使患者所受創傷達到最小的同時也可以獲得最好的診斷及治療效果[7]。腹腔鏡技術不只能夠提供上述對于急腹癥進行診斷的優勢,尤為重要還有,能夠同時為腹腔鏡手術這種治療方式提供機會,促進急腹癥形成早期診斷與正確治療的一體化,使患有急腹癥的患者一樣可以感受到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所帶來的微創優勢。例如:腹腔鏡對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以及急性闌尾炎進行的治療,其具有的優勢為:術后患者的疼痛感比較輕,恢復比較快,切口發生感染的比率較低,術中能夠對腹腔膿液進行充分的沖洗和吸凈,術后患者粘連性腸梗阻情況的發生率比較低。
腹腔鏡這項技術已經逐漸得到完善,常規的普外手術多數情況下能夠通過腔鏡得到完成。原則上來講存在開腹指征的這類手術全部適用,例如:闌尾炎、腸梗阻、腹膜炎、空腔臟器穿孔,不明原因的腹痛以及腹部外傷等,在患者的循環以及呼吸系統較為穩定,同時將存在嚴重心肺疾病這種情況排除的前提之下,能夠將其作為首選進行腹腔鏡的探查。兒童以及老年患者對于比較大的切口其耐受力比較差,青少年更為重視外表的美觀,所以這3種類型的患者可以選擇其作為治療的首選。腹部比較肥厚的這類患者其傷口比較容易發生液化情況,患有糖尿病的這類患者具有著比較差的傷口生長的能力,這2種類型的患者均可選擇這種方式進行治療。對于那些單純的腹痛待查以及腹部外傷的患者,提倡對其采用腹腔鏡探查術。進行這種選擇的原因為:①腹腔鏡具有比較廣的探查范圍,不會被術野暴露情況所影響,同時由于腔鏡存在著放大的效應,所以能夠使探查的可靠性得到有效的增加;②對于發生病變較小的患者可以對其進行腔鏡下的直接處理,避免造成開大切口進行小手術這一尷尬情況;③即便是中轉開腹也可以將病變發生的部位明確,制定出更為合理的手術切口。
[參考文獻]
[1] 程冬春.電子腹腔鏡在普外科急腹癥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6):1016-1017.
[2] 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29.
[3] 瞿榮鋒,孫念緒.腹腔鏡手術治療15例粘連性腸梗阻[J].重慶醫學,2009,38(8):963.
[4] 陳偉,陳應果.腹腔鏡在急腹癥診治中的作用[J].重慶醫學,2011,40(11):1102-1103.
[5] 楊衛富,印山河,朱華生.腹腔鏡在外科急腹癥診治中的應用[J].蘇州大學學報,2008,28(2):323-324.
[6] Hazebroek EJ,Boonstra O,van-der-Harst E.Concurrent tubal ectopic pregnancy and acute appendicitis[J].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2008,15(1):1033-1035.
[7] Hunt SJ,Coakley FV,Webb EM.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acute abdome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tomography,2009,33(2):732-733.
(收稿日期:201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