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豐 許春慧 方秋蓓 馬麗華
(上海市普陀區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333)
齲病是口腔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與腫瘤、心血管疾病并列重點防治的3大疾病之一[1]。我國2005年第3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每100個5歲兒童中就有超過66人有齲齒。其發生與各種行為學變量之間產生著特定的聯系。齲齒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學生對口腔疾病的認知和正確的口腔保健行為,都會對齲齒的發生產生影響。為探討家長的口腔保健意識對小學生齲齒發生的關系,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報道如下。
2011年2-5月普陀區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口腔保健門診的7~8歲學生87名及長征中心小學二年級進行窩溝封閉的學生78名,以及學生家長165名。學生家長平均年齡(35.1±3.6)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60人,高中和中專66人,初中及以下39人。
參照WHO《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和齲齒診斷標準》(4版)進行調查。為避免不同人員檢查造成的偏倚,參與本次檢查和調研的3名人員均為口腔專業人員,調查前經過統一培訓,規范標準。
1.2.1 問卷調查
自行設計長征鎮小學生口腔問卷調查表,共10道選擇題:①你每天刷幾次牙?②你飯后是否漱口?③你每次刷牙時間為多久?④你們家是否做到一人一刷一杯?⑤牙刷多少時間更換1次?⑥是否每半年去醫院檢查一次牙齒?⑦蛀牙多與吃甜食糖果有關嗎?⑧你是否知道窩溝封閉?⑨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對防治齲齒是否很重要?⑩家長是否經常督促孩子注意口腔衛生?答對7題以上為“合格”。合格人數/總人數×100%為知曉率。
現場發放調查問卷,家長和學生分別進行填寫,問卷當場收回。
1.2.2 口腔檢查
被調查兒童均進行常規口腔檢查。按照《兒童口腔保健指導技術規范》,檢查牙齒的數目、形態、排列、替換及咬合情況,檢查牙齒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變,或者出現明顯的齲洞。
按照《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計算患齲率及齲均。患齲率(%)=患齲人數/受檢人數×100%;齲均=齲失補牙齒之和/受檢人數。
口腔衛生習慣與患齲率的關系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65名小學生口腔保健知識知曉合格率為46.10%。患齲率為52.12%,齲均3.12,說明長征中心小學二年級學生口腔保健知識比較缺乏,口腔保健需要加強(表1)。

表1 學生口腔保健知識與患齲率關系
家長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和每天督促孩子刷牙的,學生患齲率相對較低,與其他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2)。
每天2次飯后漱口和每天早晚2次刷牙的學生,患齲率明顯低于其他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3)。

表2 家長文化程度及督促次數與患齲率的關系

表3 口腔衛生習慣與患齲率的關系
長征鎮地處城鄉結合部,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外來務工人員比較多。雖然家長對兒童的健康關注日益增加,但依然存在輕視齲病防治的現象[2]。齲齒的發生除了與牙齒的質量、飲食習慣和遺傳因素有關外,主要與口腔衛生習慣密切相關。
大量研究證明,刷牙特別是睡前刷牙,可顯著降低患齲的危險性。調查發現,本社區學生不正確的刷牙方式及對口腔衛生的認識不足占很大比例,每天早晚兩次刷牙的學生患齲率比只刷一次牙及不刷牙學生的患齲率明顯降低。而家長督促不到位、刷牙方法不正確及刷牙持續時間不足,導致患齲率仍然很高(60.00%)。
父母的文化水平是小學生形成良好口腔衛生習慣的重要影響因素[3]。家長文化程度越高,接受口腔保健知識的渠道就越廣,主動關注孩子口腔衛生的意識就越強,并能定期檢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4]。張蓉等[5]對廣州城鄉729名兒童患齲影響因素的研究也顯示:受教育越多的家長主動參與兒童早期口腔保健的積極性也越高。家長是學生獲得口腔健康知識的重要來源,家長對口腔保健的態度影響著對學生口腔健康的重視程度,因此發揮家長在兒童口腔保健中的積極作用,對兒童口腔健康行為的形成和維護過程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6-7]。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加強口腔衛生知識的宣傳力度,利用社區講堂、公眾健康咨詢活動以及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宣傳欄等擴大兒童口腔保健的宣傳覆蓋面。同時,街道政府也可利用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強化口腔保健知識的宣傳。而專業的口腔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更應加強與學校的聯系和溝通,做到醫校聯合,家校聯網,主動承擔起兒童口腔疾病預防的重任,為提高兒童健康水平盡心盡力。
參考文獻
[1]張舉之, 樊明文.口腔內科學[M].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123-135.
[2]季成葉.我國中小學生齲齒流行現狀及齲患程度構成[J].中國學校衛生, 2008, 29(2): 114-117.
[3]林煥彩, 盧展民, 楊軍英.口腔流行病學[M].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5: 108-115.
[1]章曉星, 符彩慶.上海楊浦區幼兒齲病易患因素評估[J].中國衛生產業, 2012, 9(12): 133-134.
[2]張蓉, 林煥彩, 陳建洪, 等.家庭因素對乳牙患齲的影響[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 2007, 21(6): 564-566.
[3]黃薇, 臺保軍, 杜民權, 等.湖北省宜昌市6~7歲兒童口腔健康行為及其影響因素[J].口腔醫學研究, 2003, 19(3):226-227.
[4]Chu CH, Fung DSH, Lo EC,et al.Dental caries status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Hong Kong[J].Br Dent J, 1999,187(11): 61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