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藥品檢驗所(101100)盛春元
藥品標準是指國家對藥品的質量規格及檢驗方法所作的技術規定,是藥品的生產、流通、使用及檢驗、監督管理部門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據。藥品標準的使用與管理是藥品技術監督檢驗工作的重要環節,準確及時的獲取藥品標準是檢驗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
1.1 《中國藥典》2010年版的正式實施,解決了長期以來中藥飲片和常用藥用輔料國家標準較少、質控水平較低的問題,并形成了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藥品、藥用輔料、生物制品等藥品標準體系,基本覆蓋了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
1.2 以中檢所為依托,建立了基本藥物信息平臺,實現了藥品標準的共享,動員所有藥檢機構上傳藥品標準,不斷充實標準庫的標準數量,方便大家索取藥品標準。
1.3 建立LIMS等檢驗系統。LIMS系統以實驗室為中心,將實驗室的業務流程、環境、人員、儀器設備、標物標液、化學試劑、標準方法、圖書資料、文件記錄、科研管理、項目管理、客戶管理等影響分析數據的因素有機結合,在完成日常在線檢驗的同時,實現了標準的實時查詢功能。
1.4 藥品說明書中增加了“執行標準”項目,改變了過去檢驗人員為了確定檢驗依據要翻閱所有標準的狀況。
2.1 藥品標準種類繁多,管理混亂。目前我國藥品標準包括:①中國藥典;②衛生部中藥成方制劑一~二十一冊;③衛生部化學、生化、抗生素藥品第一分冊;④衛生部藥品標準(二部)一~六冊;⑤衛生部藥品標準藏藥第一冊、蒙藥分冊、維吾爾藥分冊;⑥新藥轉正標準1~76冊(正不斷更新);⑦國家藥品標準化學藥品地標升國標一~十六冊;⑧國家中成藥標準匯編內科心系分冊、內科肝膽分冊、內科脾胃分冊、內科氣血津液分冊、內科肺系(一)、(二)分冊、內科腎系分冊、外科婦科分冊、骨傷科分冊、口腔腫瘤兒科分冊、眼科耳鼻喉皮膚科分冊、經絡肢體腦系分冊;⑨國家注冊標準(針對某一企業的標準,但同樣是國家藥品標準);⑩進口藥品標準。此外,還有《藥品檢驗補充檢驗方法和項目批準件》等,但缺少統一的目錄,查詢標準時需耗費大量時間。
2.2 未成冊的散頁標準索取困難。注冊標準等多為未成冊的散頁標準,由國家注冊機構直接下發到相應企業,基層藥檢機構無從知曉。根據廠家電話索取時,經常是數次打電話無人接聽,接通后又輾轉多次才能夠聯系上實際負責人,接到標準時已經過去數天,給監督檢驗工作帶來不便。
2.3 基本藥物信息平臺的標準實現的是自下而上收集方式,該收集方式耗時費力,不但不能保證標準的百分之百正確性和合法性,而且也不能保證收集的全面性。
2.4 基層藥檢所信息不通暢,標準查詢困難。目前,國家藥品標準,除《中國藥典》每隔5年一次修訂外,局部頒標準也在不定期的修訂和增訂,但國家藥品標準的發布、下達沒有固定統一的渠道和程序,基層藥檢機構無法及時獲得新發布標準以及修訂、勘誤的標準信息。
2.5 部分藥品說明書中注明的執行標準僅有藥品標準編號,使檢驗人員無從查起。
2.6 尚未建立全面的LIMS系統。北京地區的多數區縣藥檢所還未接入LIMS系統,未能充分發揮LIMS系統應有的作用。
3.1 加快藥品標準管理的立法工作。國家藥品標準作為藥品質量的法定標準,必須體現其規范性和權威性。有必要建立國家藥品標準管理的法律法規,規范藥品標準的制定、發布、實施、執行和修訂程序。
3.2 暢通藥品標準發布渠道。明確藥品標準發布的程序和渠道,形成固定、權威、及時的標準發布系統。標準生效之日就可隨時查詢,便于各級藥檢機構及時獲取現行有效的藥品標準,確保檢驗結果有效。
3.3 加快信息化建設。建立全國藥品標準信息平臺,完善藥品標準數據庫,開通數據庫檢索功能。借助基本藥物信息平臺,以至上而下的方式建立全國藥品標準數據庫,批準一個,收錄一個,從源頭上控制標準的及時、合法、有效和準確。
3.4 完善北京市食藥監系統內LIMS系統的運行。由相關部門統一組織資金和技術力量,全面推進LIMS系統的建設,解決目前標準查詢困難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