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個世界艾滋病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1月30日上午來到設在北京市豐臺區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石榴園分中心的北京市社區藥物維持治療第七門診部,看望艾滋病患者,參加艾滋病防治志愿者培訓交流活動。
習近平強調,艾滋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艾滋病的無知和偏見,以及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全社會都要用愛心照亮他們的生活。要讓每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都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5月18日,北京市召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啟動暨醫改工作會議,發布《北京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方案》。7月1日零時,友誼醫院開始取消藥品加成,收取醫事服務費,拉開醫藥分開試點的大幕,隨后,朝陽醫院、同仁醫院、積水潭醫院、天壇醫院相繼實行醫藥分開試點。實行醫藥分開后,醫保病人門診次均費用、次均藥費均呈下降趨勢,患者個人負擔有所減輕,患者對醫生服務的滿意率上升。建立以理事會為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是北京市公立醫院改革繼醫藥分開后的又一重點,通過實行理事會制度、院長負責制和監事會制度,構建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權力運行機制。今年首次公開選拔院長,使院長向職業管理者轉變,并啟動市屬醫院績效考核工作,醫院年度績效考核連續兩年不合格,醫院院長和黨委書記將被免職。
1月13日,北京市啟動了健康北京人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腫瘤及口腔疾病四大防治行動,即:陽光長城計劃2012”行動。“陽光長城計劃”作為一個品牌,通過連續開展心血管、腦血管、腫瘤、口腔疾病防治行動,使我市居民慢性病相關指標得到控制或改善,如35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知曉率由目前的49%提高到70%、成人吸煙率由目前的29%降低到25%以下、中小學生肥胖率控制在18%、人均每日油脂攝入量由目前的54.6克降低到40克、人均每日食鹽量由目前的14.15克降低到10克,實現“健康飲食、遠離煙草、主動篩查、自我管理”的健康行為方式和理念,推進北京市主要慢性病防治工作,提高全體居民的健康水平。
北京發生“7.21”特大暴雨自然災害后,全市衛生系統應急力量緊急行動,扎實、有序、有效地開展公共衛生和醫療衛生救援工作。
在救災過程中,醫療救治有序進行,醫院救治傷員1,389人,無1例死亡。公共衛生和衛生監督單位第一時間到達災害現場,積極開展食品污染事件調查,飲用水監測,進行現場消毒、殺蟲、滅鼠工作。專家組指導幫助災區開展衛生防疫、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等工作,使救災防病工作穩步推進,實現了“大災之后無大疫”的目標,衛生系統面對嚴重災情再次經受住了考驗。
4月9日,首都健康微博平臺在新浪正式上線,這是全國醫療衛生行業建立的首個微博集群系統。該平臺聚合了市衛生局、市醫管局、市藥監局、市中醫局及市衛生局直屬單位和區縣衛生局微博30個,三級醫院微博47個,單位科室微博19個和衛生人員微博40個。12月19日,406個二級醫院和區縣公共衛生機構以及三級醫院特色科室官方微博上線“首都健康微博平臺”,使該平臺的官方微博總數達到了585個。截止12月10日,首都健康平臺179家成員單位共計發微博10.2萬多條,評論8.6萬多條,被轉發量達47.9萬多條,被評論25.4萬多條,吸引的粉絲數量已達1050多萬個。
2012年11月,66家二級綜合醫院全部接入114預約掛號統一平臺工作任務按期完成,部分民營和二級專科醫院也接入了平臺。截至11月底,全市共有141家醫院接入統一平臺。其中,三級醫院66家,二級綜合醫院66家,其他類型醫院9家。共有373.5萬人在統一平臺注冊,所有上線醫院投入號源累計達到3055萬個,累計預約成功號源606.5萬個。
把全市二級綜合醫院全面接入北京市114預約掛號統一平臺,是2012年市政府重點推進的實事任務。為推進該項工作,北京市衛生局確定了工作范圍、目標和任務,使各區縣預約掛號工作有序推進。
9月28日,北京衛生系統召開“一和三同”活動動員會,在各級各類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公辦醫療單位開展“和諧醫患,同拒紅包、同抵回扣、同葆健康”活動。主要任務是 “六個一”,即營造一個良好氛圍;搭建一個溝通平臺;推出一個正面典型;公布一個廉政賬戶;舉辦一次宣教活動;建立一項長效機制。會議結束后,各單位積極響應,及時召開動員會,認真部署。
9月29日,北京市衛生局黨委召開創先爭優經驗交流大會,對市衛生系統三年創先爭優活動進行了全面總結,并推動全市創先爭優活動常態化、長效化。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魏文斌被評為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市委宣傳部和市衛生局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舉行“魏文斌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首都衛生系統開展向魏文斌同志學習活動。
11月5日,北京市衛生局召開衛生監督協管服務推進現場會,在全市全面啟動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衛生監督協管服務是指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設立衛生監督協管員,協助區縣衛生監督專門隊伍開展衛生監督工作。北京市16個區縣共計1542家基層衛生機構承擔了衛生監督協管服務職責,共有衛生監督協管員2560人。
8月8日,北京市召開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啟動大會,出臺了市衛生局、教委、人力社保局、財政局、中醫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北京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建設的意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今年起在北京地區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臨床工作的醫學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均應在經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培訓基地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除培訓基地和特殊批準的單位外,醫療衛生機構不得使用未經培訓的人員獨立從事臨床工作。
《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本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進入了制度化建設的新階段,是我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