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女性不僅僅在男性中不太受歡迎,就連女性也不喜歡她們。原因何在?
因為出了一本名為《依靠:女人、工作和領導意志》(Lean In: Women, 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的書,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近期曝光率大增。該書提倡女性在職場中奮斗,努力晉升,鼓勵女性無論在家庭還是在事業上都實現夢想。最近,桑德伯格還首次登上了《時代周刊》的封面,有趣的是,無論在雜志專訪還是在公開演講中她都透露著這樣一個觀點:成功的女性不僅僅在男性中不太受歡迎,就連女性也不喜歡她們。
最近,雅虎CEO瑪麗莎·梅耶爾在公司頒布了一道禁令,取消了員工可以在家工作的隱性福利,此舉與當前很多大公司倡導的彈性工作制、工作和生活平衡的理念背道而馳。一時間,雅虎的員工似乎忘記了梅耶爾上任之初為他們帶來的全新辦公室、免費午餐以及智能手機,公司內彌漫著不滿的情緒。
都說成功的女性很難得到女同胞的認可和支持,事實似乎如此。新規頒布后,雅虎的在職媽媽們表示,這項規定太刻薄,既然梅耶爾可以在公司建立私人育兒室,為什么要強迫她們回到辦公室工作。更有男同事幫腔,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更何況,不是所有人都擁有梅耶爾那般的權利和財富,可以帶著保姆和孩子來上班。
一片爭議聲中,終于有一個人站出來為梅耶爾辯護,她就是硅谷另一個集權力和財富于一身的女強人桑德伯格。“沒人知道那邊究竟發生了什么,” 桑德伯格說,“我承認,無論對于男員工還是女員工,靈活性都很重要。但有些工作可以極度靈活,而有些則不可以。”她更指出,如果一個男性CEO做出這樣的規定,絕不會遭受如此多的非議。
作為美國極少數權力女性之一的桑德伯格是典型的女權倡導者,在談及為何在職場高收入人群,如財富500強的首席執行官或者類似的職業中,女性往往被排除在外時,她引用數據表明,成功和好人緣對于男性來說是正相關,對于女性來說卻是負相關。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弗蘭克·弗林和紐約大學教授卡梅倫·安德森曾對此進行過一次實驗。哈佛商學院有一個經典案例,講的是硅谷一家公司的負責人海蒂·羅森如何利用她的智慧與人脈成為成功的風險投資人。后來教授們把案例中主人公的名字改為了霍華德·羅森,并把兩個案例分別向兩組同學展示,兩個案例只有一個名字的不同,但就是這個“她與他”的不同造成了極大的差異。在學生的反饋中,男生和女生都認為海蒂和霍華德能力相當,但相比之下每個人都更喜歡霍華德,并希望和他一起共事,或者一起釣魚。但海蒂呢?學生們認為她有點自私,會耍政治手腕,并不愿與她一起共事。
這就是問題的復雜之處,桑德伯格對此評論說,女性如果要爭取晉升,就要做出更大的犧牲,而她們的兄弟卻完全不必如此。
事實的確如此,在公司中,女性占據高管職位(C級職位或者董事會席位)的比例僅為15%~16%。這個數字自2002年起幾無變動,且有下降趨勢。即使在被認為有更多女性領導者的非營利行業,女性高管的比例也僅為20%。桑德伯格試圖在職場掀起一場女權革命,鼓勵女性在職場的發展。她書中關于職場女性的觀點,既得到了一些人的贊賞,同時也引來了不少批評。
主要批評者之一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前美國國務院高官安瑪麗·斯勞特(Anne-Marie Slaughter)。斯勞特去年曾在《大西洋月刊》上發表一篇題為《為什么女性不能擁有一切》的文章,她在文章中指出:“桑德伯格表示,在管理層中男女比例不能達到1:1的主要原因是女性缺乏遠大的報復,可我卻不這么認為。”多年來,女權主義者一直宣稱女性可以同時擁有完美的家庭和成功的事業,但斯勞特發現“女人可以擁有一切”的口號并不現實。在當前的美國經濟和社會架構之下,女性在家庭和事業之間的矛盾會長期存在,是不可調和的矛盾。為此,她批評桑德伯格為普通女性設立了不可達到的個人和職業成功標準。《時代周刊》的封面文章中提到,面對斯勞特的批評,桑德伯格試圖通過郵件與其進行溝通,但兩人關系一度陷入僵局。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桑德伯格,也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桑德伯格。一切的爭論背后都有一個不爭的事實:當你向一件事物靠近(Lean In)的同時,你必定遠離(Lean Away)另一件事物。如果在事業和家庭中,你更多傾向于家庭,希望盡可能多地照顧年幼的孩子,《Lean In》這本書幾乎對你毫無意義。如果成為一個女強人對你來說更重要,《Lean In》也許能鼓勵你建立自信去避免或者解決那些職場中女性會遇到的尷尬。其實,沒有成功與否,只有選擇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