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 麗,李 娟,潘 寧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上海 200433)
毛囊閉鎖三聯癥是一組較罕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皮膚病,主要表現為聚合性痤瘡、化膿性汗腺炎和頭部膿腫性穿掘性毛囊周圍炎,引起皮膚潰瘍、竇道形成及膿性分泌物,常發生在背部、腋下和臀部等[1]。病程遷延時間長,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了巨大痛苦。我院于2009年5月收治1例毛囊閉鎖三聯癥患者,經植皮術治療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患者男,26歲。因雙側面部、臀部紅腫、結節伴疼痛反復發作5年,雙側臀部反復潰瘍3年,加重1年,為進一步治療于2009年5月入院。一般情況好,專科查體:面部見痤瘡萎縮性疤痕,左臀部潰瘍3 cm×4 cm,右臀部潰瘍5 cm×6 cm有竇道形成深達3~4 cm,相互交通連接,見大量的黃色膿性分泌物,腥臭味明顯。觸之疼痛明顯,根據“長海痛尺”評為5分,質地硬。入院后行實驗室檢查:肝腎功、電解質、血、尿、便常規均未見異常。分泌物培養見金葡菌。皮脂腺周圍大量炎細胞浸潤、以淋巴細胞為主。診斷為毛囊閉鎖三聯癥。給予萬古霉素、青霉素靜脈滴注;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雙側臀部竇道皮損組織及皮下脂肪切除+植皮術(取自體皮膚),術中用雙氧水、0.05%的氯已定徹底沖洗創面,術葉周圍皮膚牽拉縫合。手術創面加壓包扎,每日無菌換藥后以0.02%聚維酮碘溶液消毒等治療8 d后拆線,移植皮膚存活。由于還有2個竇道距肛門較近,需擇期再次手術,于5月21號出院。
2.1 一般護理 入院當天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保持創面清潔、避免受壓、摩擦、搔抓、水洗等刺激,勿沐浴,加強營養攝入,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
2.2 術前創面處理 給予暴露療法,支被架支撐,屏風遮擋保護患者隱私。協助醫師做好術前傷口換藥:雙氧水沖洗創面、0.02%聚維酮碘溶液消毒,每日1次。磺胺咪隆溶液濕敷創面,每日4次,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和左氧氟沙星抗炎治療。
2.3 術前準備 術前3 d給予流質飲食。手術前晚做好腸道及術區皮膚準備,清潔灌腸、床上擦浴、供皮區及受皮區備皮。術日當天禁食。
2.4 術后護理
2.4.1 體位要求 術后植皮區的位置固定十分重要防止受壓,故給予持續俯臥位,為防止壓瘡發生,采取雙側髖部墊海綿墊,軀干兩側輪流10°輕翻身,每2~3小時1次,避免大幅度活動。
2.4.2 飲食護理 減少大便次數,防止排便時用力,影響植皮存活,予流質、能全力250 mL,每日4次口服,能量合劑營養支持。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宣教工作,勿自信隨意進食。
2.4.3 受皮區護理 術后3 d是皮瓣存活的關鍵,皮瓣血管危象往往在這一時期發生。每3小時觀察并記錄,從皮瓣的遠端觀察皮瓣的顏色、溫度和腫脹程度。植皮區皮膚正常應紅潤與健側皮膚一致,如皮膚顏色大片變暗,應及時通知醫師處理[2]。觀察敷料包扎的松緊度,發現異常及時處理記錄交班,嚴格床邊交接班。減少創面摩擦力。在無菌操作下協助醫師做好傷口換藥,每日予0.05%氯已定溶液、0.02%聚維酮碘溶液消毒創面、觀察術區情況,詢問患者有無不適主訴。指導正確的排便方法,術前3 d給予留置導尿,大便時予便盆輕置于下方,植皮區創面邊緣用油紗覆蓋保護好敷料邊緣以免大便污染,便后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洗肛門。
2.4.4 供皮區護理 觀察傷口情況、出血、紅腫、每日予0.05%氯已定溶液、0.02%聚維酮碘溶液消毒創面。3 d后予烤燈持續烘烤,距離距創面敷料20 cm,做好患者宣教,認真巡視觀察。
2.5 疼痛護理 觀察疼痛性質、持續時間。教會患者根據“長海痛尺”進行自我疼痛評分,小于4分時給予心理安慰和分散注意力,大于4分遵醫囑適當給止痛藥,效果較好[3]。
2.6 患者術后健康教育 告之術后前3 d俯臥位的目的及注意事項。勿自行用力翻身,不可搔抓觸摸傷口或去除敷料,以免影響傷口愈合。
2.7 心理護理 擔心手術失敗和植皮后不能存活,患者表現為情緒低落、焦慮、睡眠差、易激動。與醫師共同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疏導,樹立其對治療的信心并能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必要時遵醫囑給予地西泮5 mg口服,促進睡眠。
指導患者注意個人衛生,每日徹底清潔皮膚,勿用油性強的護膚品及堿性強的肥皂。穿棉制柔軟內衣。飲食宜清淡,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觀察其他部位有無痤瘡的發生,如有勿擠壓、挑破等,應到正規醫院看醫師,在醫師指導下處理。
[1]趙辨,主編.臨床皮膚病學[M].第2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2]孫紅玲.5例乳腺外佩吉特病患者行整形修復治療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38-40.
[3]趙繼軍,主編.疼痛護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